[万里行]重庆科华水泥:低调的华丽

2010年1月9日和10日,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来到重庆科华集团,水泥是该集团的主要产业,目前年产能达到800万吨,贡献集团全部利润的85%左右,同时涉及担保、建材等领域。集团董事长赵宝忠和多位股东都来自中国著名的水泥之乡——浙江兰溪。是浙江民营企业在西部创业成功的典范,中国水泥网CEO邵俊称其董事长为“最重要的西部创业浙商”。...

[万里行]第二十四站科华集团:练内功 促多元 应对市场竞争

2010年1月9日,万里行团队来到了重庆科华控股集团,受到了集团董事长、总裁赵宝忠的热情的欢迎,简短欢迎仪式之后,万里行团队参观了科华集团旗下标杆企业万州水泥公司,并进行了技术交流等活动。...

王金火: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都是可以选择的

30年前,红火集团艰难起步,奉行“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30年来,红火集团坚持科技进步、质量兴企,走品牌战略,成为以水泥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到2010年将实现年销售收入达20亿,利税3亿元;争创中国名牌,跻身全国水泥二十强。...

肖家祥:调整结构控制产能 提升中国水泥业国际竞争力

近日,中国建材股份副总裁、南方水泥总裁肖家祥先生就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现状等情况发表看法:...

雷前治:中国水泥已进入大企业间竞争时代

日前,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2009年天津水泥年会上指出,2009年中国水泥工业创造了三个最: ...

诸葛培智:在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要给予水泥企业明确政策支持

12月4日,“2009年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会议”在广东东莞市胜利召开,上海水泥协会会长诸葛培智就新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

中材股份隋玉民:严格明确项目审批权限

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38号文为依据,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细则。此次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会议讨论的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和准入制度将为水泥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意义。...

马泽民:政策和策略是水泥工业科学发展的生命线

日前,“2009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会议”在广东东莞胜利召开,重庆市水泥协会马泽民在发言中表示,政策和策略是水泥工业科学发展的生命。...

雷前治: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形成背景及过程

各位代表,此次年会的召开与以往的会议不同,水泥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分关键时期--水泥工业已经要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这样一个伟大转变时期。...

张人为:科学认识水泥产能过剩 抓住机遇又好又快发展

12月4日上午,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张人为应邀出席了“2009年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会议”并致词。张人为在致词中首先对看到水泥行业应对金融危机所取得的良好业绩感到欣慰,并代表建材联合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夯实内功,稳健发展——专访科华集团董事长赵宝忠

2009年注定是中国水泥行业不平凡的一年,金融危机,产能过剩,一次次冲击着中国水泥行业。淘汰落后水泥项目,出台《水泥行业准入条件》,抑制产能过剩,联合重组,兼并收购,中国水泥业正进行着一场大变革。...

对新型干法水泥几个热议问题的思考

随着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水泥界出现了一些新事物或新倾向,引起业界同仁的广泛关注和议论。笔者思考良久,感觉有必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与同仁们共探讨。...

王燕谋:关于抑制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一些看法

关于抑制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国务院38号文已经发布,这是水泥行业的一件大事,对抑制目前的盲目发展和产能过剩将产生重要作用。本人在这里谈谈对抑制水泥产能过剩的一些看法。...

宋志平:引导我国水泥产业科学发展

虽然我国的基础建设方兴未艾,一段时间内投资拉动还有广阔前景,但从水泥产业发展规律看,水泥的产量不可能无限制增加。...

工信部高云虎副司长赴海螺考察调研

2009年10月28日,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高云虎副司长率司综合处、石化处、有色处、建材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安徽省、芜湖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专程到海螺集团就水泥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听取企业的意见。海螺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郭文叁,公司领导李顺安、郭景彬、章明静、吴斌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吕桂新:水泥行业发展到了关键时期

目前,中国水泥工艺技术发展迅速,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在发展的大局下,国家对节能减排、除尘环保的要求更加严格,2010年元月将实行新的环保标准,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任务繁重。...

协会: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思考

2008年全国规模(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水泥企业共5087家,其中水泥粉磨站1492家;年生产能力300万吨以上水泥企业(集团)56家,年粉磨能力60万吨以上水泥粉磨站237家;行业就业人数112.5万人。...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