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涨价潮”冲击下 当前水泥价格是否过高?

2017/12/21 10:37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普通老百姓们觉得水泥价格到底高不高呢?笔者认为,老百姓心中自然有杆秤。......

  对于今年水泥价格居“高位”不下,业内呈现“理性乐观派”和“感性悲观派”。“理性乐观派”认为,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建材普涨背景下,当前水泥价格仍然处于合理水平,属于理性回归。“感性悲观派”则认为,水泥成为目前材料市场最大的“黄牛党”,其价格过快上涨,已经超出下游承受极限。

  首先,今年的水泥价格涨没涨?无疑是涨了不少!

  华东长三角区熟料七轮次上涨,上海P.O42.5散装地销挂牌出厂价破600元/吨,山东、浙江、江苏、河南四省(不含西藏)P.O42.5散装均价均已超过500元/吨。中国水泥网12月7日公布了监测的全国129个主要城市水泥价格,仅有4地区同比下降,而其他地区价格今年全部上涨,江苏镇江、常州价格同比涨幅超100%。一言以蔽之,几乎整个中国都在涨。

  12月7日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已达436.56元/吨,相比年初以来累计暴涨40.39%。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可以说,这是自2001年以来,历史的最高水平,能与今年媲美的也就是2011年的水平了(2011全国P.O42.5散装均价为402.88元/吨)。

  那么水泥价格为什么会上涨?

  对于老生常谈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水泥价格上涨的论调,随着煤炭价格走稳回调,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郑建辉认为已经明显站不住脚。他指出,在市场良好的需求支撑下,今年水泥价格呈现持续不断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供给侧改革,加之年底采暖期的环保局势紧张,熟料限产,导致水泥市场供应趋紧。

  对比去年水泥价格,整个华东地区上涨41.29%之多,郑建辉表示,在供需关系紧张的前提下,这样高价的水泥也算是合理。

  此外,郑建辉还表示,受错峰停产影响,山东、苏北、皖北、浙江等地区价格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因此,在2018年1月中旬前,水泥价格呈现继续上涨的状态。1月中旬到2月中旬,市场进入传统淡季,水泥价格将会出现回落,下降60-70元/吨。若在淡季时,停窑限产管理到位,郑建辉认为3月各工地复工后,水泥价格还是将稳定在高位。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在全国范围内产能都呈现过剩的背景下,水泥市场价格普涨与短期的供需关系密不可分,需求紧张,价格自然上涨,上涨的程度也反映了市场供需的紧张程度。

  特别是四季度工程需求量大,加之限产停窑供给不足,区域性需求矛盾明显。此外,长江处于枯水期,三峡停航检修,长江上游熟料输送困难,同时北方的熟料也不能救急,更加剧了华东,尤其是长三角市场的紧张程度,部分水泥厂门口的车队甚至排起了数公里长龙。

  当然,即使在这样需求向好、供给压缩的情况下,这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四季度的表现也超出了原本的预期。后期,随着年关将至赶工期的结束,市场高位价格将降温,但明年年初淡季的减排,可能仍然造成价格的持续上涨。

  另外,对于市场有观点认为同美国、印度、菲律宾等国80-110美金不等的水泥价格相比,我国的水泥价格并不高的说法,上述业内人士不以为然,他认为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等的巨大差异,国内外的可比性并不大。

  总体来看,错峰生产、环保督查等政策带来的供给端波动,是导致当前水泥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而由于陆运和水运的成本差异巨大,今年我国也开始进口“国外”熟料,这不仅加剧了国内产能过剩的程度,还打破了市场的平衡。如此看来,寻找价格平衡点对于产能过剩中的国内水泥行业,更像是一门“艺术”。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6.9%,而和水泥相类似的钢铁、化工、煤炭行业来看,截止第三季度,全国螺纹钢价格为4316元/吨,同比上涨63.67%,12月1日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为155.8,截止至10月26日,基础化工指数2017年下跌0.01%。

  相比钢行产业来说,水泥价格涨幅还略微逊色,但和煤炭和化工产业相比,涨的更多。需要注意的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过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然而普通老百姓们觉得水泥价格到底高不高呢?笔者认为,老百姓心中自然有杆秤。

编辑:祝嫣然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7

青海省

¥ 411.41
2024-05-17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7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7

云南省

¥ 308.20
2024-05-17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7

四川省

¥ 345.57
2024-05-17

重庆

¥ 331.21
2024-05-17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7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7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7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7

河南省

¥ 324.60
2024-05-17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7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7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7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7

浙江省

¥ 328.4
2024-05-17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7

上海

¥ 317.73
2024-05-17

黑龙江省

¥ 438.00
2024-05-17

吉林省

¥ 382.09
2024-05-17

辽宁省

¥ 367.01
2024-05-17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7

山西省

¥ 317.83
2024-05-17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7

天津

¥ 368.21
2024-05-17

北京

¥ 339.43
2024-05-18 22: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