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水泥成2017年去产能四大增量重点之一 并快速进入兼并期

2017/01/20 14:52 来源:民生证券

2016年1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公布。其将钢铁、煤炭、船舶、玻璃、电解铝及水泥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备案及支持新增产能项目,并要求合力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

  2016年1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公布。其将钢铁、煤炭、船舶、玻璃、电解铝及水泥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备案及支持新增产能项目,并要求合力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此外,2016年12月30日,经济参考报报道,船舶、玻璃、电解铝、水泥这四个行业被新纳入了行政化去产能行业范围,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就退出上述作业落后产能开始拟定有关意见,设置了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能等红线,但凡有一项不合格的有关产能就必须退出,并且各省也开始拟定相关行业去产能规划。

  2016年钢铁、煤炭的去产能实施取得成功:其中退出炼钢产能8166万吨,为去产能目标的1.81倍;而煤炭去2.5亿吨产能的任务也在去年11月就完成;钢铁行业因此在2016年前11个月实现利润总额331.5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500多亿元,而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也在去年1-10月实现利润537.7亿元,同比增长了112.8%。可见去产能的成功实施对利润改善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于新纳入去产能范围的四个行业,我们将从产能、需求状况以及去产能形势入手进行详细梳理,并据此分析其未来纳入去产能范围后的行业形势。

  造船业:需求有望自2018年起好转,去产能将加速

  船舶需求量2018年起将有望开始回升。船一般使用寿命15年左右,而上一波船舶交付高峰是从2003年开始,这就意味着2018年起这些船开始进入拆解船龄,这就意味着为维持运力而产生的新船需求将开始增加,行业形势有望好转。

  市场化行政化手段并举,去产能将加速。从2015年起,造船厂倒闭潮从民营企业开始,逐渐蔓延到国有船厂乃至上市公司,这意味着造船业已经开始市场化去产能;而随着造船业被纳入行政化去产能范围,去产能将加速。

  玻璃制造业:受益于去产能和房屋竣工提振需求,行业形势预计向好

  玻璃需求因房屋竣工面积较大而预计向好。玻璃幕墙等产品安装在地产产业链末端,往往与地产竣工直接联系。因地产销售在2016下半年较为火热,故预计2017年房屋竣工量预计较高,对玻璃需求形成支撑。

  国家要求去产能和提高行业集中度。国务院《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再压减一批玻璃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到2020年玻璃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要达到60%左右。

  电解铝行业:地产投资增速下行+新产能大量投放,近期不乐观

  电解铝需求增速将下行。地产作为铝材消费结构占比最大的行业,由于调控趋严,2017年地产投资增速预计将下行。电解铝在2017年的需求也将因此承压。

  电解铝供应将重回过剩。根据电解铝厂建造进度,未来两年之内国内每年有接近300万吨(占现有产能7.5%)的新增电解铝产能的投放,加之需求并不向好,除非去产能力度超预期,否则我们预计2017年起电解铝将重回供应过剩。

  水泥行业:需求形势尚可,正快速兼并重组

  水泥需求形势尚可:水泥需求主要由基建和地产支撑。2017年预计基建投资将加速,地产投资将减速,故水泥需求预计将维持稳定。

  快速兼并重组:中建材与中材重组、金隅冀东重组等事件频频发生,预示水泥进入快速兼并期,这使兼并壮大的企业将有望获得局部定价权,使效益改善。

编辑:俞垚伊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华新水泥郭士青:合法依规,良性竞争

未来华新水泥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持续加大在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上的投入,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双碳”工作,为传统工业企业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华新样本。

[评论]水泥企业应谨慎考虑在建拟建熟料项目建设!

水泥企业应从全行业利益出发,谨慎考虑新增熟料项目建设。

按备案产能生产!四川公开征求水泥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实施细则

细则中的“产能”是指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申请审批的备案(批复)产能。

海螺水泥应不应该抢份额,你怎么看?

海螺水泥应不应该抢份额,你的观点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去产能”之弦紧绷 水泥行业亟待破局

2024年,水泥行业供需能否改善?价格能否有所提振?企业又将如何破局?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3 04: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