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央驻甘媒体采访团到平凉海螺采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2016/06/29 14:06 来源:平凉海螺 苏兆军

6月24日上午,中新网、新华网、香港文汇报等十多家中央驻甘媒体及部分省内媒体到平凉海螺采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公司领导王广磊现场接受了中新网记者采访。......

  6月24日上午,中新网、新华网、香港文汇报等十多家中央驻甘媒体及部分省内媒体到平凉海螺采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公司领导王广磊现场接受了中新网记者采访。

中央驻甘媒体采访团到平凉海螺采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采访团观看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宣传片,现场了解了项目工艺流程和运行效果,并在六楼咖啡吧进行了座谈交流。

中央驻甘媒体采访团到平凉海螺采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现场了解工艺流程及运行情况

  公司领导王广磊介绍了平凉海螺1-5月份生产经营情况,重点介绍了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工艺流程、社会效应等基本情况。他说,平凉海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始终把生产经营与循环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又促进城市文明进步。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能彻底降解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再次通过水泥工序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运用的水泥生产中,实现了生活垃圾再利用,真正做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减排效果明显,社会效应显著,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中央驻甘媒体采访团到平凉海螺采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座谈交流

  在中控操作室,公司领导王广磊现场接受了中新网记者采访。采访团的记者们边听边记,争先恐后的进行提问,王广磊一一做了解答。

中央驻甘媒体采访团到平凉海螺采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公司领导王广磊现场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采访团对平凉海螺在生产经营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所作出的成绩表示赞赏。采访团认为,平凉海螺发展循环经济对甘肃省水泥行业转型发展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是全省提质增效的典型企业。尤其是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探索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完全契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和要求,为当地经济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采访团表示,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推广和宣传平凉海螺在循环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建设、推动城市发展上做出的成绩和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扩大企业在社会的影响力。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芒种迎高考 | 海螺水泥祝莘莘学子“芒”有所获、“种”有所得

该文通过芒种和高考的时间巧合,以海螺水泥的祝福表达了对考生的期许,希望他们在这重要的时刻“芒”有所获、“种”有所得,寓意努力会有回报。关键词:芒种、高考、海螺水泥、祝福、收获。

2024-06-06 海螺水泥 水泥

海螺水泥首推机器人码包托盘袋装水泥,装卸高效,降低成本,环保又便捷!

海螺水泥推出机器人码包及塑封托盘袋装水泥,使用智能机器人将水泥袋码放在托盘上,用塑料薄膜包裹,提高装卸效率,降低客户装卸、劳务和仓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安全可控性。市场反响积极,多个海螺水泥下属单位已提供此项服务。

2024-06-06 水泥 海螺水泥

句容台泥: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组织参观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矿山——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

向“实”发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安徽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机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先进光伏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汽车产业转型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增加。同时,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升级,布局未来产业如量子信息等,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世界环境日】破解环保难题,共建美丽中国——解决方案来了!

在世界环境日之际,文章提出了解决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方案。包括: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废纺等替代燃料减少煤炭消耗,节能减排;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缓解能源紧张,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余热发电和储能电站减少污染,优化能源结构;处理工业废弃土壤,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投资脱硝系统减少空气污染,建设绿色矿山恢复植被。这些举措旨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18: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