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十三五”水泥行业该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2016/01/27 13:56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水泥企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应对市场格局的变化?如何借助国家开放政策,开拓海外市场,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如何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开展两化融合和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2016年3月24日-25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杭州金马国际酒店举办“2016第五届中国水泥网年会”,敬请关注!......

  “十二五”收官之年,水泥行业迎来转折,市场需求首度下滑。展望“十三五”,来自供给端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并迫使行业做出改变。

  国家政策层面,产能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最大毒瘤,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去产能是“十三五”期间国内经济的主旋律。

  记者获悉,国家多部门正在酝酿推出一系列政策,建立产能过剩行业退出通道,帮助企业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过去近十年间,国内曾出台数十个相关文件淘汰水泥落后产能,然而水泥的产能却一路走高,目前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不到70%,东北地区更是不足50%,产能严重过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产能退出机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

  除产能退出机制以外,水泥行业阶梯电价已经出台,另外取消P.C32.5水泥,加大节能环保力度等配套政策的落实,也会对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带来帮助。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恶化,行业竞争日益严峻也催生了行业并购重组的出现。近日,中材与中国建材正在谋划联合重组事宜,此事若能得以实现,对水泥行业而言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就在2015年,海螺水泥与西部水泥刚刚完成了并购重组,可以说在市场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水泥行业强强联合的趋势也将日益明显。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同样经历了经济增速的放缓,水泥需求量在短短数年间减少了一半,但是依托兼并重组、环保转型以及落后产能淘汰,最终形成了由少数大型集团企业主导的行业格局,实现了水泥行业的平稳转型。

  十年前,“十一五”规划的启动开启了水泥行业辉煌的十年,但是随着“十二五”经济增速的回落,水泥行业即将迎来一段极为艰辛的旅程。如今面临“十三五”规划的起步,水泥行业能否续写辉煌?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水泥企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应对市场格局的变化?如何借助国家开放政策,开拓海外市场,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如何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开展两化融合和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2016年3月24日-25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杭州金马国际酒店举办“2016第五届中国水泥网年会”,届时将特邀行业领导、经济学家、研究机构深入解读十三五规划、产业政策与宏观经济走势,探讨水泥行业如何进行结构调整,敬请关注!

  会议联系人:陈勇军

  电话:0571-85871612、18958055650

编辑:张晓烨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停全部2500t/d熟料线或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一步!

即便明面上所谓关停所有的2500t/d及以下生产线,而事实上产能将依旧严重过剩,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先进产能”之间的“火拼”。

警示:熟料生产线超产10%及以上属重大变动,需重新环评!

简而言之,熟料超产10%及以上的生产线在规模上已属重大变动,都要重新报批环评文件!以上这些超产生产线都该扪心自问,自己的超产行为是否违法违规?

七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

绿色矿山建设是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为加快矿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水泥行业要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时不我待,水泥行业必须赶紧醒悟,丢掉不切实际有悖于市场发展规律的幻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应对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

两广若继续“斗” 海南如何独善其身?

上述销售负责人呼吁,区域大企要理性竞争,以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健康的竞争手段共同维护区域市场的稳定,防止价格战进一步蔓延和加剧,从而保障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4 0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