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瑞银:水泥价格协同无效,行业整合放缓

2015/06/29 09:42 来源:阿斯达克新闻网

周五A股市场再度暴跌,创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并击穿4200点支撑,创业板指重挫近9%个股近乎全线跌停,两市逾两千股跌停。截至收盘,沪指跌7.40%报4192.87点,成交7878亿元;深成指跌8.24%报14398.8点,成交5551亿元。......

  周五A股市场再度暴跌,创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并击穿4200点支撑,创业板指重挫近9%个股近乎全线跌停,两市逾两千股跌停。截至收盘,沪指跌7.40%报4192.87点,成交7878亿元;深成指跌8.24%报14398.8点,成交5551亿元。

  瑞银今日发布水泥行业研报认为,中国水泥指数在过去六个月中上涨了超过54%,股价已经远超过孱弱的基本面,当前高估值不合理,短期需求增长不可持续,价格协同日趋无效,行业整合速度放缓,流动性影响正在消退。该行将海螺水泥A+H和华新水泥的评级下调至“卖出”,但金隅股份将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国企改革,管理层变动和工业用地转性,逢低可以积极关注。

  瑞银今日指出,中国水泥指数在过去六个月中上涨了超过54%,超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表现21个百分点,股价已经远超过孱弱的基本面,因此对中国水泥行业持悲观态度。瑞银预计其覆盖的6家水泥公司2015年盈利将同比下滑8.3%,因此无法支撑当前的股价上涨。

  首先,基本面不支持。当前通过房地产松绑、放松流动性和加快基础设施投资进行的需求创造是不可持续的,且面临很大的下行风险。该行对中国的长期水泥需求仍持谨慎态度。此外,由于房地产对水泥的需求平淡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预计中国的水泥需求从2017年开始减少。行业的长期发展驱动力是行业整合与产能收缩,而非需求增长。

  其次,估值不合理,当前股价远超过孱弱的基本面。其覆盖的水泥股平均市净率达到1.6倍,比过去两年0.9倍的均值高出78%。


  同时价格协同日趋无效,需求增长疲弱导致竞争加剧,供给的价格弹性正让步于需求的价格弹性,这些因素导致价格的上行空间有限。过去十年,决定水泥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给。但是,该行预期未来供给的增加将较少,所以需求的变化会对价格的变化有更大的影响。这说明水泥企业之间的价格协同将日趋减弱。

  最后,流动性影响正在消退。在本轮流动性宽松周期中,自2014年11月22日首次降息以来,MSCI中国原材料指数在6个月内已跑赢MSCI中国指数46个百分点。在过去两轮流动性宽松周期中,MSCI原材料指数总体跑赢MSCI指数6-12个月。该行认为,大部分利好都已体现在股价中,预计之后MSCI中国原材料指数将会跑输MSCI中国指数。

  基于估值不合理,需求增长不可持续,价格协调不太有效,行业整合放缓,宽松流动性的影响正逐步消退等理由,瑞银对中国水泥行业持悲观看法,水泥行业整体来说会遭受沉重的下行风险,在未来6-12个月内会跑输股指。

  个股方面,对于H股,瑞银将海螺水泥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卖出”。首次评级金隅股份为“买入”评级,京津冀一体化以及潜在的国企改革或能进一步推动其长期增长。

  对于A股来说,将海螺水泥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卖出”,将华新水泥评级下调至“卖出”,因其较高的估值不合理。

 

编辑:赵双双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价格指数第19周]:新国标执行在即,六大区域普涨!(5.27~5.31)

5月31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报收113.82点,环比上涨2.47%,同比下跌10.05%。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5.31)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5.31)

甘肃天水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

31日起甘肃天水地区主导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15元/吨

[周评]华北:京津冀地区水泥价格因成本上升及错峰停窑的原因通知上调水泥价格50-80元/吨(5.27-5.31)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消息,京津冀地区水泥价格因成本上升及错峰停窑的原因通知上调水泥价格50-80元/吨,内蒙古东部地区、山西泛太原地区、晋东南地区因成本上升涨价趋势明显。

[周评]华东:新国标即将上线,周内各地企业都有推涨的预期(5.27-5.31)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新国标即将上线,周内各地企业都有推涨的预期。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5-31 23: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