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降低熟料烧失量,提高熟料质量

2007/09/06 00:00 来源:

......

    铜川声威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自投产以来,熟料烧失量一直偏高,从下限的 0.5% 直到上限的 2.8% ,对我公司的产品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并迅速提高产品质量,以生产工艺部牵头,化验、中控室配合,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终于使熟料烧失量降到了 0.5% 以下,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我公司熟料在用户中的声誉。现将具体调整过程介绍如下 :   

一、煤粉质量的调整 :   
    众所周知,熟料的烧失量只决定于熟料的烧成过程,同配料方案无关。因此,烧成过程中的煤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刚开始投产时,由于考虑了烟煤的特性,我们将煤粉的细度控制在12% 左右,水份控制在1.5%左右。由于煤磨等设备还处于试运转及调试过程,因此实际下来细度基本还能达到要求,但水份却一直在 2.5% 左右,控制不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及工艺调整,煤磨运行达到正常,工艺条件也理想稳定,在指标未变的情况下,实际细度稳定在 8% 左右,水份控制在1.5%左右,这样大大提高了煤粉在窑中的烧成效果,为降低熟料烧失量创造了条件。   

二、喷煤管在窑截面上的位置调整 :   
    生产初期,煤管的位置基本在大窑中心偏料的第三相限位置,以后由于胴体温度、窑电流、升重等问题的影响,不断进行调整,一直没有稳定下来。后来在相关设备问题解决后,将喷煤管的位置稳定在大窑中心偏第二相限的位置,基本趋于正常,熟料烧失量也较稳定。   

三、熟料升重的提高 :   
    刚点窑时,熟料升重控制的较低, 1150—1250 之间,由于窑电流的影响,饱合比、窑温一直不敢提, F-CaO 还不断有超标的情况出现、偶尔还出现过一两次的安定性不合格现象。经过厂家和我厂工艺、电气、设备部门的认真分析并拿出方案,设备相关问题得到解决,窑温也能够控制的较高,熟料升重达到 1220-1300 ,熟料烧成结果理想,对降低烧失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对熟料烧失量的问题的解决,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有好的产品质量和产量,工艺是前提,设备是基础和保障,只有紧紧地抓住这一点并加强原燃材料的品质稳定,优质高产的目标不难实现。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评论]水泥厂内员工在叉车上进行登高作业 心可真“大”!

安全理念须时时铭记在心,无论是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还是从业人员都必须提升风险意识,切莫忽视这些潜在的危险信号。

质量控制资料弄虚作假!山东某混凝土公司被重罚!

济钢集团山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中心因在预拌砼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资料弄虚作假,被主管部门处罚。

2020-07-01 混凝土

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在水泥厂旋转窑上的应用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调制解调、具有前向纠错、均衡软判决等功能的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于数据采集系统、无线遥控系统、信号采集、无线控制、无线Rs232数据通信、无线Rs485数据通信传输等领域中,并且具有可靠的数据传输,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绕射能力强的优点,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在各行业中随时可见

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搅拌站主任、站长、调度员到底谁重要?

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商品混凝土公司在目前大环境下追求的首要目标,但降低成本的前提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减低成本不等于降低质量,老板们都在愁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或者说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没有稳定的质量,产品没有延续性客户就留不住。如何进行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2019-01-29 混凝土 相关产业

窑尾锅炉蒸汽温度提升方案

水泥窑余热锅炉是回收水泥余热高温烟气中热能的装置,根据烟气来源不同,分为窑头锅炉及窑尾锅炉,窑头锅炉烟气主要来自篦冷机的高温烟气,窑尾锅炉烟气主要来预热器,在早期的部分余热锅炉中,窑尾锅炉未设置独立过热器或微过热,将窑尾锅炉及窑头锅炉蒸汽送至ASH过热器过热后引入汽轮机发电,而这样的结构有利有有弊,本文主要探讨窑尾锅炉无过热器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18

四川省

¥ 395.32
2024-06-18

重庆

¥ 389.81
2024-06-18

河南省

¥ 325.25
2024-06-18

云南省

¥ 343.37
2024-06-18

内蒙古自治区

¥ 392.96
2024-06-18

甘肃省

¥ 422.03
2024-06-18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18

山东省

¥ 347.69
2024-06-18

安徽省

¥ 332.34
2024-06-18

福建省

¥ 315.05
2024-06-18

海南省

¥ 442.54
2024-06-18

上海

¥ 347.73
2024-06-1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66.87
2024-06-18

江苏省

¥ 322.36
2024-06-18

湖南省

¥ 336.75
2024-06-18

贵州省

¥ 387.76
2024-06-18

湖北省

¥ 307.95
2024-06-18

江西省

¥ 312.07
2024-06-18

浙江省

¥ 372.64
2024-06-18

山西省

¥ 351.20
2024-06-18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18

河北省

¥ 380.59
2024-06-18

北京

¥ 389.43
2024-06-18

吉林省

¥ 462.45
2024-06-18

辽宁省

¥ 435.38
2024-06-18

广东省

¥ 315.45
2024-06-18

天津

¥ 408.21
2024-06-18

陕西省

¥ 348.03
2024-06-18

青海省

¥ 441.41
2024-06-18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19 07: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