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法快捷方式测定

2006/05/11 00:00 来源:

作者浅谈一点工作经验总结,虽然浅薄,但认为有必要整理出来与大家交流,希望对提高广大试验人员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的技巧有所帮助,希望同行朋友提出修正意见。......

随着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颁布实行,在实际使用中,已经很少有人再沿用代用法。然而标准法却因人经验或者因水泥产地品种不同,在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常常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最多听说有的新手试验达九次之多,其试验之所以麻烦,一是因为试验有误差,二是试验者操作粗糙或者试验环境和器具并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笔者根据实际试验总结,对同一种水泥,一般三次就能确定出标准稠度用水量,可以达到快捷方便的目的,在目前很多资料中还没看到类似的方法。下面通过对南阳航天牌P.O42.5;郑州金龙牌PO42.5两个品牌水泥的试验,(在按严格照试验规程进行操作的前提下,对估计用水采取感量0.1g电子天平称量,称量用水拌和后估计不会使试杆超过沉到试摸底部。)来说明计算过程。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上述试验不排除一次加水刚好是标准稠度用水量,也有一次可能成功的可能。但也有可能加水太多,使试杆一下沉没至底的情况,此时数据不能录用。 在此作者只列举两种水泥,本人认为大多数水泥都能够采用这样的计算方法。
  试验结论:本人认为试验规程没有更进一步说明这样的做法,因为水泥和水混合并不象泥浆一样,有很多因素影响,如:水泥浆假凝、有热量散出、水泥的颗粒较均匀,不象土颗粒那样分散连续。做液塑限试验采用的是双对数坐标,而此试验原理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水泥浆对试杆产生阻力,或者说最后水泥浆对试杆产生浮力,不能最终沉入底部。排除水泥假凝、散热因素影响,因为重力加速度为9.8g/cm3,取为10,那么试杆在下落过程中只有重力、阻力。阻力可以看作是水泥浆的浮力,并且它只和水泥的品质、水泥浆的稠度有关。因此也可以采用双对数坐标,取单位水泥用水量对数(底为10,即常用对数),取锥入深度常用对数为纵坐标。则锥入深度与单位水泥用水量对数也为线性关系,因水泥品种不同,可能有一变数,如果水泥品质保证的话,在短时间内,变数因素对线性关系影响应该不大,可以通过线性计算或作图找出标准稠度用水量。
  试验基于的理论:一、当用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水泥浆符合粘性流体理论。本人认为水泥浆符合流体力学性质,其动力粘度μ、牛顿内摩差力ν符合库仑性质。根据牛顿力学性质有: F=ρ浆gsh , N=mg-F;水泥浆合比重为ρ浆=(500*1+w*ρ水泥)/ρ水ρ水泥;根据上述,有关系式 h=w/(ρ浆s)=(w2+500w)ρ水ρ水泥/((500*ρ水+wρ水泥)*s),此时两边可取对数,可进一步计算,计算过程,本人不再多述。 二、用水量减少时,水泥浆符合塑体的性质。随着用水量减少,水泥浆具有可塑性,此时与土相似。(此时水泥浆内部有水化产生,并放出水化热,水化热影响比较明显。)
  根据以上所述,作者认为⑴当水泥浆为塑体时,试杆下降只是很少部分,水泥浆不具备流动性质,此时浆体与土工液塑限相似.⑵水泥浆加水至流体时,N=mg-F=mg-ρ浆gsh-p,p为牛顿内摩阻力,液体时忽略不计。

【结束语】
笔者认为目前实验规程几经修订还没有见到这样的结论,这种方法究竟正确与否,还有待于同行检验,希望同仁前辈不吝赐教,交流研究,尽快找到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使试验过程不致复杂和麻烦。本人电话13525159982 邮箱yountze@163.com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E42-2005.
2.《水力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建筑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中铁]世界最高钢-混混合塔桥封顶: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创纪录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345.6米高的世界最高钢-混混合塔主塔封顶,标志着这座世界首座双主跨超千米三塔斜拉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桥采用创新结构和施工技术,包括定制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确保工程安全与效率。精准的施工监控和智能化管理保证了高精度的建设,主塔倾斜度偏差极小,展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高水平技术。

2024-06-05 混凝土泵送 徐工

水泥新国标实施对混凝土行业有什么影响?

水泥新国标的实施对混凝土产业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华南材料:颠覆传统,构建数智化商混新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华南材料公司致力于构建商混行业新生态,通过数智化技术改革传统预拌混凝土业务,实现全流程管理和协同运作。他们提供质量可靠、服务便捷、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强调质量控制、客户体验和环保减碳。通过智能机器人提升施工效率,打造一站式服务舱优化客户体验,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透明化管理,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绿色技术赋能,广州建成首座超150米“近零能耗”高楼

广州科创大厦运用绿色技术成为国内首座超过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实现综合节能率61.00%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25.36%,是建筑领域碳中和目标的示范案例。大厦采用冷巷、太阳能烟囱等设计减少空调能耗,使用遮阳光伏一体化幕墙和建筑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达65万度,预计全生命周期减碳8700吨。智能建造工艺如云端建造工厂和双碳管控平台则提升了施工效率并实时监控碳排放,助力实现绿色低碳目标。

[混凝土价格指数5月报]:多数地区以跌为主,东北跟随原料上涨

5月份,国内市场需求仍较为疲软,混凝土价格以跌为主,局部跟随原料上涨。至5月底,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CONCPI)报收118.55点,较4月底下跌1.38%……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15: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