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磷渣硅酸盐水泥(摘要)

2007/04/05 11:33 来源:

......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磷渣硅酸盐水泥(以下简称磷渣水泥)的产品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利用粒化电炉磷渣(以下简称磷渣)作为混合材料的磷渣水泥。磷渣水泥的使用范围与矿渣硅酸盐水泥相同。 2引用标准(略) 3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粒化电炉磷渣和适量石膏磨细制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磷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另磷渣掺加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20% ̄40%。允许用小于混合材料总掺量二分之一的粒化高炉矿渣来代替部分磷渣,此时混合材料总掺量可达50%。但磷渣掺量仍不得超过40%。允许用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包手粉煤灰)、石灰石和窑灰中的任一种材料或用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包括粉煤灰)、石灰石和窑灰中的任两种材料代替部分磷渣,代替的总量不得超过混合材料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石灰石不得超过10%、窑灰不得超过8%。替代后水泥中磷渣掺量不得少于20%。此时,混合材料总量仍不得超过40%。磷渣必须符合GB6645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熟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石膏、石灰石、窑灰和助磨剂。外加剂等必须符合GB175的规定。 4标号分325、425、525三个标号 5技术要求 5.1氧化镁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不得超5.0%。如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 5.2三氧化硫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4.0%。 5.3烧失量水泥中烧失量旋窑厂不得超过5.0%,立窑厂不得超过7.0%。 5.4细度 0.080m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2%。 5.5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2h。注:如因需要经使用部门要求和生产部门同意,凝结时间可以延缓。 5.6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5.7强度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 MPa(kg/cm[2])────┬──────────────────┬───────────────│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标号├─────────┬────────┼────────┬──────│ 7天│ 28天│ 7天│ 28天────┼─────────┼────────┼────────┼────── 325│ 14.7(150)│ 31.9(325)│ 3.2(33)│ 5.4(55)────┼─────────┼────────┼────────┼────── 425│ 20.6(210)│ 41.7(425)│ 4.1(42)│ 6.3(64)────┼─────────┼────────┼────────┼────── 525│ 28.4(290)│ 51.5(525)│ 4.9(50)│ 7.1(72)────┴─────────┴────────┴────────┴──────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略)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胶砂试模》等多项水泥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公开征求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第六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征求意见稿)。

新国标实施在即 全国水泥市场或迎“涨价潮”

新国标实施或成为水泥价格上扬的重要契机。

新国标6月1日实施 水泥制造成本增加10-30元/吨

据各地的混合材价格和熟料制造成本不同会有较大的差异。

事关水泥、混凝土行业!工信部印发2024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2024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各相关单位需认真组织实施此计划。要求起草单位在制定标准时要兼顾技术创新、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理、产业化和应用推广。相关行业协会和标准化机构需提前规划,确保及时传达至起草单位,并负责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及技术审查工作。部门机关相应司局须管理好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保证标准质量。如果计划执行中需调整标准项目,应遵循相关规定。此通知包含对水泥、混凝土等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

颜碧兰:水泥新国标介绍及对水泥企业影响

新标准对水泥行业生产会带来什么影响?水泥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变化?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0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0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0

贵州省

¥ 321.00
2024-05-30

四川省

¥ 347.07
2024-05-30

重庆

¥ 337.56
2024-05-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0

广东省

¥ 298.58
2024-05-30

湖南省

¥ 326.42
2024-05-30

湖北省

¥ 323.92
2024-05-30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0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0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0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0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0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0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0

上海

¥ 367.73
2024-05-30

黑龙江省

¥ 469.58
2024-05-3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0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0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0

山西省

¥ 319.88
2024-05-3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0

天津

¥ 358.21
2024-05-30

北京

¥ 339.43
2024-05-31 18: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