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美国人眼中水泥短缺的11种原因

2004/09/24 00:00 来源:

......

    最近,美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水泥供给短缺现象,特别是在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水泥短缺问题更加严重。水泥紧缺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波特兰水泥协会及其他机构鼓励使用混凝土的举措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给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前景蒙上阴影。为避免使混凝土行业遭受更大的冲击,我们将对该问题进行追根溯源,找出水泥供应不足的真正原因。  

    美国水泥短缺主要源于两个原因:  

1.国际海上船运条件紧张,阻碍美国进口; 

2.美国经济复苏导致水泥需求上升。  

    具体说来,目前大约有11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对美国水泥短缺问题进行了探讨。  

    观点1:自2003年10月份以来,低利率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进而导致水泥需求大幅上升  

    2000年第3季度,美国经济发展乏力,水泥需求陷于低谷。但到了2003年第4季度,经济的强劲增长和舒适的暖冬气候使得水泥需求出现了高达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观点2:美国水泥进口依赖度高  

    理论上,美国水泥行业的生产能力可达到年产0.93亿吨的水平。2003年,国内水泥产量大约为0.85亿吨,水泥消耗量为1.075亿吨,2001~2003年,国内平均产量为0.83亿吨,而平均消耗量则为1.06亿吨。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国内水泥产出量小于水泥需求量,供给缺口一般由进口水泥进行填补。随着国内水泥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水泥工业对进口的依赖度也随之提高。而在产能利用率低的年份,水泥进口量也随之萎缩。  

    进口水泥是美国水泥市场供需平衡的调节剂。但是,美国进口水泥的空间取决于亚洲、欧洲和拉美地区水泥产出的富余程度,同时也取决于水泥生产国与美国本土之间海上运输设施的便利程度。  

    观点3: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加重了国际船运行业的负担,导致美国缺乏进口船运设施  

    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的基建项目和其他商业项目日益增加,这是中国经济高速运行(其GDP增长率在10%以上)的主要驱动力量。  

    随着经济腾飞,中国进口废钢、碱性金属、小麦、玉米和其他大宗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大,海上运输船队也随之大规模地流向中国。中国强劲的船运需求导致国际市场上出现了船运设施紧张的局面,2004年4月份的船运费用比2003年1月份上涨了200%。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船运公司对船队进行重新部署,减少从欧洲开往美国的船队数量,这导致欧洲地区出现了船运短缺、船运费用上升的现象。  

    从1985~2001年,国际大宗商品的船运能力基本没有变化。尽管扩大船运能力的迫切性已经显而易见,但是建造一条船需要两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目前的短缺状况仍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且,很大部分的国际商业船队已经老化,需要更新换代,这样一来,船运短缺问题更难以在短期之内获得缓解。  

    观点4:亚欧地区到美国本土的船运设施紧缺导致美国水泥的进口量下滑  

    由于美国水泥市场存在产需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水泥来满足国内需求。现在,由于进口水泥的数量不足,美国水泥出现短缺,其主要原因在于进口船运设施紧张。  

    尽管船运紧张,但自2003年6月份以来,美国进口水泥的数量却持续增加(除了2004年1月份)。不幸的是,进口数量的增加仍然无法填平美国国内水泥产需之间的缺口。尽管美国极力从国外进口水泥,但是2003年美国进口水泥的数量仍大为降低,仅达到略高于0.20亿吨的水平,这远远低于1998~2002年的平均进口量0.26亿吨。  

    观点5:由于冬季水泥需求过于强劲,很多地区出现了存货无法调节市场供需失衡的现象  

    在任何一个市场之中,暂时的供需失衡可以通过存货数量的增减来实现自动调节。供给大于需求,存货数量增加;需求大于供给,则存货数量减少。  

    水泥厂商一般在冬天进行超量生产,增加库存量,以适应来年春天水泥市场回暖的需要。但2003年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温暖的气候条件和活跃的建筑市场使得2003年第4季度的水泥需求居高不下,水泥厂商的库存量也大为减少。  

    美国一份调查表明,2003年,水泥存货从770万吨降低到650万吨,其中第4季度的库存下降十分明显(注释:2000年曾发生过类似现象,但进口量的补充和2001年第1季度的需求回落使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2003年的存货缩减表明:由于水泥需求过于旺盛,许多地区水泥市场出现了供需失衡的现象。  

    不幸的是,到了2003年末,存货萎缩局面没有获得改善,第二年春天销售旺季期间的水泥存货水平仍然很低,这说明水泥厂商已经无力对付强盛的水泥需求。  

    观点6:尽管国内水泥产量增加,但由于国内产能规模较小,水泥短缺问题仍无法得到完全缓解  

    在过去的6个月中,尽管美国水泥总消耗量比2002年增长了7%,但在国内水泥厂商的推动下,其水泥产量却提高了8.6%。显然,水泥产量的提高幅度大于水泥消耗量的提高幅度。  

    对于那些水泥需求高或对进口水泥依赖度高的地区来说,水泥产量的扩张力度更加明显。  

    提高国内产量会对美国水泥的供给能力产生全局性影响。但是那种认为只要产量增加10%,市场供给量就会上升10%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在过去的5年中,国内水泥产量只占水泥总消耗量的83%,因此,尽管产量增加了10%,但这10%的产量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8%。  

    观点7:一些水泥厂正在满负荷运转  

    为了提高国内水泥产量,一些水泥工厂日夜不停地运转,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有效产能的最上限。理论上,美国水泥工厂拥有0.93亿吨的熟料生产能力。但从实际的角度看,由于某些具体环节出现偏差,水泥厂很难达到理想状态下的生产能力。  

    据我们估计,目前美国水泥厂的回转窑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有效产能的97%~103%。换句话说,美国国内的水泥工业已经达到或正在接近产能的最大限度。  

    生产的满负荷运转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保证设备在第4季度顺利运行所需的停工维护时间也被拖延了。拖延设备维护时间并不是长久之计,特别是对于那些价格不菲的回转窑来说。就算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压力,那些被拖延的设备维护工作也必须尽快付诸实施。  

    观点8:美国水泥厂商已经在计划一些规模庞大的产能扩张项目  

    长期看来,水泥短缺对谁都没有好处。因此,许多水泥厂商正在策划一些产能升级和产能扩大项目。在2008年之前,美国水泥生产能力将增加1000万吨左右,这大约是目前美国国内水泥生产能力的11%。但是,这些产能扩张项目往往会被冗长的审批时间所耽误。很多时候,项目被拖延的时间长达数年之久,这给建筑业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观点9:与人们臆想的情况完全相反,出口因素对美国水泥短缺问题来说无足轻重  

不少“专家”把水泥短缺归因于中国的庞大进口需求。很显然,这些专家的观点既无数据支持也无事实证明,他们只是简单地把废钢市场上出现的情况嫁接到水泥市场之上。(注:2003年,美国废金属短缺,原因在于中国对废金属的需求强劲增长,从而引起了美国废金属出口猛增和国内供应短缺)。  

    美国是最大的水泥净进口国,而不是净出口国。美国每年只出口80万~90万吨的水泥,其中超过85%的水泥流向加拿大。基于地缘关系原因,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流向国。  

    但是,美国每年大约要从加拿大进口500万吨的水泥,这就是说,美国对加拿大出口的水泥远不及从加拿大进口的水泥多。  

    除了加拿大之外,美国还向其他国家出口11.8万吨的水泥,这大约是国内水泥总产量的千分之一。在这些出口流向国中,中国只占0.4万吨,这对于美国9000万吨规模的水泥总产量来说,简直是微乎其微。  

    而且,短期之内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水泥数量不太可能出现大的波动。中国的水泥产能是美国的7倍。就算中国国内庞大的产能规模仍然无法满足其国内需要,中国将从其他亚洲国家而不是从美国进口水泥。  

    美国水泥行业的产能情况直接受国内水泥厂商的控制,而不受制于国外市场。总体来讲,美国水泥是自产自销的。水泥短缺情况与废钢短缺不同,出口因素无足轻重。  

    观点10:在紧张的市场形势面前,水泥高需求地区和严重依赖进口的地区尤显脆弱  

    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水泥需求最强盛,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也最高。因此,这些地区(尤其是佛罗里达州)的水泥供给瓶颈最为明显。在多数供给短缺地区,水泥厂商提供给客户的水泥数量与订单上所明确的水泥数量相去甚远。  

    美国南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势头更为明显,因此,东南部的水泥需求尤其旺盛。2003年下半年,大部分州区的水泥市场都出现了两位数的需求增长率。其中,第4季度的增长幅度最大。  

    而且,东南部地区对进口水泥的依赖程度很高。东南部地区共有8个港口,其中5个港口2003年下半年的进口水泥数量比2002年同期进口量减少了56万吨。尽管其他港口地区的水泥进口量变化不大,但仍不足以使水泥短缺问题稍有缓解。  

    只要水泥一进入港口,它的流向就无法跟踪,有可能去了新奥尔良港口,也有可能就在当地使用,也有可能被轮船运到了肯塔基,而且,人们根本无法计算出美国各州之间的水泥流动量,不过,东南部地区从外地运来的水泥基本用于本地消费。  

    我们还可以看出,新泽西、路易斯安那和西南部的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每个州水泥短缺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水泥需求膨胀;二是运输受到限制。  

    观点11:地区短缺问题具有传染效应  

    某地区水泥供应不足,外地水泥的流入量就会增加,这同时也会使流出地区的水泥供应量降低,在连锁反应的作用下,流出地区也有可能出现水泥短缺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地区的水泥供给严重不足,就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传染效应,从而使供给不足的现象更加严重。(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xuchong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编译]伊拉克水泥公司获得1.3亿美元增资

因民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活跃,并且呈增加态势,伊拉克水泥需求不断增长,这引起了国际资本的极大关注。过去一年,沙特阿拉伯、中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公司都宣布了增加伊拉克水泥行业产能的计划。

2024-05-23 国际市场

[编译]2023年土耳其国内水泥消费量增长

2023年土耳其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0.5%至8150万吨。水泥协会在一份描述当地水泥行业进展的新闻稿中报告称,国内销量增长19%至6500 万吨,但出口下降28%至略低于2000万吨。

2024-05-23 国际市场

[编译]4月巴西水泥销量同比增长,但建筑业信心指数仍偏弱

2024年1-4月份巴西水泥销量的同比增幅为0.2%。其中,4月份巴西水泥销量为514.8万吨,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了12.1%……

2024-05-22 国际市场 巴西

[编译]孟加拉国预测2027年熟料需求2500万吨!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预计到2027年,孟加拉国水泥行业对于熟料的需求将飙升至2500万吨...

2024-05-21 国际市场

[编译]巴西钢铁公司CSN与InterCement签署独家协议!

2024年5月2日,巴西钢铁公司CSN与InterCement公司签署了一份独家协议...

2024-05-21 国际市场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