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水泥市场欲出台“游戏规则”

张建新 · 2004-08-03 00:00
  日前,中国水泥协会在北京腾达大厦组织召开了“京津冀地区水泥协会会长会议”,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学敏、北京市水泥工业协会会长胡中甲、河北渤海水泥集团总经理杜金弘、天津市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邱书华等协会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议邀请了北京金隅集团副总经理陈志达、天津建材集团总经理胡景山、北京琉璃河水泥厂、北京水泥厂、天津振兴水泥有限公司、天津水泥股份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也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市场容量、水泥价格、拖欠货款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热烈讨论。

  近年来,北京与天津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再加上两直辖市对环境保护措施严格,限制水泥工业的发展,这就引发了两城市周边地区的水泥投资热。据胡中甲、邱书华会长介绍,每年进京水泥约在600—800万吨左右,进津的水泥也在500—700万吨左右。由于公路管理部门的限载措施,加大了成本,冀晋豫鲁等省的部分大中型水泥企业减少了进京水泥的数量。北京重点工程水泥的需求,主要有北京的水泥企业、渤海集团和数量不多的天津水泥企业所提供,重点工程以外的市场,则除北京自供外,基本被河北省的立窑企业占领。由于少数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的恶性竞争,出现了目前京津两大水泥市场“卖的很好,却客户拖欠货款严重,在原燃材料、运费不断涨价的情况下,水泥价格却在下降”的怪现象。

  一些企业反映,众多大中型水泥企业正处在“五高”“两低”的艰难境地。“五高”——水泥产量大幅度提高;水泥销售量大幅度提高;水泥销售收入大幅度提高;水泥成本大幅度提高;拖欠水泥货款大幅度。“两低”——水泥销售价格低;水泥销售利润低。水泥企业现金流量急剧减少,资金周转十分艰难。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水泥市场供大于求,有关部门管理不到位,水泥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

  两市协会、三地企业的参会代表一致强烈呼吁,联合起来,规范市场,协调价格,清欠货款,共同发展。会议商议决定,恢复北京水泥市场协作会的工作;筹建天津水泥市场协作会;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制订水泥市场“游戏规则”,建立维护水泥企业利益的机制;草拟发布“水泥企业款到发货联合声明”;逐步建立环渤海经济圈的京津唐水泥行业一体化的组织。

  雷前治在会上指出,大家对市场的认识完全一致,中国水泥协会愿意帮助企业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金隅集团、天津建材集团水泥、渤海集团是京津两大水泥市场的大户,三大“巨头”再加上拉法基集团要携起手来,要为自律、规范、稳定的水泥市场作出贡献。由位居两大水泥市场的北京市水泥工业协会、天津市建材工业协会牵头,要把京津冀三地水泥企业联合起来,制订市场“游戏规则”,要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维护企业利益,要靠企业自己,找市长不如找市场。

  据悉,会后北京市水泥工业协会、天津市建材工业协会紧锣密鼓地开始草拟协作会章程、办事准则、会员条件、处罚办法等。我们期待着这一维护广大水泥企业利益的“游戏规则”早日出台!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7-01 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