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实施绿色建筑的五要素

2014/05/05 09:11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对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空前重视,我国也将节能减排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当前,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全面推行“绿色建筑行动”,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对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空前重视,我国也将节能减排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当前,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全面推行“绿色建筑行动”,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绿色建筑正健康成长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工作起步于本世纪初,2006年3月建设部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起了世界有关国家的关注。2008年3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下,组织成立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使我国绿色建筑走上了有序发展的道路。2009年8月,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明确了绿色经济就是低碳排放的绿色工业、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体系。

“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绿色建筑的推广工作在全国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积极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构建绿色建筑体系、推动建筑节能应该成为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管理,确保节能建筑工程质量。绿色建筑的整体设计对至关重要,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对新建工程严格进行监管,并实行责任追究。对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准施工、验收备案、销售和使用。加强对建筑材料生产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完善质量监督检测手段,确保新型建筑材料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工程质量。

二是确定核心,完善相关技术标准。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根据当地条件和建筑功能要求,对新建建筑立项、规划、设计环节严格把关,制订和完善各类新型建筑材料产品工程应用及节能建筑技术标准,加快研究制定复合建筑材料应用技术标准,编制配套的节能标准实施细则和标准图集。

三是加大调控奖励力度,调动积极性。出台有利于节能低碳型房地产发展的激励政策,引导房地产产业结构调整,使资本与绿色低碳地产相结合,鼓励发展绿色低碳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通过多种融资方式为低碳地产开发提供发展资金。

四是加快绿色建筑示范推广工作。以推广绿色建筑为龙头,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提高绿色建筑推广工作水平。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做好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推广工作,加快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和节能建筑的推广。按照先大后小、先城市后农村的推广模式,加快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作。

五是用系统工程方法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绿色建筑节能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技术、政策、社会理念、产业水平等多方面支撑。坚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合作,把建筑材料革新同建筑设计、施工紧密结合起来,同废渣利用、加强土地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当地建筑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具体目标,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协调、系统实施。

绿色建筑是时代之需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编辑:余乐乐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06月07日水泥企业收尘环保采购招投标项目报告

2024年06月07日,水泥网根据最新发布的招投标信息,共为您精选出12条优质收尘环保招标项目信息,共计8家招标企业。

2024-06-08 收尘环保 招标

一图读懂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一图读懂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2024-06-07 节能 发改委

鼓励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布!

鼓励水泥领军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2024-06-07 节能 兼并

句容台泥:绿色码头的创新实践

句容台泥,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不仅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水泥产品,更是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24年06月06日水泥企业收尘环保采购招投标项目报告

2024年06月06日,水泥网根据最新发布的招投标信息,共为您精选出12条优质收尘环保招标项目信息,共计7家招标企业。

2024-06-07 收尘环保 招标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8 2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