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东北:施工结束 需求下滑 行业步入冬季错峰
东北水泥指数K线图
黑龙江:自2018年10月20日至2019年4月20日开展错峰生产,价格基本平稳。
吉林&辽宁:于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开展错峰生产。目前各地水泥陆续开展执行停窑,水泥价格基本平稳。辽宁中南部分熟料外输较多,停窑前除自用部分,库存普遍较多,但价格并未上涨。
东北三省进入冬季错峰阶段,市场陆续结束,后期暂不再赘述。
相关产业信息:
相信很多人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卖水泥已经比卖房子更赚钱了。闷声发大财的水泥企业,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刘文向记者表示,环保力度继续贯彻,南方地区“随机应变”的环保机制逐步成熟,时时监测大气变化,达到触发条件后执行污染企业限产停产。今年南方多地生产因环保限产,水泥出现价格急涨现象。
工信部原材料司负责人在最近一次会议上谈到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时说,水泥进口出现异常。近几个月东南沿海地区水泥熟料进口持续出现单月超过100万吨,预计今年全年水泥熟料进口将达1000万吨左右,首次出现进口大于出口。在国内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大量进口比较反常。
广东现有水泥生产企业176家,其中熟料企业51家、粉磨企业125家,规模在500万吨熟料以上的企业有6家,其产能占全省熟料总量的68.52%;2017年全省实际生产水泥约1.525亿吨。
编辑:朱秋冉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