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宋志平:致力于开创我国水泥市场健康新格局

2009/04/01 00:00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由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主办,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水泥盛会——2009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于4月1日隆重召开。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志平在会上作了精彩报告。......

  由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主办,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水泥盛会——2009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于4月1日隆重召开。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志平在会上作了精彩报告。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很高兴与国内外的水泥界企业家和同仁相聚北京新世纪饭店,就水泥行业发展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水泥峰会是水泥行业的一大盛会,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对我国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代表中国建材集团,对本次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致力于开创中国水泥市场健康新格局》。

  一、中国建材集团的水泥业务发展概况

  中国建材集团是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建材央企,近年来,通过进行大规模联合重组,形成了水泥、浮法玻璃、新型建材、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颇具实力的业务板块,推动了各建材相关领域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为建材行业做大做强做出了贡献,集团自身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虽然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雨雪冰冻与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国建材集团仍实现销售收入615亿元,资产规模达726亿元。在国资委500-1000亿资产总额的央企中销售收入增幅第一。

  中国建材是中国建材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是集团建材制造业务的核心企业。2006年在香港上市后,通过推动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两个轮子,实现了主营业务规模的迅速壮大,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近年来,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建材紧紧抓住行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聚集水泥业务,锁定淮海区域、南方区域和北方区域,推进联合重组,使公司的水泥业务规模迅速壮大。至2008年底,公司的水泥业务规模已达到1.2亿吨。

  作为央企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建材不仅要实现投资者的目标,还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承担着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在联合重组的同时,中国建材在区域内合理布局,进行必要的填平补齐,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淘汰了区域内的大量小立窑落后生产线,并全部配套了余热发电,为地方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与区域内企业的有效市场协同,稳定了区域水泥价格,提升了企业效益,为提升行业价值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水泥业务联合重组方面,中国建材有着综合优势:一是资金优势。一方面,在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与配合下,中国建材上市三年成功实施了两次配售,获得了宝贵的资本金。另一方面中国建材的发展战略得到金融机构的肯定与支持。来自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的支持为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金基础。二是央企优势。作为大型建材央企,中国建材具有推动跨区域、跨所有制联合重组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区域内企业的积极响应。三是市场化优势。中国建材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联合重组,创造了“央企市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受到重组企业的广泛认可与积极欢迎。四是文化优势。以“三宽三力”为核心的融合与绩效文化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五是技术优势。中国建材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建材科学研究院,为重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建材水泥业务近期发展目标是:未来三年做到3亿吨产能。分区域来说,在南方地区将南方水泥打造成年产1.5亿吨的超大型水泥集团,在淮海地区将中国联合水泥打造成年产1亿吨的大型水泥集团,在北方地区整合东北三省、内蒙古一带的水泥企业,使北方水泥成为年产5000万吨的中大型水泥集团。

  二、以新的成长方式迎接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新时代

  1、中国水泥行业的现状

  从全球来讲,水泥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水泥在国民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国外,水泥是技术门槛高、专业化极强、重资产投资的产业,制造者是为数不多的知名大公司,如世界水泥巨头拉法基、豪西蒙年产量均过亿吨,各占海外水泥总量的约10%。在中国却正好相反,去年13.88亿吨的产量是由5000家完成的,而前10家大企业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21%,集中度仍然偏低。

  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水泥的需求量骤然放大,水泥行业还来不及培育一个健康的成长模式就形成了突然的市场高潮,引发了各行各业都来投资水泥。客观上看,水泥行业的这个发展过程有力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极大满足了国家建设的需求。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潜存的质量风险等。而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布局不合理和市场无序恶性竞争,水泥价格长期在低位运行,广大企业没有充分享受到中国房地产和基本建设高速发展的成果,水泥行业没有获得应得的利益。这些年房地产价格飙升,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都赚了不少钱,但同属于基建原材料的水泥行业却步履维艰。在国际上钢铁和水泥的价格比通常为3:1,我国长期处在10:1。全球水泥行业利润维持在吨水泥10美元左右,而我国则一直在吨水泥2~3美元左右徘徊。因此,提升行业整体价值,使水泥企业赚到合理利润,也应成为我们水泥行业的重要着眼点。[Page]

  2、通过改变企业成长方式来改变水泥行业现状

  中国建材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水泥行业的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水泥企业的成长方式,第一是大力推动行业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第二是用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实现产业升级。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到现在,总量已经基本趋于稳定,正如雷前治会长所言:“水泥行业量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水泥行业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尤为迫切。在总量规模平衡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联合重组的方式把高度分散的企业联合起来,控制区域市场,增加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联合重组,有效推动产业整合,实现结构调整,促进水泥行业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淘汰落后产能,带动行业结构升级。

  我们的水泥企业应该转变那种单纯依靠增加产能来达到企业规模增长的成长模式,代之以通过延伸产业链和提高水泥产品的附加值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变过去数量的增长为价值的增长,迎接水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建材正是以行业利益和健康发展为已任,全力推动联合重组,在不增加行业总量的基础上扩大企业规模,通过提高对区域市场控制力、增加协同效益,实现做大做强。

  3、拉动内需为水泥企业改变成长方式提供了良机

  去年以来,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沉着应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其中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更是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4万亿投资以基础建设为主,这给水泥行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拉动内需主要举措是加大基本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这对水泥工业是及时雨、雪中炭,水泥行业是最大受益者和最早受益者。对此,行业已有共识。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难得的机遇,加快进行行业的内部调整:通过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力,实现产业升级;通过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控制区域市场,增加话语权,减少以损失行业整体利益为代价的恶性竞争;通过大企业的协同实现市场合理布局,通过行业自律维护市场健康,从而从根本上提升行业的整体价值。机会面前,我们切忌进行重复建设,并下决心加快淘汰立窑的速度。

  三、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于行业利益之中

  中国建材认为,大企业集团应该用自律的心态带头维护市场,推进市场健康化,提升行业利益。正所谓覆巢之下没有完卵,在发展过程中,行业的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在行业利益之中。

  首先,中国的水泥行业应形成大企业主导各自战略市场区域的格局,不同的大企业集团应有不同的战略区域,这既是大家现实的选择,也是大家理性的选择。其次,中小企业应该主动和大企业联合,不进行恶性竞争。再者,大企业要主动进行市场协同。恶性竞争是行业不成熟和企业家不成熟的表现,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包打天下,只有企业之间主动协同,共同培育一个健康的市场,共同维护这个市场,我们的水泥行业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企业家才能成为成熟的企业家。现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钢铁、水泥行业进行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也是希望钢铁、水泥行业能在大企业主导下进行良性而有序的市场竞争,使行业健康发展。事实上,在区域市场中, 大企业带头进行行业自律主导市场的格局正在形成。

  水泥市场是一个大的系统,只有系统健康了,每个个体才能健康发展。系统不健康,单个企业要健康发展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着眼于把系统健康化,让系统良性化。去年中国建材在浙江和山东的市场协同就做得非常好,不只是中国建材系统内的企业协同,我们还与区域内其他企业协同,使水泥市场的价格得到恢复性上涨,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浙江许多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情况下,浙江的水泥企业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证明市场协同起了重要作用。

  四、合理布局是使市场竞争有序化的根本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水泥的重要原料石灰石资源是稀缺的,现在,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进展,证明石灰石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蕴藏丰富,几乎各省市都有石灰石资源。可以说,在大多数地区,在合理运输半径内,石灰石资源是比较充足的,所以,那种以抢占资源为目标的建厂布局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合理布局才是使水泥市场健康化的根本。

  这些年来,一些区域水泥厂的建设几乎是无序的。大家经常会看到,围绕一座石灰石矿山,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都建有水泥厂。这种投资的盲目性一是源于地方的引资热情,二是源于其它行业过多追求多元化而盲目进入水泥行业,三是水泥企业盲目靠新建生产线追求规模。[Page]

  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水泥的合理布局,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在水泥生产线集中的区域,要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限制或禁止上新线,实现布局的自我良性化。

  二是要限制建设大型熟料生产基地,如果一个地区熟料规模过大,本地市场消化不了,就会长距离辐射进入区域外市场,这样做的后果是容易破坏市场秩序,带来恶性竞争。

  三是以5000-6000吨为主、2500-3000吨为辅、个别区域建万吨线的因地制宜的建线方式,以市场合理需求决定建线规模。

  四是对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欠缺的地区,应该由行业协会或宏观管理部门进行布局的监管。布局要进行听证,要科学化,布局后在哪个点位由谁来做,可通过市场竞争决定。

  总之,科学合理的布局是维持水泥行业长治久安的方向。市场竞争要建立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布局要根据区域的水泥需求量来确定,合理布局是使市场竞争有序化的有效方法。

  五、提升行业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长期以来,中国的水泥工业是个微利行业,在社会价值体系中,水泥行业的利益长期受到挤压。近十年来,煤价、电价都翻番,而水泥价格几乎没有提高。一方面水泥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平抑了一部分上升的成本,另一方面,水泥企业的效益长期在低水平运行。但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的普及,以及成本日益上升的趋势,水泥行业如果不能进行价格上的有效传递,就不能持续地经营下去。水泥企业再也不能沿用过去那种扩大自身规模、压低生产成本的行为进行内部竞争,而应该重视整个行业价值的提升,重视寻求提升行业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应该说,只有这样,水泥行业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水泥高度依赖资源和能源,对环境带来较大负荷,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水泥行业应该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行业价值。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水泥品种和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一是推进高标号水泥的生产,二是大力推广特种水泥,三是大力开发水泥制品。在这方面,水泥行业应该和建设部门通力合作,进行生产试验和测试,大企业也应该在这方面做出贡献。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建材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政府、行业协会、投资者、媒体及行业内外的关注、支持与厚爱。在做大做强水泥业务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区域化市场战略,坚持与行业伙伴和谐共赢的竞争策略,坚持以联合重组为主的发展策略。在推动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两个轮子过程中,我们的战略与文化得到加盟企业的认同,我们致力于推动水泥市场健康化的理念得到不少大型水泥企业的支持与响应。作为一个水泥行业的后来者,我们衷心地感谢水泥企业的创业者们为水泥工业发展做出的艰苦努力,和为我们今天的事业打下的坚实基础,也衷心感谢合作伙伴给予我们的信任与支持。中国建材愿与行业内的兄弟企业凝聚共识,通力合作,通过双赢、多赢和共赢,共同开创水泥市场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六、总结

  最后,我再重复一下今天演讲的主要观点:

  1、中国建材通过推动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两个轮子,实施大水泥区域化战略,水泥业务得到快速成长。

  2、中央政府拉动内需投资四万亿给水泥行业带来技术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应倍加珍惜。

  3、多年来水泥行业价值没有随着社会平均价值的增长而增长。

  4、水泥行业的成长方式要从追求数量的增长变为追求价值的增长。

  5、大企业集团要用自律的心态带头维护市场,推进市场健康化。

  6、行业的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在行业利益之中。

  7、中国水泥行业应形成大企业主导各自战略市场区域的格局。

  8、合理布局是使市场竞争有序化的根本方法。

  9、过度竞争最终将损害行业本身。

  10、提升行业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最后,祝2009中国国际水泥峰会圆满成功!谢谢!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hdj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宋志平:我做企业的三个基点之创新篇

其实,我做企业没什么秘诀,如果一定要讲的话,我想讲讲我做企业的三个基点:学习、创新、责任。正是这三个基点让我一直坚守企业并做出了一些成绩。

宋志平力作《稳健经营》讲透企业新活法

我们可以说,《稳健经营》为中国式管理模式新增了浓重且独特的一笔。因为它是基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实际相融合,基于这位卓越的企业家、企业思想家和企业改革先锋40多年思想精华与时代精神的智慧结晶。

宋志平《经营30条》100条金句

“企业家是那种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企业家是那种在困难中百折不挠的人,企业家是那种胸中有家国情怀的人,企业家是那种永远面向正前方的人。”宋志平老师是优秀国有企业家的典范,在他任期内,带领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两家资不抵债的央企双双进入世界500强,被誉为“中国的稻盛和夫”。

2024-04-03 并购 股权 宋志平

宋志平:如何破解行业内卷

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如何解决行业过剩和行业竞争内卷的问题。

宋志平对话梁晓声:我们都是平凡人,平凡之事也能做到最好

平凡绝不等于平庸,人生确有不能承受之轻。

2024-01-03 宋志平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16: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