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我国水泥企业估价有望继续走高

2008/01/15 00:00 来源:银河证券

......

      (一)我国水泥重点企业估值水平较高
  
      将我国重点水泥企业的收益估值和收益增长情况与国外同类公司进行比较。数据显示,我国重点公司平均的预期市盈率为27.54倍,EPS年复合增长率(2007~2009年)为56.94%;除台湾水泥企业外的国外企业平均的预期市盈率为10倍,EPS年复合增长率(2007-2009年)为18.75%。与其他行业类似,我国公司总体上体现了高估值、高增长的特点。从收益增长的角度看,我国重点水泥企业具备估值吸引力。
  
      从发达国家水泥产业的发展来看,水泥产业都有一个持续高速发展时期,当人均累积消费水泥在20吨左右时,水泥消费处于稳定或开始回落。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美国经济发展一直比较平衡,1949年人均累积消费量已达到5吨。因此,每年人均水泥消费量变化不大,均在350公斤上下。截止到1999年,人均累计消费量已达到20.6吨。
  
      美国、法国、德国在1972年人均累积水泥消费量分别达到11.9、10.4和10.5吨,当年人均消费量为353、566和680公斤,之后水泥工业步入非常平衡的发展时期,到1995年人均消费量累积达到19.1、20.9和21.4吨。日本和中国台湾水泥工业发展速度的轨迹非常相似,均有一段高速发展时期,然后平稳发展或有回落。1950年日本人均累积消费量为91公斤,到1979年日本人均水泥消费量达705公斤,当年累计消费量为11吨。这30年间为高速发展时期,之后进入平稳发展期,每年水泥人均消费量在550~650公斤之间波动,到1999年,人均累计消费量为23.5吨。台湾1950年人均水泥消费为25公斤,到1993年人均消费量达到顶峰为1350公斤,此时累计消费量达到18.0吨,之后每年人均消费量开始下降,2001年人均消费量为745公斤,累计消费量达25.8吨,居世界之首。
  
      (二)市场已部分体现了行业的投资价值
  
      比较来看,我国重点水泥企业的估值水平较高,与目前人民币流动性过剩、国内证券投资品种较少导致的股价存在一定的"泡沫"有关,不仅水泥股票被相对高估,大多数股票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高估。但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市场部分体现了水泥行业的投资价值。
  
      (三)未来存在估值提高的空间
  
      在水泥行业内生性增长的基础上,并购重组的外生性增长将以脉冲方式推动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带动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并通过规模效益提升行业毛利率水平。随着行业毛利率水平的提高,水泥行业的估值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预计这种脉冲式增长将贯穿于2007~2009年。2007~2009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分别为230亿元、300亿元和396亿元;吨水泥利润分别为17.0元、20.0元和24.0元。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jj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专题]2024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一季报综评

需求严重下滑加之市场竞争激烈,水泥价格低开低走,持续探底,行业亏损面扩大,一季度行业亏损额超过2016年,企业经营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水泥“品牌溢价”正在消失!市场竞争简单粗暴!

对于水泥行业品牌溢价消失的现象,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专题]2023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年报综评

受基建支撑不足、地产持续下行影响,全年水泥行业需求延续疲弱走势,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20.23亿吨,同比下降5%。需求下滑影响下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水泥价格走低明显,行业利润再度大幅萎缩,全年利润降幅超过50%,水泥行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期,不少公司亏损惨重。

“碳”索未来!仕净科技与宝武集团携手共绘工业减碳新蓝图

项目利用钢渣等非碳原料低成本原位捕集烟气CO2,钢渣经捕碳后变成了固碳辅助性胶凝材料,可用于低碳水泥生产。

葛洲坝水泥周善俭:水泥行业维持合理的利润水平至关重要

在周善俭看来,水泥作为一种资源密集型产品,其对自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理应转化为等值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实现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1 13: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