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新疆区水泥工业现状及主要特点

2006/11/02 00:00 来源:

......

     新疆水泥工业占建材工业的比重为40%。2005年,全区共有水泥企业85家,总资产91亿元,从业人员2.3 万人。拥有各类水泥窑162台,生产能力1738万吨,其中新型干法窑11台,生产能力503万吨,占总生产能力的29%;立窑64台,生产能力503万吨,占总生产能力的29%;其他窑型生产能力732万吨,占总生产能力的42%,其中预热器及小分解窑占16%,余热发电窑占15.3%,小型中空回转窑占10.7%。2005年,水泥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16亿元,比上年增长5%。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28.06亿元。实现利润0.58亿元,占自治区建材工业利润总额的14%。 

      与其他省区相比,新疆水泥工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绿洲经济的产业布局。 新疆地处祖国大西北,远离内地,市场相对独立,水泥企业基本上是围绕绿洲经济的特点布局。全区15个地州市都建有水泥厂,水泥企业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边远县市的水泥企业,成为当地工业支柱,财政主要来源,并解决了职工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但同时也使得区内小水泥企业多,平均规模偏小,企业平均规模20万吨,单线平均规模更低,只有10万吨。 

      二、总体供需基本平衡。 由于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各区域水泥市场相对独立,大部分地区的水泥基本满足本地需求。与全国水泥生产能力过剩相比,我区水泥总体供需基本平衡,只有乌鲁木齐、昌吉、阿克苏等局部区域低水平相对过剩,少数地区尚存在季节性供不应求问题。 

      三、新型干法水泥起步早,但发展缓慢。 新疆的新型干法水泥起步较早。1978年5月,新疆水泥厂(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开始建设日产熟料700吨的窑外分解窑。1988年,该企业又采取“点菜拼盘”的方式,建设了一条日产2000吨的窑外分解窑生产线,引领了我国当时水泥工业发展的潮流。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新型干法水泥进入快速发展步入快车道,而新疆新型干法水泥却发展缓慢。据统计, 2000年,新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比重为12%,全国为13%。到了2005年,新疆新型干法水泥比重为为29%,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40%。2002、2003两年新疆新型干法水泥没有增长。 

      四、产业集中度高。  到2005年底,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松建化股份有限公司两大企业集团控制能力为880万吨,产业集中度达50%以上,而全国前十大水泥集团集中度只有13%。大企业集团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对提高我区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yj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6月6日新疆矿粉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6月6日,全国矿粉价格指数为53.47,环比下降3.26%,同比下跌24.32%。同时新疆S95矿粉报价194-231元/吨。

6月6日新疆水泥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6月6日,西北水泥价格指数为125.71,环比上升0.34%,同比下跌13.95%。同时新疆P.O 42.5散装水泥报价462-513元/吨。

新疆伊犁、博州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

3日前后伊犁、博州地区主要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20-30元/吨

6月4日新疆水泥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6月4日,西北水泥价格指数为125.77,环比上升0.49%,同比下跌13.96%。同时新疆P.O 42.5散装水泥报价465-515元/吨。

5家水泥企业调整错峰停窑时间

近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区内5家水泥企业调整错峰生产时间的信息。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8 0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