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南方电网:八项举措坚决保障电力供应

2021/10/11 11:41 来源:南网50Hz

强化电力运行调度和安全管理,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全力确保民生、公共服务及社会稳定,确保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避免拉闸限电。......

南方电网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有关工作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信心、上下齐心,克服困难、全力应对,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工作要求,更实的工作举措,强化电力运行调度和安全管理,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全力确保民生、公共服务及社会稳定,确保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避免拉闸限电。

一是压紧压实电力保供政治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保障电力供应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确保以有力的行动、扎实的成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及港澳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动态跟踪电力供需形势变化,坚持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提升负荷预测能力,更科学更精准做好电网调控。严格执行调度纪律,确保留足备用。加强西电东送主通道、密集输电通道以及重要交叉跨越设备运维,及时消除隐患。重点做好山火、凝冻防范工作,严防外力破坏事件。

三是全力推动发电侧提升供应能力。协同相关方面一起克服困难,加快广东目标网架、云南小水电送出以及梅州阳江抽蓄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加强燃煤燃气供应保障,最大限度释放煤电、气电发电能力。加大水电蓄水力度,合理控制水位,提升电网运行调控能力。积极配合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发电企业供电能力。

四是有效增强省间资源互济能力。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坚持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利用各省区发用电时空特性及资源禀赋差异性,进一步加强省间互济,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充分发挥南方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

五是推动大幅增加清洁能源供给。落实公司“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服务推动新能源新增装机建设,全力做好并网接入,“十四五”新增新能源1亿千瓦以上,推动藏东南等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南方电网。

六是牢牢守住保障民生用电底线。主动配合政府落实能耗“双控”政策,抑制不合理用电需求。严格履行保底供电责任,优先保障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用电,重点保障民生用电。加强政企联动,配合政府做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更加科学精准实施有序用电,确保有序用电执行到位。

七是着力完善电力市场长效机制。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力推进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动南方(以广东起步)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运行。加快推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抓好落地执行。

八是做好有序用电情况下优质供电服务。对电力供需形势及时预测、预报、预警,加强向政府部门报告,积极出谋划策。优化供电服务,加强95598服务热线、“南网在线”值班值守,及时响应客户诉求。积极倡导全社会节约用电,主动服务用户节能降耗。

编辑:敖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减碳需求紧迫 水泥行业如何应对?

水泥行业的降碳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从技术、原料、燃料、生产管理到政策响应等多维度全面入手,形成综合策略,推动行业向低碳转型,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关键力量。

一期总投资43.9亿元!海螺水泥持续布局新能源

未来,海螺水泥将持续加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不断优化用能结构,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深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工作

该通知旨在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提升能效,开展能效诊断工作。发改委要求各地对重点能耗企业进行能源使用效率评估,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这是中国加强能源管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华新水泥连续多年领跑能效榜单!替代燃料功不可没!

业内一行业人士表示,华新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值做到这么低使用替代燃料是主要原因,这也说明替代燃料确实能较大幅度的节能降耗。

中材建设与海德堡成功签约捷克熟料线项目

该项目实现了公司与海德堡在欧洲的首次合作,正式开启了双方“碳”索未来、共赢发展的全新时代。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6: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