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水泥涨价给商品混凝土行业带来的警示

......

  今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地方水泥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进入11月中旬以来,高标和低标水泥累计上涨为6.6%和%,7.7分别达到430元/吨和394元/吨。涨幅较大的上涨80元/吨,较低的涨幅也达30元/吨。水泥价格上涨的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拉动水泥成本上浮,也有部分地方政府为完成减排指标而采取的限电措施、低库存以及工程年末赶工等因素。造成市场供需失衡带来的价格上涨,尽管水泥价格的上涨对水泥企业而言影响不大。但是作为混凝土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商混企业而言,上游产业任何原材的上涨都会加大商混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以及生存发展,上游水泥的涨价商混企业自己又不能消化只能被动接受,转嫁给下游建设施工企业,这也给一些大型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了成本压力。水泥价格不断上涨,拉动了混凝土价格上涨,而处于中间环节商混企业被迫加入了涨价大潮中,据统计,11月份商混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c20涨了7.9%;c25涨了7.9;c30涨了8.0%。涨价风潮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一些混凝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掺杂使假,导致混凝土产品质量下降,造成一些工地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事故发生;另一方面一些建设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不计后果放弃使用预拌混凝土,而使用现场自拌混凝土死灰复燃,这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对产品质量和建筑寿命的一种打击。但是不管是任何因素造成的商品混凝土价格上涨,对于商品混凝土企业还是建设施工单位来说已经意识和感悟到商品混凝土价格的稳定对整个商混行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因此,而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协助商混企业渡过这一难关。

  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稳定。商混行业属于混凝土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上游有水泥、砂、石、粉煤灰和外加剂等供应商,下游有建筑施工单位。在这次涨价风潮中,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水泥的涨价幅度过大,影响和拉动商混价格的上涨,而商混企业在被迫接受上游原材水泥价格上涨的同时,又将水泥涨价部分计入商混成本中,销售给下游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质量、供货数量的认定等方面本来就存在一定难度,在加上价格上涨,更加剧了混凝土销售价格的波动和起伏。长期以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多是靠价格战,甚至把低价作为争取市场份额的营销方式,通过价格战打垮对手,不可否认,价格战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一种手段,是企业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在目前看我国混凝土产业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要认识到在没有明显品种差异优势前提下,价格战只能带来利益的共同丧失,而为求生存和发展,整个行业必须要有自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责任。因此,对混凝土市场的价格管理不可放任自流,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做到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在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同时,要加强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合理引导和控制。为此,除了对上游水泥价格实行干预政策,严格控制过快上涨的水泥价格外。还应保护商混企业和建设单位双方利益,要加强商混价格信息指导,引导市场理性竞争。建立和完善商品混凝土价格信息发布体系,定期发布预算指导价格,供双方共同遵守,参照执行,各商混企业可以将此价格信息作为各自产品的参考价格,并根据自身材料成本情况合理定价,避免大幅度涨价等不正当行为,以维护和促进混凝土市场的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健康发展。水泥价格的大幅攀升超出人们的想象,也给商混企业带来新的启示“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商混企业的营销方式也需要变化,以不变应万变,来求企业的“道”。以多变应不变,来求价格中的“利”。

  加强行业自律,限制价格变动幅度。从目前我国商混行业的发展情况看,多数地方尚未成立预拌混凝土协会组织,商混企业之间依然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面对市场竞争和水泥价格大幅上涨的来袭,他们措手无急,无法做到协调一致,共同趋利避害。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行业自律行为,也就难有稳定、合理的市场价格,而今后的市场价格的稳定更多的是依靠行业的自律行为。因此,商混行业解决无序竞争和价格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行业自律。一是成立预拌混凝土协会,通过协会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并在协会的主持下,各预拌混凝土企业共同参与讨论制定《行业公约》。规定共同执行有关部门发布的预拌混凝土指导价格,并限制波动幅度,以此作为各企业共同遵守的价格。[Page]此外,还可对企业之间存在的无序竞争现象作出种种制约措施以及各企业自律行为,并共同遵守。一旦出现破坏公约行为,就按照公约规定进行处罚。二是成立预拌混凝土营销中心,统一定价,集中签约,建立合同备案制度,在供应商品混凝土给建设工程之前,商混企业必须将合同报送协会备案,以加大对合同价和市场价的管理。三是通过竞争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鼓励竞争维持在适度、有序的范围内,反对不正当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处理和化解商混行业与建筑行业的矛盾与摩擦,促进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杜绝赊账、垫资现象,实现混凝土现金交易。

  完善混凝土产业链,促进商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预拌混凝土行业是国家鼓励和倡导的新兴行业,近年来,在我国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它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质量和节能减排,起到积极作用。对目前商混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价格上涨过快问题,应该客观具体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混凝土价格上涨的根源是上游原材料水泥价格过快的上涨,水泥价格上涨对水泥企业而言影响不大,甚至利润可观,但是,作为水泥下游的混凝土的混凝土企业而言,任何原材料的上涨都会加大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以及生存发展,尤其是在现今全国的通胀时期。由于全国正处在上涨价格潮中,致使预拌混凝土价格也顺应着市场的压力不断上扬,尤其是借助水泥涨价这股风潮,给施工建设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及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巨大隐患。合理混凝土的成本价格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基础,维护混凝土价格是企业盈利的需求。但如果商混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低于成本价销售:一则会导致混凝土行业利润下滑,造成企业亏损,若长期以往,不仅会使企业赔光老本,严重影响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二则容易出现混凝土核心材料短斤少两,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使得一些工地因混凝土质量造成事故发生。如果商混企业的混凝土价格涨幅过大,会造成施工建设单位难以承受,使我们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建设施工单位自觉使用预拌混凝土的良好局面遭到破坏,由于商混价格的过快上涨,导致一些建设施工单位不顾后果的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方式施工,一降低建筑成本,使得现场搅拌混凝土死灰复燃。这种行为明显与国家发展预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的宗旨是严重违背与不符的。要使商混行业稳定健康发展,首先必须稳定水泥的价格。因此,要对预拌混凝土涨价的源头水泥价格进行控制,物价部门要按照《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有关规定对哄抬价格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水泥涨价给商混行业带来的启示:维护合理的商混价格是维护商混市场的需求,是转变行业发展的必然,更是应对能源、环境变化、迫使商混行业对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努力实现资源节约、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以一时的价格上涨而窃喜,而应该更多地思考企业和商混行业面对的未来危机所作出的选择,来完善混凝土产业链,促进商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匠心独运,砥砺前行——黄河同力徐学超:首席操作师的非凡奋斗与卓越贡献

黄河同力水泥公司的首席操作师徐学超以其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实现生产指标的重大提升,降低能耗,解决技术难题,并积极推动创新和节能工作。他带领团队实现零事故,提高设备运转效率,节约成本,展现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传帮带”培养新人,实现在平凡岗位上的非凡成就。

CNBM引领基础建材转型:智能升级赋能绿色发展,创新驱动高质量未来

玉山南方水泥公司通过智能化生产实现转型升级,运用数字孪生智能运维平台和智能化验室提升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还引入光伏发电,助力低碳转型。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企业旨在增强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可持续和环保的产业策略。

胡要林:创新工匠,点亮建材智能转型之路

胡要林,从技术员成长为华润建材科技的创新领航者,通过自主研发的“全流程先进控制系统”实现提质降耗,荣获多项荣誉。他的创新工作室成为培养青年才俊的平台,以工匠精神推动建材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展现了技术创新和不懈探索的重要性。

2024-06-04 水泥

关于将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华业水泥粉磨有限责任公司等2户水泥粉磨生产线移出限制类清单的公告

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华业水泥粉磨公司和通辽市科左中旗安泰水泥公司的水泥粉磨生产线因产能重新核定分别提升至60万吨,超出原限制类名单标准。经公示无异议,自治区工信厅将其移出限制类清单。

2024-06-04 水泥 辊压机

内蒙古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

6月1日以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等地区主要企业通知上调20-30元/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07: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