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紧抓建材下乡时机 进军混凝土行业

2010/03/24 00:00 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原创

......

作者: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编辑 陈蕤博    

  今年,中央在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材下乡”政策,这是继“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之后,国家推出的又一大惠农政策。对于正面临产能过剩困扰的建材行业来说,这一政策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一时间,“建材下乡”成为了整个建材行业关注的焦点。对此,很多水泥行业人士对其表示乐观,希望能抓住这一契机,拓宽市场,改善当前产能过剩的局面。但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建材下乡”政策实施起来存在阻碍,能在多大程度上惠及企业还有待观察,对此他们不愿轻易“试水”。

  2009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16.3亿吨,比上年增长16.43%,全行业呈现较高的景气度。但是2010年水泥市场的整体需求由于受国家基建投资回落和房地产控制政策的影响,恐怕难以延续2009年大幅走高的格局,加之产能投放的速度加快,行业的供需矛盾会逐步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也将更趋于白热化。

  对此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之下,水泥企业应当紧紧把握住“建材下乡”的时机,进军混凝土市场,实现产业链衍生,为将来的行业发展打下基础。

  “建材下乡”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

  与之前进行的“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不同,“建材下乡”不是政府一次简单的惠农政策,其经济影响和政治意义更为深远。从“建材下乡”出台的背景上看:

  一方面,“建材下乡”是国家正在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在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度过了单纯的产业积累时期,其成果开始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显现,并切实的反馈到了人民的生活当中。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城乡间的发展很不平衡。所以自从本届中央政府班子上台伊始,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平衡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之更好的分享国家现代化经济发展成果,就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而其中基础设施和房屋的建设更是居于核心地位。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发展农村和乡镇建设,将是一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而这也就为建材行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另一方面,“建材下乡”是国家促进内需,改善经济发展模式的步骤之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远去,其对我国经济的伤害还历历在目,在过去的一年中,虽然我国胜利完成了GDP增长“保八”的既定目标,但是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却依然需要解决。如何改善我国经济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如何弥补内需这块经济增长短板,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考验。回想在经济危机来临之际,我国迅速的拿出了四万亿资金救市,其中有很大的部分被投入到了基础建设领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建筑建材行业是内需指向型的的产业。大规模投资交通建设,既能在短时间内刺激经济的发展,弥补出口下滑所造成的影响,又能为日后发展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创造交通条件。而今年国家提出的“建材下乡”,在某些角度上可以看做是该项政策的延续。实施“建材下乡”,即使在拓展建材行业市场,缓解建材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刺激当前国家经济的发展,又是在为乡镇农村的下一步发展建设打好基础。

  再有,“建材下乡”将为建材行业解决本身的发展问题提供一个契机。当前在我国的建材行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在这个时候提出“建材下乡”政策,本身就有给建材产业一个解决产能过剩的机会的想法。建材行业应当抓住这次机会,改变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行业优化。

  可以预见,“建材下乡”绝不是一场规模宏时间短暂的“战役”,而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拓展乡镇农村市场将是建材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可以把此次的“建材下乡”看作是拉开大幕的一声号角。

  水泥企业应把握住“建材下乡”时机 进军混凝土市场

  在笔者看来,无论“建材下乡”对其他建材行业影响如何,其对水泥行业来说它绝对是一个必须要抓住的契机。现阶段国内的水泥市场已经呈现了产能总体过剩的格局,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几家大型企业为了竞争市场,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同时建厂,造成了区域内剧烈的价格竞争,结果都无法盈利的局面。众所周知,混凝土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相对于水泥、钢材、玻璃等传统建材产业,混凝土行业在全国范围才刚刚起步,产业布局还不完整,市场空间潜力很大。过去,水泥企业主要将水泥销售给建设工程单位,但在混凝土行业从建工行业中独立出来以后,水泥企业面对的客户就只有混凝土搅拌站了。可以说,谁掌握了混凝土搅拌站,谁就掌握了水泥的市场。而在欧美发达国家中,混凝土搅拌站基本上都是由水泥企业所经营的,水泥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混凝土。无论是从外国水泥企业的成功经验,还是行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上来看,延伸产业链进军混凝土行业将是水泥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水泥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混凝土搅拌站之后,当前发展所面对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首先,水泥企业进军混凝土行业后能够取得水泥和混凝土的双重利润,增大了水泥企业的利润空间。其次,自家的搅拌站肯定只会购进自家的水泥,水泥企业可以通过搅拌站来实现水泥的稳定销售。第三,当水泥企业在一个区域内拥有一定数量的搅拌站后,其在该区域内水泥厂的选址就可以更加灵活,不必过分贴近市场。

  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企业,水泥企业进发展混凝土行业的确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水泥市场和混凝土市场有着先天的关联性,两者的市场终端是一致的,所以当水泥企业进入混凝土市场后所面对的是熟悉的客户——建工企业。其次,当前混凝土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既有技术全面资金雄厚的高素质的企业,也有随着工程上马,临时购买二手设备做一锤子买卖的行业投机者。相对而言,水泥企业具有的雄厚的资本和稳定的原料来源恰是发展混凝土行业的先天优势。

  从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北京、上海等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较早的城市,虽然其工程建设量巨大,但市场已基本饱和,并且已经产生了一批较有实力的企业。相对而言,新兴的乡镇市场还是一块未有人踏足的处女地。“建材下乡”政策的出台正好为混凝土行业拓展乡镇市场打开了一个缺口,也为水泥企业进入混凝土行业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市场潜力也在不断扩大。据有关统计,我国农村每年用于建房和房屋维修消费近5000亿元,“建材下乡”将直接拉动农村消费逾800亿元,如今这个数字正在往上蹿,每个企业能从中分羹多少一时间尚不能准确算出,但是农村这块巨大市场无疑是诱人的。而面对这样大的一个市场,水泥企业正可以借此机会分一杯羹。

  不可否认,水泥企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危机,急需一个市场来缓解其不断扩大的产能压力。当前水泥企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做好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推行低碳路线。而农村市场的开发,为水泥行业提供了一片新的市场和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解决行业自身问题,实现长期发展争取到了一段缓冲的时间。无论“建材下乡”能不能直接扭转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它都为水泥行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水泥行业一定要抓住此次“建材下乡”的时机,进军混凝土行业,提早布局农村,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新能源大省青海:大柴旦百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种草官”精耕细作促绿色发展

中国新能源大省青海的百万千瓦级风光储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是中国海拔最高、容量最大的风光储多能互补项目。工作人员精耕细作,克服戈壁滩建设难题,强调工程质量与环保要求,力争年底完成全容量投产。他们秉持严谨态度和敬业精神,致力于打造优质、环保的新能源工程。

2024-05-04 混凝土 水泥 骨料

福建省建筑材料产业链大会召开:推动绿色转型,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建筑材料产业链大会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探讨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和环保治理。会议旨在搭建行业对话平台,推动砂石及相关建材行业的高效、科技和高质量发展,同时进行了供需对接和优秀企业表彰活动。

2024-05-02 砂石 水泥 混凝土

2024年4月全国各地区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一览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消息,2024年4月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为323.70元/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已完成26/30项整改任务,其余4项按计划推进。重点整改湿地生态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和钢铁超低排放改造等问题,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将继续推进整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绿色发展。

关于2024年湖南省原材料工业“三品”标杆企业拟认定名单的公示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4年湖南省原材料工业“三品”标杆企业拟认定名单,包括40家企业,涉及石化、有色、冶金和建材等行业。公示时间为2024年4月30日至5月11日,期间如有异议可实名反馈。工信部门强调不收取任何费用且未委托第三方,提醒企业防范诈骗。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4 2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