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现代散装水泥产业靠什么拯救“夕阳行业”

2009/07/14 00:00 来源:老散博客 吕占斌

......

  “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国人一直秉持着这种深邃而又务实的思维逻辑,也是一种颇具普遍意义的判断尺度。既然抛出了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新理念,那么,它有什么“法宝”能引领传统水泥产业走出暮色“黄昏”?这只“猫”到底能不能抓住“耗子”呀!

  欲知答案,笔者先简要描述一下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是个什么模样,说一说这只“猫”的皮毛颜色,是“黑的”还是“白的”,算是为本话题做一个小小的铺垫,下期还将专题阐述。

  现代散装水泥产业的轮廓描述

  站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眺望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我们会发觉它并不是从石头缝中突然蹦出来的“孙猴子”,而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孕育,终于成为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一种瓜熟蒂落的结果。传统水泥行业怎样真正实现产业升级?推广发展散装水泥终极目标为了啥?所有这些还不是为了实现水泥散装产业化!而这个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模式,正是正在构建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新角色。

  我是这样定义现代散装水泥产业的,它是一个复杂的集群系统,大体由以下产业单元构成:以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为控制机制的生产制造单元+以全流程散装化为载体的现代物流体系+以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产品、外加新材料、机械设备和科技研发等为分支的众多子产业+以管理信息化(包括电子商务)及网络通讯技术为平台的新经济手段+以资源再生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以ngo、npo(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为中介的完善公共产品社会服务系统。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现代化元素的全新产业体系,才使得传统水泥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松下幸之助说“我们需要弄清企业的价值链,通过不断的更新和优化,保持其可盈利性,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今天,传统水泥行业已完全置身于寻找新价值、谋求新出路的风狂雨骤之中,从近年来拆迁旧厂房的爆破声中,从每年节节攀升的散装率上,从散装水泥立法建设的步伐里,从终端产品族群的市场地位提高,开始领略到现代散装水泥产业与传统水泥产业之间的殊死较量。这场围绕着构建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激烈博弈,已在5大战场上开始短兵相接:(1)绿色生态的核心竞争力pk“野蛮掠夺资源式”的粗放增长;(2)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竞争力pk传统一买一卖的产品销售模式;(3)组织模式变革的创新竞争力pk小而弱的单打独奏的企业形态;(4)网络信息化和通讯技术的知识竞争力pk传统的靠人治的经验管理;(5)“软资产”的科技和文化附加值pk单纯依赖资源稀缺的产品价值。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可以弥补当前水泥行业发展在可持续性、差异化、低成本等方面的战略缺失,正进行着一场脱胎换骨的产业变革,人们完全没有理由怀疑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在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中的作用。

  既然这场大转型、大博弈是不可逆转的,那么,任何组织或利益集团都不会逆潮流而动,更不希望中国水泥行业沦落到夕阳西下的境地,成为一道日落黄昏风景的看客,而事实上各方都在不懈的探寻着振兴之路。那么,为什么在水泥产业上非要加上“现代”和“散装”两个概念哪?因为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更符合产业转型方向,更能反映现阶段市场本质,更能诠释产业发育成长规律,归结为一句话:更能兼顾科学发展和中国特色。“水泥散装化”对于现代水泥产业来讲,已不是狭义的包装形式,而是一种新的生产制造方式,一种现代物流配送模式,一种从产品制造到终端使用的市场链,一种集合了生产、物流、市场、信息、营销、服务和科技支撑的新产业。

  是什么使传统水泥行业笼罩在落日的余晖里

  从1824年“波特兰水泥”注册,一路走来,在人类星球上浇筑了沧海桑田般的辉煌和奇迹,而到了今天后工业化社会的新阶段,却被从宠儿打入了“夕阳产业”的另册。究其原因,由于传统水泥行业属资源依赖型的充分竞争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从生产、物流、应用过程的污染严重,又是典型的物流受限的区域性产品,其落后的增长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相冲突。

  不言而喻,我国传统水泥行业存在着五大致命伤:(一)产能过剩,况且是落后产能严重过剩。据水泥生产许可审查部门的数据,到目前为止,技术装备落后的水泥机立窑企业共有4 000多家,产能约5亿多吨。这意味着产业结构仍没有摆脱严重失衡的状态。(二)成本消耗高,况且是生态成本代价太高。水泥行业是资源消耗、污染转移、能源消耗高的重点大户。2007年建材工业能源消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仅次于冶金、化工名列第三,而水泥制造业能源消耗又占建材工业的76%。我国水泥工业是工业排尘的最主要来源,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破坏十分显着。这意味着行业高增长是以高昂的生态代价换来的。(三)行业集中度低,况且多是生产规模小、质量不稳定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至今仍是我国水泥企业的数量主体,产量仍占将近40%。这意味着市场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优化配置。(四)行业技术素质和产品科技含量低,况且行业创新能力低。从产品到经营模式都处于低水平运行,科技和服务的附加值尚未成为影响市场竞争的话语权。这意味着拼原料资源的价格大战仍然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五)盈利模式及管理粗放落后,况且是战略管理及信息化严重滞后。导致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率普遍很低。这意味着产业效率和行业利润率低水平运行,仍然没有跳出传统行业状态。

  托马斯·杰斐逊曾有句名言:“有多大漏洞,打多大补丁。”发达国家应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路径是走新兴工业化之路,概括来说,就是采用环保工艺技术、现代物流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市场营销管理等现代化手段,推行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化模式。传统水泥行业确实存在着种种硬伤,但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国际上依靠大力推进现代散装水泥产业,使得这个普遍不被看好、但又离不开的传统行业,重新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一个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产业。拉法基集团正是通过专业技术、经营绩效、创造价值、尊重员工和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能源相结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夺得了建材领域唯一的“全球100名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的桂冠。

  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凭什么能迎来灿烂朝霞

  “瓶颈总是在瓶子的顶端”,蜚声中外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这样说。现代散装水泥产业要完成摘掉传统水泥行业“夕阳行业”破帽子的使命,突破坚冰,到底凭籍哪些“利器”哪?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会不会东施效颦哪?值得重视的有三点:一是该产业能创造新的客户价值,强化上下游环节的关联度;二是该产业具有宽广的延展性,拓展新兴的子产业;三是该产业能释放差异化战略效应,增加核心竞争力。

  (一)祭起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利器”,突破落后工艺产能过剩的“瓶颈”。 现代市场的新理念:价值在于效率,而浪费等于无效率。落后的水泥产能在创造数量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长期承袭了把巨额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转嫁给产业下游和公众,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增长的落后模式,为市场机制优胜劣汰所不容,肯定是与市场资源配置规律和效率背道而驰的。国家除了淘汰占产能55%的落后生产线,还重点支持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为大规模、现代化、污染少、质量高的水泥产业创造现代物流条件,减少水泥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到2007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cement cinker)产能已占水泥总产能的55%。

[Page]
  (二)祭起现代清洁生产方式的“利器”,突破污染生态的“瓶颈”。现代散装水泥产业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容忍度之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态环保,是缓解经济增长对环境压力的一剂良方。传统水泥行业是一个从生产制造、物流供给、产品使用的污染和资源耗费的过程。在国际上,普遍倡导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对产品从“生”到“死”进行绿色全程呵护。所以,水泥生产新技术工艺无一例外的围绕散装水泥产业模式来展开,从源头产品到“三预产品”即预制水泥构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深加工再到终端使用的全程散装化,进而实现全产业的绿色环保。现代散装水泥产业采取生产制造过程的密闭化、物流配送过程的可控化、使用过程的污染最小化,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水泥行业与生态环保的矛盾冲突。比如,直接表现在水泥产品出厂方式上,散装水泥摒弃复合袋(或纸袋)包装,实现由库到车的机械化装卸。按照目前包装水泥中复膜塑编袋和纸袋包装约为9:1的比例计算,每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包装材料聚乙烯13.5吨,折合原油约40吨;节约包装纸6吨,折合优质木材33立方米。由于采取机械化程度较高密闭性作业,节省了码垛、堆放、拆包等人工操作环节,降低流通过程的损耗,改善了作业环境。再比如,表现在终端产品即预制水泥构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上,最大限度的减降低了水泥原料在终端市场的使用率,更凸现出“绿色”的清洁生产方式的优越性。

  (三)祭起产品模式升级的“利器”,突破技术门槛低、同质化竞争的“瓶颈”。产业的无序化和低价混乱竞争,成了长期困扰该产业发展的阴霾。一般来讲,传统水泥行业技术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的价格大战一浪高过一浪,几败俱伤,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国际上水泥平均价格100美元/吨左右,而我国水泥只有30美元左右,竟然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价格相差无几,行业平均利润率较低。有资料显示,国际上一般通行的比价规则是,钢铁与水泥比价多是3∶1,而我国竟一度达到15∶1。水泥项目投资规模较小,市场准入门槛低,如日产万吨熟料项目投资不过10亿左右人民币,市场竞争的复杂性明显高于其它产业。特别是水泥市场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于受到成本和投资风险的制约,单靠生产制造环节很难实现产品多样化。而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模式可以通过终端产品,即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延伸产品的差异化,充分满足客户和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冲破了厂商产品同质化的困境,有效避免了企业在产品层面上的降价大战。此外,产品升级的售后技术服务也开始打破区域市场内原有的价格垄断,改变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和价格优势取胜的旧格局,凭藉新的经营战略、技术服务和管理优化来赢得竞争主动权。同时这种新产品模式,提升产品和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强化客户的忠诚度,把品牌价值、技术服务价值融入到产品价格中去,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四)祭起现代物流配送方式的“利器”,突破区域产品成本高和及时供应的“瓶颈”。水泥属于典型的区域性产品,供应半径较窄,一般吨水泥物流成本占价格的20%左右,加之产品平均售价较低,所以运输费用和供应及时性,自然成了终端市场用户的第一要求,也成了制约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什么才是打开这个“死结”的金钥匙?唯有推进满足客户要求为目标的现代物流供应链模式。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商业化,在市场中发挥出四大效用:即形态效用(eorm utility)、地点效用(place utility)、时间效用(time utility)和占用效用(possession utility),实现区域产品在产地和销地之间高效率、低成本的执行过程,包括效率(efficient)和效益(effective)在内的综合目标。一说到散装水泥现代物流,人们往往会把眼睛盯在包装上或运费上,而它本质上则着眼于水泥运输、贮存、装卸、配送、深度加工、信息服务的整个市场链条优化,是一种解决成本高、污染大、浪费多和低效率的营销服务模式。现代物流供应链模式最适宜散装水泥产业,它的最大魅力是有利于实现终端市场企业零库存(jit)战略,提升了客户价值,有利于产业资本效率最大化。可见,即便完成了先进生产制造工艺技术改造的水泥厂家,如果没有低成本、大规模的水泥现代物流运作做保障,或者陷入“肠梗堵”的困局,或者回到重复建厂造成新的产能过剩的老路上去。总之,培育水泥现代物流是发展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势在必行。

  (五)祭起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利器”,突破产品和服务缺陷的“瓶颈”。正是由于现代物流把产品制造和终端市场有机的联结起来,为推进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tqm)提供了良机。传统水泥产品管理流程“短板”较多,具有明显的不可控性“缺陷”,基本上处于分散的、脱节断档的、顾前不顾后的“半截子管理”状态,质量和服务的瑕疵暴露无遗。质量和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达成产品和服务上“零缺陷”,才可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赢得客户的信任度,强化品牌培育和营销能力。目前当务之急是,根据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尽快推进水泥产品出厂后的流程阶段标准化,特别是散装水泥、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聚合外加材料、现代物流配送、散装设备、技术及中介服务等一系列标准,与原有的水泥生产标准相对接,建立起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同时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tqm)认证,促进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祭起现代循环经济模式的“利器”,突破资源依赖和废弃物利用的“瓶颈”。水泥俗称“窑业”,有较强的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高度依赖性。据统计,水泥生产中能耗费用占整个水泥生产成本接近50%—60%。现代散装水泥产业能够有效的降低资源依赖的约束,通过采取废弃物再生利用、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模式,其内涵包括:(1)水泥生产制造环节的再生资源利用、节能技术应用;(2)终端预产品深加工,即预制水泥构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环节的再生资源利用、节能技术应用。就目前而言,这种最有效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因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普遍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提倡,也符合我国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理所当然的能获得政府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

  (七)祭起集团化跨组织边界模式的“利器”,突破大而不强的“瓶颈”。我国一直保持水泥年产量相当于世界总产量1/2的优势地位,是名副其实的水泥大国,但“大而不强”却很突出。国家规划到2020年,水泥生产企业数量由目前5000家减少到2000家,生产规模3000万吨以上的达到10家,500万吨以上的达到40家。彻底突破“小而散”的传统格局,走向“大而强”的集团化,基本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技术经济指标和环保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早在天下动荡、诸侯争雄、布衣驰骛的战国时期,古人凭籍超人的智慧推行“合纵之说、连横之策”。如今面对整个产业无序状态,推进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更具有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实现战略整合,冲破组织边界,优化资源有效配置,使产业上下游的商家成为资源共享的合作者和受益者,提高行业集中度。这样一来,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就能释放出巨大的集群聚集效应,构建一个以产业链内在对接机制为纽带的、有机组合而成的空间集合体,形成互联互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

  墨子说“强必富,不强必贫。”提高集中度是实现“大而强”的重要途径:1、有利于水泥行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现代化和大型化,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自主创新,大型企业可以集中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开发产品技术和市场,主动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同时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包括原材料和燃料资源、资金资源、生产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文化资源、市场资源及社会资源等,无需增加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背上沉重“包袱”。企业对资源的配置越优化,生产经营成本就会降低,效率越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就越强。3、有利于中国水泥工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只有强势企业才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只有强势产业才能真正“强”起来!

  古《可兰经》中有句名言:“如果你不知道往哪儿走,顺着一条路走,最后总会抵达你该到的地方。”让我们做个大胆的预测,或许到了本世纪中叶,伴随着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伟大进程,现代散装水泥产业一定能够大树参天,郁郁葱葱!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1~3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3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6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6期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05-03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03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06 行业数据 原创

[视频]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一览(04月28日-04月30日)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为328.17元/吨,环比上涨0.31%。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1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1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1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1

四川省

¥ 351.02
2024-05-11

重庆

¥ 331.21
2024-05-1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1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1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1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1

河南省

¥ 274.59
2024-05-11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1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1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1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1

浙江省

¥ 332.74
2024-05-11

江苏省

¥ 299.83
2024-05-11

上海

¥ 317.73
2024-05-11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1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1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1

内蒙古自治区

¥ 349.14
2024-05-11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1

河北省

¥ 345.41
2024-05-11

天津

¥ 368.21
2024-05-11

北京

¥ 339.43
2024-05-13 05: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