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建筑墙体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

2007/08/09 00:00 来源:何剑平

......

  1  新材料质量控制令人堪忧

  目前,对于新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个难点。由于对新材料的性能认识不足,对新材料的使用效果不甚了解,缺乏新材料施工经验,新材料建筑构造缺少科学依据,一些新材料生产、加工、施工没有国家标准,新材料的检验跟不上新材料的发展,新材料的生产技术监督管理不严格等原因,在建筑领域,由于采用了新材料,产生了一些质量问题。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新材料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轻体墙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装饰欧式构件、新型聚苯板墙体保温材料,新型防水材料,新型管材等。

  目前对于钢筋、水泥两大主材的监控应该说比较规范,检测也比较严格。砂子、石子等天然材料通过目测就能辨别好坏,现场控制比较容易做到。自从粘土砖禁止使用后,墙体材料大量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砌块干缩率超标,引起墙体普遍产生整体斜裂缝。为了防止裂缝不得不采取措施,如增加构造柱、拉结带、双面满挂钢丝网等,墙体造价大幅增加。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加气砌块干缩率超标造成,控制加气砌块干缩率目前的难点是,砌块出厂时干缩率是否达标搞不清楚,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上没有这项性能指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目前又做不了这项检测。按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国标,加气块出釜后5天就可以出厂,刚出釜5天的砌块干缩率一般不达标。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需采取两个措施,第一,买来后放置28天以上,第二,采取增加构造柱、拉结带、双面满挂钢丝网等措施。依据砌体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产品龄期应超过28天,这一点很重要,实践验证,加气块干缩是一种分子内聚力,力量很大,干缩率超标干缩没有稳定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开裂很难奏效。从长远看,呼吁地市一级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尽快上砌块干缩检测这一项目,检测干缩值,了解干缩完成情况,最终控制干缩率,把不合格的伪劣砌块拒之门外。

  粘土砖禁止使用后,除了砌块,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些新型墙体材料,如各种轻体墙板,客观地讲这些新材料有很多优点,如重量轻、施工方便、可利用废料、节能环保、刚度强度能满足要求等。有的厂家还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推广,有技术专利,由省级设计院专门制作了构造图集,在全国创办分厂。通过实地考察和使用,这些新型轻体墙板还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普遍开裂,墙体的上边及两个侧边开裂严重,板与板之间的立缝也开裂。原因是墙板间的连接及墙板与上部构件、侧部构件的连接这个技术难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墙板板缝的问题类似于预制板板缝的问题,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解决预制板板缝的问题各地走过很长一段路,如有意拉大板缝4cm~6cm浇注钢筋混凝土,板面铺设钢筋网作整浇层等,这些措施没有根本解决板块之间材料各向连续同性这一关键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两个独立的弹性体形成一个变形一致的整体的问题,解决预制板楼地面开裂的问题,最后大家还是回归到现浇板上,现浇板解决了连续同性的问题。轻体墙板表面虽然有把钉和绷带,但他们之间的连接最多也就算个平面内的铰连接,平面外的振动变形仍然是不均匀连续的。所以不解决材料连续同性的问题,裂纹问题很难彻底解决。我们的经验是轻体墙板可用在一些工棚、厂库、平房、临时建筑等要求不高的地方,要求不开裂的地方目前最好别用,千万别轻信厂家的宣传,眼见为实,现场考察竣工的工程实际状况,如若墙板使用两年后真不开裂,则可大量使用,实际情况是几种墙板使用不到一年开裂严重。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装饰欧式构件,随着欧式建筑的增多,欧式构件用量增大,国家没有这种产品的加工制作安装标准(或规范),存在的问题是,壁厚不足,强度刚度不能保证,接缝处理简单,普遍开裂,连接件简陋,抗腐蚀能力差,固定不牢有安全隐患。目前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只有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临时地方标准,或参照全国其他地方标准,将这种无序状态规范起来,禁止粗制滥造。

  类似于砌块这样的材料的质量问题很普遍,这类材料存在一个共性,这些材料或成品是从市场上买来的,不是施工单位现场加工制作的,这些材料或成品质量鱼龙混杂,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虽然也有合格证甚至还有检验报告,但有不少确实是假货。对于这些产品目前的检验条件还不够,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检测不了众多的材料或成品,技术监督局的检验报告存在内容不全,或不能检验,不检验,假检验等问题,造成检验报告参考价值不大。现在的新材料新产品层出不穷,而这些新材料新产品都打着节能、环保等美丽的招牌,一些新材料新产品被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列入地区必须使用的材料,或应使用的材料,这些材料一分为二地讲,有些确实是好材料有它的先进性,有些还存在严重的隐患或问题。对于新材料产生的质量问题,应引起重视,这些问题一旦产生,涉及的面广且量大,新材料的应用推广应遵循市场调节政府引导的原则,新材料的应用首先应从设计作为切入点,新材料的做法及构造设计人员要在施工图中标详实,不要模棱两可由建设单位选定,设计单位要对采用新材料负设计的责任。新材料的应用最好有一个试验考察过程,技术成熟了再大量推广,不能一刀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使用一种新材料,或引进一种新材料,要对自己的规定或引进行为负责,在规定或引进前对这种新材料进行仔细考察,了解它的性能,掌握它的作法构造,基本放心方可引进或准入。不放心或隐患较多则不能轻易引进或准入。不能今年规定使用一种新材料,通过实践证明问题较多,明年又规定不允许使用这种材料了,让建设单位哭笑不得,花建设单位的钱作没有把握的试验。

  2   严格检查建筑材料三证

  为了控制以上材料构件的质量,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是一个重要措施。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应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在选购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核查,以防复印件伪造,同类产品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要分别核查每个品种的证件,以防冒名顶替以一代十。招标或采购技术要求、产品样品、投标书、合同等重要文件资料要专人妥善保管,甲方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要全面掌握这些资料,货到工地后依据资料核查验收,对产品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产地、数量、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许接收。

  3  强化地方备案制度管理

  为了控制以上建筑材料质量,为加强建设市场管理,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用于建设工程,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各地建设厅都制定了《省建设工业产品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凡纳入登记备案管理范围的建筑工业产品,各建设、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安全监督等单位,要严格把关,严禁无《市建设工业产品备案证》产品进入建设市场。实行地方工业产品备案制度,虽然有地方保护,地区垄断之嫌,但在目前现实情况下,假冒伪劣产品一时禁堵不了,实行地方建设工业产品备案制度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生产或销售单位向使用单位提供建设工业产品时,应同时提供《市建设工业产品备案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使用单位核查无误后,复印件加盖生产和销售单位公章留存备查。建设工业产品进人工地时,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规定进行抽检,未经抽检或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对已登记备案的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通报并取消其登记备案资格:①在国家、省及本市的产品抽检时有两次不合格的;②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的;③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或工程质量事故的;④随意涂改、转让或者提供假备案证书的;⑤备案证到期后未提出续期登记备案的。对没有按规定使用《市建设工业产品备案证》产品的工程,不予验收,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目前备案证的检查应引起重视,现场甲方代表、监理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一查到底,不要把这件事当成是政府部门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不要留于形式,要真见实效。

  凡纳入登记备案管理范围的建筑工业产品,各建设、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安全监督等单位,要严格把关,严禁无《市建筑工业产品登记备案证》产品进入建筑市场。生产或销售单位向使用单位提供建筑工业产品时,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等有关文件的规定进行抽检,未经抽检或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对没有按规定使用《市建筑工业产品登记备案证》的产品的工程,不予验收;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备案制度重在核查,质量监督站管理的力度较大,但往往工作滞后被动,在一线工作的监理工程师核查监督的力度还不大,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要加大备案证的核查监督力度,配合支持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共同把关。

  4 必要的强制性检测

  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治理质量通病,禁堵伪劣材料用于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或主管部门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目前一些地区质量检测站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砼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强制性检测虽然带有计划经济行政命令的色彩,但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有成效的,建筑行业的打假仅靠业主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国家职能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对建筑材料的监督管理任务也很艰巨,有很多工作要做,可谓任重而道远,技术监督部门对建筑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从源头上负责质量监督管理把关,建筑工程质量依赖于社会上工业产品的质量,工业产品的质量建设系统不好控制管理,建设系统对建筑工程质量负责,不把关不行,虽然对一些项目或材料进行多次检验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工程成本,增大建设单位和材料经销商的负担,但这项工作是客观必要的。

  总之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有其难点,难就难在建筑材料大部分是在建设系统以外生产的,而社会上生产的建筑工业产品伪劣品太多,需要建设系统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备案措施,检验等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国家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中大部分是建筑工业产品,CCC产品认证真正见成效,通过CCC认证的建筑工业产品可放心使用,将给建筑材料的质量带来一场革命。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05月29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05月29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05月28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05月28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05月27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05月27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05-24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24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28 行业数据 原创

2024年05月26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05月26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0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0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0

贵州省

¥ 321.00
2024-05-30

四川省

¥ 347.07
2024-05-30

重庆

¥ 337.56
2024-05-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0

广东省

¥ 298.58
2024-05-30

湖南省

¥ 326.42
2024-05-30

湖北省

¥ 323.92
2024-05-30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0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0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0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0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0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0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0

上海

¥ 367.73
2024-05-30

黑龙江省

¥ 469.58
2024-05-3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0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0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0

山西省

¥ 319.88
2024-05-3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0

天津

¥ 358.21
2024-05-30

北京

¥ 339.43
2024-05-31 07: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