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关于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生存度调查分析

2006/10/17 00:00 来源:

......

      时至今日,人们提及2002-2003年建设工程机械的火爆情况,仍然津津乐道。2004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加大了对水泥、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控力度,这对与基础建设密切相关的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行业情况一下子跌入低谷。进入2006年,建设工程机械行业重现高速发展之势。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宏观调控的低谷到目前始料不及的火热景象,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那么,企业对目前生存状况的信心如何?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从2006年初开始,《建筑机械》杂志通过网站以及发放问卷的形式在全国各个地区展开调查,并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大力支持,共收回有效问卷90份左右,由于被调查者对所提问题做出有选择性的回答,故每个问题的调查基数有所不同,但从中也可看出些许端倪。

关于企业
    为了较为真实的体现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的生存状况,在选择被调查对象时,《建筑机械》有意识的倾向于制造商。因此,在参与调查的90人中,有50人来自制造商企业,占55.6%; 17人来自代理商企业,占18.9%; 11人来自租赁企业,占12.2%。

    其中,38.4%为国有企业; 35.2%为民营企业; 15.4%为独资企业; 11.0%为合资企业(见图2)。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中的企业或并购,或改制,或外资介入,国有企业早已不是行业的主角,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有齐头并进的趋势。

    从对“从事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相关工作的时间”的调查中,参与调查的72人中有23.6%的被调查者从事这个行业5~10年; 22.2%的被调查者从事这个行业不到5年; 27.8%的被调查者已经超过了20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建设工程机械行业在近10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部分历史较长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介入行业的时间并不长。

    从投资规模上看,企业显得相对分散。在参与此项调查的82名调查者中,其公司注册资本在0~50万元的占9.7%; 51万~100万元的占12.2%; 101万~200万元的占9.7%; 201万~500万元的占7.3%; 501万~1000万元的占6.1%; 1001万~2000万元的占14.7%; 2001万~5000万元的占6.1%; 5001万~1亿元的占12.2%; 1亿元以上的在被调查者中所占比重最大,为22.0%。由于近年来一系列的并购行为,大中型企业在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个体资本、民营资本在行业企业中的地位也不容忽视,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行业中某些机种可观的利润促使民间资本积极介入。

    关于企业的经营范围,在参与调查的90人中,生产、经营、租赁的机种按所占比重的多少依次为: 土方机械(32.2%)、路面机械(32.2%)、建筑起重机械(28.9%)、工程起重机(27.8%)、混凝土机械(20.0%)、桩工机械(16.7%)、其他(24.4%)。各机种在中国市场上的均衡分布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体现。 

企业对生存环境认识的转变

    2006年上半年,建设工程机械市场又传来了好消息,除了路面机械几乎保持不变外,其他机种均全线飘红,没有人能确定这段时间能维持多久,有人称此次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的景象比2003年还要火爆,给2004年以来平淡无奇的建设工程机械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为供不上货而焦急。面对变幻莫测的环境,被调查者认为影响企业生存环境的因素是什么呢?

    在“对企业生存影响较大的因素”的调查中,88人参与了调查。其中,39.8%的人认为是核心竞争力,39.8%的人认为是品牌效应; 36.4%的人认为是市场环境; 35.2%的人认为是产业政策; 23.9%的人认为是人力资源; 13.6%的人认为是地域环境; 12.5%的人认为是集团效应; 11.4%的人认为是行业生命周期; 10.2%的人认为是金融环境。

    我们看到,“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在影响企业生存的因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说明企业的经营理念已经开始从最初的卖设备向经营设备转变。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固然重要,但一个企业的成熟发展并不能仅仅依赖一两个市场的好转,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在核心竞争力、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冷静面对市场的浮躁,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与此同时,调查也显示出了企业在对待影响企业生存较大因素的态度(有70人接受了调查,详见图7)。61.4%的人对目前的品牌效应表示“不满意”; 74.3%的人对目前的市场环境表示“比较满意”; 71.4%的人对目前的产业政策表示“比较满意”; 71.4%的人对企业所处的地域经济环境表示“比较满意”; 65.7%的人对目前的金融环境表示“比较满意”; 60.0%的人对企业目前的供应链表示“比较满意”。企业对外部的生存环境较为满意,反而对自身建设并不满意。

    另一个更为敏感的问题就是企业利润的问题。

    对待目前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的利润状况这一问题时,55.7%的人表示“比较满意”; 25.7%的人表示“满意”; 两项相加达到81.4%,表明行业的利润还是可观的。只有18.6%的人表示“不满意”。在对“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的平均合理利润范围”的调查中,有63人参与调查,其中38.1%的人认为在10%~15%较为合适; 28.6%的人认为在5%~10%; 22.2%的人认为合理利润为15%~20%。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一个行业要想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其合理利润应该在10%~15%,过高或过低对行业的长期发展都是不利的,有1/3强参与调查的人对此认同。

    近年来,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的利润逐年下降,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行业里出现了涨价的呼声,但是半数以上的人对目前的利润表示“比较满意”,说明行业利润还是较合理的。

    综合以上调查分析,84.0%的被调查者对中国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整体的生存环境表示认可(共有75人参与调查)说明目前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的生存环境总体是良性的、健康的。尽管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丑陋现象,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已经形成,在大家共同建设下,应该会越来越好的。

关于未来

    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品牌效应”、“产业政策”、“市场环境”是被调查者认为会在未来5年内,将在中国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生存和发展中有较大变化的3个主要方面,分别占到89名被调查者的33.7%、25.8%和25.8%。其次是“集团效应”,占20.2%; “核心竞争力”的占19.1%; “地域环境”的占18.0%; “人力资源”的占16.8%; “金融环境”的占14.6%; “行业生命周期”的占7.9%。

    对未来5年中国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生存环境的态度,有54.3%的人认为将“越来越好”,占参与调查人数一半多,说明大多数人对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35.7%的人认为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只有10.0%的人认为会“越来越差”。

    本次调查的初衷,是由于听到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利润太低,企业无法生存的声音。然而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调查者对行业的利润、生存环境比较满意并且持乐观态度。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我们认为一方面有些人习惯了暴利时代,当利润趋于合理时,由于企业自身管理不到位,出现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有些机种如装载机、塔机等竞争激烈,利润本来就很低,当外部因素稍有变化时,企业就有较强的反应。让我们欣慰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健康、稳定的,而且大多数人对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6月全国31省市P.O42.5散装水泥价格预测

2024年6月全国31省市P.O42.5散装水泥价格预测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6-03 行业数据 原创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颜碧兰:水泥新国标介绍及对水泥企业影响

新标准对水泥行业生产会带来什么影响?水泥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变化?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6-0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3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3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3

四川省

¥ 374.12
2024-06-03

重庆

¥ 337.56
2024-06-0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3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3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3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3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3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3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3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3

上海

¥ 367.73
2024-06-03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6-03

吉林省

¥ 420.39
2024-06-03

辽宁省

¥ 411.40
2024-06-03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6-03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3

河北省

¥ 361.26
2024-06-03

天津

¥ 408.21
2024-06-03

北京

¥ 389.43
2024-06-04 22: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