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人工砂大力发展成为新型建设用砂

2010/12/07 00:00 来源:河南维科重工磨粉机公司

......

  根据国标规定,凡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都统称为人工砂。

  首先,人工砂进入建筑市场是建设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砂石业同其它建材行业一样发展很快。我国砂石年产量由改革前6亿多吨增加到15亿吨,其中,砂约6亿吨。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应用的砂是天然砂,天然砂资源是一种地方资源,是短时内不可再生和长距离运输的,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的情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砂的价格越来越高,在有些地区高达110元/吨,用砂高峰时还无砂可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混凝土对砂的技术要求则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强度等级和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很严,能满足其要求的天然砂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其次,是环境保护的需要。由于砂资源短缺,价格上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滥采乱挖天然砂的情况,特别在前几年,毁田挖砂、破坏河道挖砂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但破坏了有限的耕地、防洪堤坝,并由此引发了不少工程事故。另外,由于天然砂的无序生产,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还造成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国务院和各地人民政府不得不相继出台了禁采或限采天然砂的规定。

  我国有大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在采矿和加工过程中伴随产生约20%的尾矿,有相当尾矿没有合理利用,已约有上百亿吨的尾矿堆积,占用大量用地,造成环境污染。如果经过适当分选与加工,不少尾矿就可以制成人工砂,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形成综合效益。

  再次,是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从20世纪60年代起,因为一些建设工程的环境条件所限,我国水电、建筑部门就开始用当地石材进行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技术性能、应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研究,并开始在工程上使用。从70年代起,贵州省已在建筑上大规模使用机制山砂,并制定了地方标准。以后,云南、河南也相继出台了人工砂地方标准或使用规程。90年代以来,北京、天津、郑州、重庆、广东、福建、浙江、河北、山西等省市都有了人工砂的生产线,并进行人工砂的使用研究。几十年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了使用人工砂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成熟的。国外,美、英、日等工业发达国家使用人工砂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将人工砂纳入其国家标准的时间至少30年以上。

  目前,国内工艺成熟的人工砂生产线已有多条,生产人工砂的设备与技术完全具备,国内外有不同的品牌、型号的制砂设备可供选择。因此,发展人工砂势在必行。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启动2024年“六零绿色建材日”,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与碳中和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设立“六零绿色建材日”,推动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和碳中和。建材行业已实现碳达峰,预计2025年前实现全行业碳达峰。生态环境部建议企业改进工艺,降低碳排放,熟悉碳交易市场。《建材行业六零工厂评价通则》团体标准发布,为绿色低碳工厂建设提供标准指导。

建材行业六零工厂评价通则发布:推动绿色低碳新发展

《建材行业六零工厂评价通则》团体标准发布,是国内首次制定的相关标准,旨在推动建材行业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该标准为“六零”工厂创建提供技术依据,助力行业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迈向碳中和。

上海张江水泥厂万米仓改造"获A+Awards奖

赢得“可持续未建成非住宅项目”类别的专业评审奖。

2024-06-06 上海 建筑业

华新地维:老牌水泥厂实现60%以上化石燃料替代,力争2025年达成零化石能源目标

华新地维水泥有限公司通过大比例替代燃料技术,将化石燃料替代率提高到60%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至50kgce/t以下,目标是实现“零化石能源”的“六零工厂”。该公司在节能降碳和固废处置方面进行创新,展现了水泥行业的绿色转型。

水泥新国标实施对混凝土行业有什么影响?

水泥新国标的实施对混凝土产业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09: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