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生态混凝土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2010/09/03 00:00 来源:中国水网

......

  生态混凝土又称环保型混凝土,1995年,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首先提出了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其定义为既能减少给地球环境造成的负荷,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为人类构造更加舒适环境的混凝土材料。跟普通混凝土相比,生态混凝土具有如下特点:

  ①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满足结构物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

  ②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环境的负荷,实现非再生型资源可循环性使用;

  ③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能为人类构筑温和、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生态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1.缓解城市排水压力

  生态混凝土路地面由于自身良好的透水性能,能有效地减小城市地表径流,减轻排水设施负担,以及缓解城市的防涝压力。同时,采用生态混凝土还能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建造规模,降低城市建设费用。

  2.控制城市水体污染

  生态混凝土能十分有效地阻延地表径流作用,以及生态混凝土的过滤和吸附性能好,可以减轻流入江河水体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对缓解城市水体污染有一定作用。

  3.维持城市水资源平衡

  采用生态混凝土路地面,可以可以延缓径流和贮蓄雨水,大量雨水透过生态混凝土地面渗入地下,很好地补充了地下水资,维持地下水资源的供给平衡,缓解城市水资源的匮乏、短缺。

  4.气候调节

  生态混凝土在其多孔构造中及下层土壤中储存了大量的毛细水,毛细水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发生蒸腾作用,吸收大量的显热和潜热。使用生态混凝土路面,可降低路面温度约5℃。

  5.降低城市噪声

  噪声源投射到地面时,普通硬化路地面只能将声波进行反射,起不到吸声降噪的作用,而生态混凝土具有开放性多孔结构,是性能优良的吸声材料。

  6.改善道路行驶环境

  生态混凝土的表面粗糙,排水性和吸声性好,可以改善交通道路的行车环境。

  7.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生态混凝土的制备和铺装可以利用大量固体废弃物,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降低了城市建设费用,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混凝土可用于透水性路面、生态护坡、人工鱼巢或礁石、屋顶绿化等领域,在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亚同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四川省水泥协会举行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指南评审会议

四川省水泥协会召开了《四川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指南》的评审会,旨在推动水泥行业的环保升级,实现超低排放,促进绿色发展。该指南将指导水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环保性能,助力四川省环保目标的实现。

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多地交通投资规模创新高

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截至目前,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中,涉及交通运输项目开工、完工超过260个,总投资超过1.3万亿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25亿元,投资规模仍保持高位运行,为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7.1%,优良天数比率提升至90.7%以上,重度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5%以内。方案涵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清洁高效发展、交通绿色转型、精细化管理、多污染物减排、监管体系完善等方面,旨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生态环境部发文!水泥企业大气防治绩效分级差异化新指标出炉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分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技术指南 水泥工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发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PM10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降至65微克/立方米和30.5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3%以内。方案包括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清洁能源、控制煤炭消费、推进清洁运输、治理面源污染、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措施涵盖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能源、优化运输结构、强化扬尘和矿山治理、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2 11: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