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地震局:南京住宅都通过抗震审查
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南京市亦有较强震感,尤其在高层建筑表现得较为强烈。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自己居住的房子抗震性如何,多层和小高层、高层乃至别墅的抗震性能有什么特点,哪个区域的房子最抗震,恐怕将成为市民购房的又一参考要素。
抗震规范可保“大震不倒”
“南京市住宅抗震规范标准是7度,这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南京市地震局徐副局长对笔者介绍道。
所谓抗震规范标准,也叫抗震烈度。而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抗震等级就是用抗震烈度7除以系数1.3得到的数据。“新的地震规范和房屋抗震规范是2000年重新修正的,现在的抗震规范比85年的更完整、更规范.。”徐副局长补充道。
据了解,这样的规范标准已经可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7度的抗震力度可以抵御6级地震”,省建设厅抗震办裴主任表示。
南京住宅都通过抗震审查
裴主任指出“南京的所有住宅都是按照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南京住宅都通过抗震审查,在施工方面有质量监督机构和质检站把关,所有建筑都按照抗震设计和抗震施工的要求来进行,包括所有的居民楼和社区内部相关设施。”
多层不一定比高层更抗震
“不同的建筑形态、建筑材质、板块的地质结构共同决定建筑的抗震属性”。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黄安永教授对笔者介绍道。
单纯就建筑而论,“高层住宅大都是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它们的抗震能力较强,而不少多层则是砖混结构,因此需要加上构造柱和圈梁以加强抗震能力。”黄安永教授介绍道。而就建筑材质来说,不同的钢筋、水泥标号,以及不同的配比,都可能导致建筑抗震性能的差异。
据了解,高层楼房在遭遇地震时摇晃是正常的,它的摇晃程度在抗震设计时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在同一区域,钢结构和钢混结构的高层与砖混结构的多层相比,前者抗震性能要更强一些。
河西抗震不逊其它板块
省建设厅抗震办裴主任表示,“就南京地区来说,住宅的抗震性能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标准,地震比较罕见,市民在居住安全问题方面可以放心。不少担心地质差异会影响住宅抗震能力的市民也大可放心,目前开发单位在地基建设方面很规范。以河西为例,地基虽相对松软,但是桩基做的牢,住宅的抗震能力一点都不逊于其他板块。”
“地震安评”乏人问津
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内通常简称“地震安评”,这是一项关于建筑抗震性的重要指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要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而江苏省也出台有规定:2001年“苏震发248号文件”规定,“高层建筑在80米以上以及单体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的贸易、金融、商场、宾馆等公共设施需要做地震安全评价”。
遗憾的是,南京市超过80米的住宅做安评的并不多,笔者日前致电几家超高层住宅的开发商,只有世茂滨江新城等少数项目给予笔者参加地震安评的明确回复,其余几家均表示“不清楚”,令人遗憾。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