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河南省混凝土公路村村通进展顺利

2007/06/13 00:00 来源:

......

  2005年,河南省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全省实现“村村通”:2007年底,全省建制村通水泥(油)路。最近,大河报报陆续接到读者咨询,他们想了解,今年是最后一年,河南农村公路“村村通”进展得如何?能否顺利完成承诺?还有哪些问题?为此,本报从这些读者咨询的问题中提出了7个问题,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河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公路局)。

  一问:我家为啥还没有“村村通”?

  不少农民朋友问:“村村通”搞了快三年了,可我家还没有通上公路,这是不是承诺缩水了?

  公路局解释说,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村村通”,我省实施的“村村通”工程即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工程,是指行政辖区内建制村与外部连接的一条主要出口道路建设为水泥(油)路。具体标准是:起点为建制村外部的国、省、县、乡、村(指建制村)等道路,2005年以前实施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终点为建制村所在地;2005年以来(含2005年)实施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终点为建制村村委会或小学校。

  也就是说,一个建制村的出口路往往有多条,但此次只通一条出口路;再者,一个建制村往往有多个自然村,按照目前我省农村公路发展阶段性目标,只能先解决建制村的通达问题,2007年全省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后,将逐步向自然村延伸。不少群众所反映的不通公路的问题,是属于自然村不通水泥(油)路。

  还有些群众说:我们村以前通了油路,可现在坏了,算不算“村村通”?公路局解释说:既然已经通了油路,我们就认定已经实现“村村通”了,但现在路坏了,将分别由省、市安排专项资金,逐步改善修复。

  二问:谁来拿钱修“村村通”?

  根据目前的造价,在河南每修1公里的“村村通”,约需要15万-20万元。由于我省不少乡村的经济还不发达,让村民集资修路根本行不通,因此,河南省决定,所有“村村通”公路的投资主体为各级政府。

  公路局介绍说,这些钱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我省9亿元资金;我省交通部门每年从交通规费中筹措资金用于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村村通”工程省补助标准为每公里8万-10万元;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市、县政府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利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捐资;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自愿捐资、备料、出工投劳。

  公路局介绍说,2005年4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市、县、乡人民政府分别作为县道、乡道、村道建设的主管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农村公路建设年度计划,落实好配套资金,对工程资金、进度、质量负全部责任。各省辖市每半年要将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向省政府书面报告一次。从2006年起,省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省辖市年度责任考核目标。对成绩突出的,省政府给予表彰,并在资金切块上给予倾斜。对没有完成计划目标的,责令限期完成,并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直至停拨建设资金。对于出现资金挪用、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等问题的项目,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省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和管理,每年组织两次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工程进度、资金到位情况的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在省级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每半年将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情况书面向省政府汇报。

  公路局提供的材料表明,2005-2007年,全省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79.8亿元,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5.5万公里,解决近2.4万个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到今年年底,全省将实现“村村通”目标。其中,2006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8.8亿元,占全国的4.5%;完成新改建里程3.1万公里,占全国的9.5%;解决建制村通水泥(油)路1.5万个,占全国当年新增通水泥(油)路建制村总数的34%。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农村公路21.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全省1907个乡镇全部通水泥(油)路和班车;全省48064个建制村中98.9%的通公路,其中93.8%的通水泥(油)路,90%以上的通了班车。

  三问:需不需要农民拿钱修路?

  修建“村村通”到底需不需要群众拿钱?公路局答复如下:

  农村公路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大家的事需要大家办,政府、行业、社会和广大群众都有责任、义务共同建设、管理好农村公路。这个问题需要区别对待:有些地方通过省补助,市、县财政资金,社会捐助及建制村集体积累等多种方式,可以足额筹措建设资金,群众不用拿钱;但是,还有一些地方,由于多种原因,政府、行业和社会等方面不能全部解决建设资金,需要各基层单位和基层党组织通过民主协商动员群众自愿捐资或以出工、备料等形式解决不足部分建设资金,用自己的双手改善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公路。

  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大巴山区视察谈到农村公路建设时指出:“公益事业要靠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农民以自己的双手改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受益的、像乡村道路这样的公益设施,不能算增加农民负担。农村公路建设要学会用民主协商的办法,从为贫困地区服务的实际出发来解决。”我省各基层单位和基层党组织,按照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通过民主协商的办法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自愿捐资、备料、出工投劳。据统计,2005年,为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地方政府筹资的压力,我省将“村村通”工程省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公里8万-10万元(贫困县为10万元),调动了地方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机制。

  公路局表示,让群众拿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不能违背群众意愿,不修群众不愿意修的路,不能强行集资、强行摊派,不能增加农民负担。

  四问:为什么补助标准不一样?

  不少农民反映说:听说修路时,交通部门有补助,但补助的标准不一样,有的村补8万,有的补10万,为什么同是农村公路,补助标准不一样?

  公路局答复说,我省制定的“村村通”补助标准为8万-10万元,其中一般县为8万元,贫困县为10万元,主要是考虑到贫困县经济条件较差,省里加大对贫困县的支持力度,扶持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今年5月30日,省委书记徐光春在视察平顶山农村公路时指出,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通的是致富路,建的是连心桥。“村村通”工程既为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基本保障和前提条件,又在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桥梁,使党和政府的阳光普照到广大农民群众心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我们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固。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待“村村通”工程,要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把它作为立党为公的具体体现、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五问:会不会修成“花瓶路”?

  不少农民读者向本报反映说:党和政府花钱给我们修门前的路,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但是,有些农村公路还没有用几年,就坏得不成样子,被农民戏称为“花瓶路”,我们不禁要问,农村公路有没有一个标准?

  公路局答复说,为规范、指导全省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2005年省交通部门制定了《河南省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指导性原则和技术要求》,其中主要技术指标为: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特殊路段不小于4.5米)。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沥青路面层厚度不小于3厘米,沥青路面基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

  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问: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标准建设?公路局答复说,国家对公路建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省按照这个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借鉴我省已建成农村公路路基、路面、桥涵、排水、防护、安全设施、绿化、质量检测与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经济、技术和广大农村交通的基本需求等方面充分论证后,从项目规划、计划实施、设计及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出这个适应我省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指导性原则和技术要求。因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自己家门口修路时,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监督和举报。

  还有一些农村基层干部问:我们那里经济条件好,可以修宽一点吗?公路局称,各地可结合本地情况提高建设标准。如安阳市、焦作市等在“村村通”建设上提高了建设标准,路面在4米以上,有的达到6米,水泥路面厚度达到20厘米。

  不少农民兄弟打比方说,栽一棵树还需要养护,公路更需要有人养护,但公路的养护是需要花钱的,通行时间越长,坏得就越厉害,花钱也越多,这个钱该谁出?

  公路局解释说,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2006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资金主要由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和汽车养路费补助以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等构成;今年,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已全面展开,年底前完成。目前,根据《方案》要求,省交通部门按照县道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公里1000元的补助标准,安排了2.8亿元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专项补助资金,同时,省交通部门还将尽快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七问:如何认定“村村通”?

  实现“村村通”后,该如何验收?不少农民朋友对此十分关心。

  公路局答复说,为确保省政府提出的“村村通”工程实施的严肃性,把为群众谋利益的好事、实事办好、办彻底,2006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河南省行政村通水泥(油)路验收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了我省建制村通水泥(油)路验收工作。验收组织和原则如下:在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市、县人民政府分级负责,交通、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验收工作应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各县(市、区)实现辖区内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目标后,应将建制村通水泥(油)路验收结果在县(市、区)电视台和省辖市主要新闻媒体公示,同时公布群众咨询电话和所在省辖市交通部门举报电话。省辖市实现辖区内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目标后,应将建制村通水泥(油)路抽验结果,在本市主要新闻媒体公示,同时公布群众咨询电话和省交通厅举报电话。社会各界对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公示结果如有异议,可向公布机关提出,也可向上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反映或举报,上级交通部门应对反映或举报情况予以核实督查。

  另据了解,“村村通”公路的验收范围和标准为:2005年以来(含2005年)实施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河南省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指导性原则和技术要求》,2005年以前实施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应符合设计标准或者原技术规范(路况差的要逐步完善提高)。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的外观要求:路容路貌整洁,路面平整,路肩和路基边坡平顺,边沟和桥涵畅通,路旁两侧宜林路段有绿化,道路安全、畅通。验收实施步骤分为县(市、区)验收、省辖市抽验和省重点抽查三个阶段进行。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到2030年公司单位产品产值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70%以上

6月13日至14日,全球水泥和混凝土协会 (GCCA)领导人峰会在瑞士苏黎世召开,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及140多名来自豪瑞(Holcim)、海德堡(Heidelberg)、西麦斯(Cemax)等全球水泥企业负责人,地区水泥协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海南省混凝土协会正式成立

6月9日,海南省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海口举行。会上宣布海南省混凝土协会正式成立。

2023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6月3日,以“创新驱动,以变应变”为主题的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6-0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3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3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3

四川省

¥ 374.12
2024-06-03

重庆

¥ 337.56
2024-06-0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3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3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3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3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3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3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3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3

上海

¥ 367.73
2024-06-03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6-03

吉林省

¥ 420.39
2024-06-03

辽宁省

¥ 411.40
2024-06-03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6-03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3

河北省

¥ 361.26
2024-06-03

天津

¥ 408.21
2024-06-03

北京

¥ 389.43
2024-06-04 21: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