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陕西优化工业资源配置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2007/01/17 00:00 来源:

......

  陕西产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工业,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加大。2003年陕西省第十次人代会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工业已经占到支配和主导地位。目前,陕西工业经济结构优化成绩初显,经济效益日益提高,陕西的优势产业对全省工业的拉动作用显著,八大支柱产业已经成为支撑陕西工业的主导力量,其中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二,但是陕西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工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工业总量偏小,优势产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行业间发展不均衡。
  一、陕西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陕西工业总体现状
 
  陕西迈入21世纪以来,工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对全省的贡献逐渐提高,特别是高科技产业、能源工业、汽车制造业等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十五”期末陕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267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812亿元,平均年增长22.7%,比“九五”期间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
 
  1、陕西工业已驶入快车道。“一五”、“二五”时期,陕西工业从初建到初具规模,国家大规模的重点投资和建设,使陕西成为我国新兴工业基地之一,国家第一批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24个建在陕西,陕西工业以年均16.5%的速度发展, 1965年全省GDP达到35.93亿元、其中工业占比为28%。“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又大量增加了在陕的投资,并有一批沿海企业迁入陕西,使陕西的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电子、航空和机械等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飞机制造厂,新建了精密机床、工磨具、电厂和煤矿等一批工矿企业。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陕西工业进入了持续增长、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适应市场的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一批大企业、企业集团成为引领全省经济的龙头;所有制结构调整绩效初显,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1978年以来,工业一直是支撑、带动陕西发展的主要部门,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员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十五”时期,陕西省GDP年均增长15.2%,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均增长14.7%,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GDP达到3675.66亿元,年人均GDP 9899元。200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已达11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1%。陕西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关系:11.450.338.3,全国为12.447.340.3,二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陕西工业从1998年至今明显加速,已有4年工业增加值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拥有名牌企业222家,涌现出大批如银桥液体奶、陕鼓牌工业流程能量回收发电设备、庆安牌空调压缩机、汉斯啤酒等9个知名度较高的国家名牌产品和308个陕西名牌产品,对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九五”、“十五”时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强,“九五”期末工业占GDP的比重是33%,“十五”期末上升到38%,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九五”的32%上升到“十五”的43%左右,“十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22.7%,比全省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高7.5个百分点。“十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960.7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倍,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97.71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321.67亿元,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加662.49亿元和281.82亿元,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由38%上升到38.9%,规模以上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6.6%,拉动全省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101.8上升到2005199.64,在全国排名从第十八位上升到第十位,实现了工业增长速度和效益的同步提高。
 
  “十五”期间,陕西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产量产值大幅增长,2005年新产品产值已达294亿元,较“九五”末增长1.8倍。陕西工业经济的加速,有力地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3、关中、陕北、陕南三大自然区域已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集群。2000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加快“一线两带”建设,以关中率先发展带动陕南陕北跨越发展。200211月出台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实现关中跨越式发展规划》。提出努力将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关中地区的一个主导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六大产业领域优先发展,做大作强,实现关中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跨越式发展。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关中地区经济聚集度、对外开放程度、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全省其他地区。2005年关中地区完成GDP占全省68.5%,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9.6%。关中基地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关中工业基础好,门类较为齐全,区内的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装备、国防科技、生物医药、有色金属加工、纺织服装和食品工业在全国同行业具有相当的位置和实力,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区内有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七个省级开发区。2003年三月和七月,国家科技部先后批准建设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星火产业带,为关中高新基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陕北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省第十次党代会把能源化工作为特色产业之一,提出“以国家‘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为契机,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又提出“围绕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的三个转化”,为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明确了更为具体的发展路子。陕北是集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富集区,四大资源不仅储量大、品质优,而且组合配置条件好。神华、长庆、延长等企业集团迅速成长,特别是煤制油、MTOMTP技术的成熟,为陕西以资源转化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将有力地促进陕北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是中药产业基地,有着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传统基础,现在陕南地区有制药企业40多家,中药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产业前景,已经成为世界新药开发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家已确定了新世纪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创新为核心,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以标准为重点,提高中药产品质量;面向市场,积极推进中药产业发展;加强中药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势集成,共同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中医中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同时出台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启动了“现代中药产业化”工程,并把陕西省列为国家10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之一。
 
  二、影响陕西工业优势产业的障碍因素
 
  1、工业的整体发展慢。尽管陕西省加大了对支柱产业的技改投入,工业发展后劲有所增强,经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但整体水平较低,工业增加值总量偏低,整体产业竞争力不足,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都相对落后,基础和实力较弱,发展速度较慢,市场竞争力不强。亏损严重、技术装备陈旧、企业负债过重、产品结构不合理、社会负担沉重的问题,加之全省外部环境不够宽松、配套改革滞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撑,极大地制约影响着全省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与东部沿海差距较大。陕西省依然在全国属于后进地区,这种现状下的市场开放将会使全省工业企业经受严峻的考验。比如,受国家补贴保护较多而生产能力过剩、以中低档机电产品为主、占陕西重工业较大比重的机电行业领域,近年虽以计算机、汽车、广电设备、数控机床、精加工设备、高精尖控制仪表及集成电路等为主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多数产品还远未形成经济规模,国内配套元器件、零部件产业还未形成,抵抗价格冲击能力较为脆弱;再如占全省轻工业比重较大的纺织行业,多年来以量取胜、粗放经营,入世后取消纺织品出口配额,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也正在削弱,面临着生存威胁。陕西省工业应在短时间内尽快进行战略调整,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2、陕西优势产业的发展,也仍然存在不利的障碍因素:陕西省各工业产业中,资源配置集中程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产业有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饮料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十三个行业,其中非支柱产业有三个。在这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中,作为支柱产业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综合经济效益最差,行业缺乏竞争优势,尽管其产品的销售情况较为乐观,但由于该产业的资产结构不合理、资本利用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产业的获利能力较低,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也较差,主要是由于其资源配置不合理,集中程度较低,因此严重影响了产业的获利能力和资本利用水平,导致产业的优势作用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烟草制品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经济效益虽然总体较好,但在资本的完整性及保全性方面仍存在弱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更好的发展;化学纤维制造业在资本的完整性、保全性以及资产的利用水平方面都仍有待提高。另外,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虽然仍属于陕西省的支柱产业,但其已经不具备任何优势,且在任何方面的情况都相对落后。
 
  3、陕西体制和机制不活影响企业竞争力,所有制结构不合理、非公有经济偏小,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机制还未完全适应市场体系,经济总量偏小,主要表现为相当多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一批曾占较大市场份额的产品失去优势。如:电视机、洗衣机、冰箱、手表、摩托车、保温瓶、搪瓷制品、小型拖拉机、特种钢材等等,均因产品老化、缺乏竞争力而导致企业衰落。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国36.4%,陕西34.5%,陕西低于全国2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为82.6%,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比比2000年提高12.2个百分点,重工化趋势上升。陕西工业国有比重偏高,2005年,陕西规模以上工业资产中,国有的比重为7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国有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8.6%,远高于全国44%的比例.
 
  行业和企业结构问题也较为突出,利润主要靠个别行业和少数企业支撑,结构调整缓慢,新产品开发不够,从全省看高利润行业和有一定规模出口创汇的企业较少,高新技术产业含量低,传统支柱产业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差,转轨困难,影响工业整体盈利水平。 2005年,陕西装备制造、食品工业、有色冶金、通信与计算机、医药制造、能源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服装八大工业支柱工业产值分别占比21 .2%8.2%11.1%3.8%3.8%47.6%2.2%2.2%,能源化工一只独秀,囊括陕西近二分之一的生产,行业稍微有点波动就可能影响全省的工业经济运行。2005年,实现利润过亿元的企业43家,共实现利润383.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5.7%,多数企业处于微利和亏损状态。
 
  虽然工业发展一直处于较快增长的势头,但从总量上、速度上,还是投资规模上看,陕西依然在全国属于后进地区,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薄弱。陕西工业增加值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21位,处于中游尾、下游头的地位。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特大型企业集团少,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大企业少。2005年,销售额过百亿元仅4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量97%以上的八个工业支柱产业,2005年企业户数多达2677个,户均产值仅12368万元。2005年,工业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16位,增加值总量只占全国1.7%,在西部地区位居第5位,增长速度与西部第一位内蒙古相差12.2个百分点。
 
  4、较长时期对工业投入不足,影响发展。陕西企业发展和改造资金未能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技改投资中的90%为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而引进外资、利用社会融资、企业资产重组筹资及其他资金比例都很低。企业进入市场投融资的能力弱。工业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比例,由1985年的31%下降到2002年的16%;全省实际完成更新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1985年是21%,到2002年降为9%。投入不足使得工业发展缓慢,从1978年以来的25年中,有17年陕西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低于全国水平。GDP比重却下降为34.8%
 
  三、陕西工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陕西支柱产业总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整体产业竞争力较差,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所以要加大力度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20032004年陕西支柱产业所涉及的22个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额累计为522.77亿元,按照全国所有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22个行业应该拥有的增长份额是560.06亿元,总偏离为-37.34亿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个行业中总偏离为正值的仅有9个行业,占陕西全部工业总产值67.49%,整体产业竞争力优势不明显,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在陕西总产值比重排名中居第15位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行业竞争力排名中居然名列倒数第一。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缓慢,缺乏竞争力,严重妨碍了陕西工业的快速发展。但也要看到陕西省能源行业存在的优势,针对此问题我们有如下解决方案:
 
  1、继续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渭北能源接续区为重点,加快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资源开发,推动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能源化工大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加强煤层气和油页岩的勘探和开发利用,加快太阳能、风能、地热、小水电开发,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多元发展。抓住国家“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和能源、石化需求扩大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把陕西建成全国战略性能源接续地和重要的重化工基地。陕北要按照“大规模、高起点、新机制、重转化”的原则,围绕能源生产和深加工转化,加强七大能源化工区建设,加快发展优质环保煤油气、电力、精细化工、载能工业和煤制油产业。渭北加强老煤矿改造,建设好韩城、铜川煤炭电力基地。积极开发彬长煤田,建立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推进关中火电改造发展,加强关中火电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汉江水电梯级开发,沿汉江干支流建设西部水电基地。
 
  2、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实施资本整合重组,在重点领域开发一批大项目,做大做强一批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重点围绕飞机、汽车、高压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精密机床、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和专用设备等产业,加快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步伐,扩大全方位开放,积极寻求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加大资本重组力度,加快结构技术升级。依托陕西军工产业科研与人才优势,积极推动军民结合,扩大发展军民通用化、标准化技术和装备,积极发展民用装备制造业。加快做强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构建产业集群,加快建立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
 
  加快建设关中、汉中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强化关中对全省的技术装备作用。利用关中地区装备制造实力,加大对陕南陕北资源开发及深加工的专用设备研制,提供急需装备技术支持,推动陕南陕北的工业化进程。
 
  3、依托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以计算机软件及电子元器件、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环保、现代农业等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拥有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企业,实施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成长性强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尽快形成产业规模。进一步加快西安高新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凌示范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宝鸡高新区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配套设施,强化服务功能,使其成为集聚高技术产业的良好平台。围绕重点、优势领域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项目,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努力把开发区和基地建成产业和技术高地。要把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摆到陕西发展的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源的作用,把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大产业技术供给;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产业园,以大中型企业和优势产业为载体,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生产转化。
 
  4、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
 
  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要全面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M)和柔性技术等信息化制造技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企业流程再造系统(BPR)、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信息化组织管理技术,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生产效率;积极发展应用电子商务、客户管理系统(CRM)等信息技术,构建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
 
  (二)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同时,也要对非支柱产业中表现优秀、有潜力的产业给与大力支持,使其成为支柱产业。
 
  根据陕西省各工业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综合得分较高的前十位产业有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其中除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之外,其余的七个产业均属于支柱产业。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也具备了成为支柱产业的能力。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质量和效率、更新产品、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保证安全为方向,以行业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重点,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加快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积极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技术改造资源开发产业,大力采用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虚拟制造、分散网络化等高新技术,加快推进制造业现代化。政府采取贴息、减免税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创造条件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来”或者“走出去”,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的资本融合,积极引进现代管理、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本,引导企业切实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发展的路子。
 
  食品工业重点发展粮油加工、果蔬加工、乳制品、烟酒、饮料、肉制品和特色资源加工等,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促进食品向方便、安全、卫生、营养和保健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地位。纺织工业以发展高新功能性纺织服装业为方向,大力发展服装业,加强区域合作,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有色金属工业围绕钼、钛、钒、铅锌、铝、贵金属六大优势产品,加快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延长产业链,搞好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冶金工业抓好矿产资源开发,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与大公司合作,优化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钢铁工业的竞争力。建材工业着重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及水泥制品、中高档卫生建筑陶瓷、浮法玻璃及制品、新特功能性玻璃纤维、石膏制品,积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轻工业以造纸、日化、塑料、家用电器、工艺美术、皮革、包装装潢和家具等为重点,强化产品开发,扩大产业规模。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4月30日陕西水泥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4月30日,西北水泥价格指数为121.64,环比上升2.62%,同比下跌16.12%。同时陕西P.O 42.5散装水泥报价400-444元/吨。

4月23日陕西水泥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4月23日,西北水泥价格指数为118.86,环比上升0%,同比下跌18.02%。同时陕西P.O 42.5散装水泥报价372-422元/吨。

陕西汉中地区价格松动下滑

近期汉中地区部分主导企业下调水泥价格20元/吨左右

5个水泥企业项目列入陕西碳达峰试点项目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发布陕西省第一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

4月17日陕西水泥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4月17日,西北水泥价格指数为118.86,环比下降2.02%,同比下跌18.11%。同时陕西P.O 42.5散装水泥报价385-429元/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7

青海省

¥ 411.41
2024-05-17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7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7

云南省

¥ 308.20
2024-05-17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7

四川省

¥ 345.57
2024-05-17

重庆

¥ 331.21
2024-05-17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7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7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7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7

河南省

¥ 324.60
2024-05-17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7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7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7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7

浙江省

¥ 328.4
2024-05-17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7

上海

¥ 317.73
2024-05-17

黑龙江省

¥ 438.00
2024-05-17

吉林省

¥ 382.09
2024-05-17

辽宁省

¥ 367.01
2024-05-17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7

山西省

¥ 317.83
2024-05-17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7

天津

¥ 368.21
2024-05-17

北京

¥ 339.43
2024-05-18 02: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