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联并购徐工很难实现1+1>2

2006/08/17 00:00 来源:

......

  在凯雷并购徐工希望迷茫、三一出局之后,我省知名行为金融学者、中南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主任饶育蕾教授接受记者采访认为,这桩并购大戏再次出现湘籍主角的可能性不大,所指“湘籍主角”即是徐工并购案关注者认为是最佳“新郎”候选人的中联重科。饶育蕾认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联重科目前缺乏并购徐工的直接动因。 
  
  没有互补耦合的需要
  
  凯雷选择徐工,其布局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其看中的决非徐工的实物性资产、生产能力或品牌,徐工在全国密如蛛网的营销网络,对急需“赢在中国”的外企是价值最大且志在必得的财富。而相比凯雷,中联重科没有布局调整的战略需要;较之三一,中联重科也没有需要产品互补或产业耦合实现规模经济的动因。
  
  从产品体系分析,中联重科拥有的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已涵盖10大类别、28个系列、168个品种,产品类别和数量超过同行业任何一家国际知名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类别最丰富、产品链最完整的企业。在徐工赢利能力最强的起重机械领域,中联通过并购浦沅,实力全面提升,塔式起重机、环卫机械、锯条锯床三类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机械两类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二。今年,中联在泉塘工业园启动投资2.8亿元的扩产项目,以扩大起重机产能,明年底建成,届时产能将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一倍,在产能上接近乃至达到徐工的规模。此外,中联拥有行业第一品牌的环卫机械系列产品,徐工尚未涉足。
  
  存在规模不经济陷阱
  
  对于一些国内企业盲目追求做大而冒进实施规模扩展式并购,饶育蕾并不认同。事实上,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在企业界比比皆是。
  
  中联重科既然与徐工不存在产品互补与耦合效应,那么通过并购使两企业总体效益“1+1>2”就难实现,最好结果是“1+1=2”的收益,而这种预期底线实际上也不能达到。
  
  国企改制成本是一个不菲数目,在一定程度上讲,徐工行业老大地位体现为资产总量,这同时也是历史包袱:下属企业大多数亏损;银行贷款、不良资产及负债居高不下;职工人数众多……改制高成本及其风险,意味中联若涉足徐工,规模经济效益势必形成“1+1<2”的规模不经济结局,而这显然不是一桩合算的买卖。是否并购就毫无可能?饶育蕾认为,如果并购者能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收购,这桩买卖似乎还有希望。
  
  凯雷收购徐工开价最高为3.75亿美元,三一开价4亿美元,市场人士认为,徐工转让股权估值应在47亿元人民币以上。“中联”拿三四十亿甚至更多去趟这道“浑水”,不如自我追加投资。中联从去年开始全面组建七个事业部,完成企业经营的专业化,在现有体制刚有效运行的情况下,再行整合地域遥远且文化理念不同的企业,很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行业强势地位已彰显
  
  尽管目前中联规模小于徐工,但在产经界倡导做强而非追求做大的科学评判体系下,中联的行业强势地位早已显现。
  
  2005年度国内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主要指标比较表时,中联重科是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强之一,企业净利润、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利润、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均排行业首位,收入指标排行第二。其实,中联的优势远不是一些简单数据能够诠释。中联重科孕育者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是国内惟一从事建设机械研究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的综合科研院所,经过10余年改革发展,已由单纯国有科研院所发展成为总资产高达52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史无前例地领衔中国同行进入全球工程机械50强,并通过并购浦沅,初步形成引领行业发展、与世界一流品牌全面竞争的优势。
  
  中联通过14年稳健发展,其行业后来居上的地位已经彰显,完全可以依托长沙这个新兴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靠自身实力的累积,通过整合各生产经营要素的聚能及裂变而稳操胜券。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加速新能源转型,电动设备引领全球市场竞争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新能源赛道上加速发展,企业纷纷推出电动化设备,如柳工计划到2027年推出40多款纯电动设备,中联重科已开发49款新能源产品。三一集团和徐工集团也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电池和核心零部件产业。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优势将推动行业持续增长。

2024-04-29 搅拌车 徐工 泵车

政策助力市场复苏,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提升,2024年或迎稳定恢复期

工程机械行业出现回暖迹象,国内挖掘机销量迎来正增长,但行业专家认为尚未到达周期拐点。政策刺激和市场需求改善提振市场信心,企业业绩向好,海外市场持续增长。随着政策效应显现和更新需求增加,预计行业将逐步稳定恢复。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加大海外市场开拓。

一季度"深V"行情解析:掘金红利与科技,基金经理布局曝光

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通过布局科技、低波红利和资源板块在“深V”行情中获得超额收益。基金经理看好红利类资产,尤其在经济复苏和风险偏好提升时,关注有色、机械等行业的投资机会。科技板块尤其是算力相关赛道因AI产业投入增加而保持景气度。部分基金通过调整持仓,如从医药转向TMT,以适应市场变化。

省工信厅组织召开全省电动农机产业对接会

江苏省工信厅主办的电动农机产业对接会在农机所举行,会议聚焦电动农机的技术瓶颈和产业发展,提出加强“三电”与农机融合,推动电动农机产业化,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参会各方将共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完善产业链配套和标准体系。

2024-04-16 质量标准 徐工

工程机械置换周期临近,上市公司加速布局二手设备市场

工程机械行业可能迎来置换周期,政策推动更新淘汰老旧设备,行业预计在2025年出现向上拐点。企业对市场行情持谨慎态度,同时关注二手设备市场,多家上市企业已在二手设备领域布局,以抓住设备回收和出口的机会。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20: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