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发改委推进结构调整 用好“两手”治理过剩产能

2005/12/05 00:00 来源:新华网 王政

......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要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2003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幅分别为92.6%、121.3%和96.6%,经过两年的宏观调控,今年,上述行业的投资增幅基本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指出,近两年,针对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了控制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严格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产能过剩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潜在的产能过剩仍不容忽视。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去年开始显现,今年日益凸显,而明年可能进一步加剧。”马凯对此表示忧虑。

  马凯介绍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11个行业生产能力调查汇总的结果显示,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严重:

  ——2004年底,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能力为4.2亿吨,加上今年竣工的5000万吨,总产能已达到4.7亿吨,而目前市场需求仅为3.5亿吨左右。更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在建、拟建的,加在一起,我国钢铁产能将达到6亿吨。

  ——电解铝行业目前产能已经高达1030万吨,已闲置能力260万吨,但目前还有112万吨能力在建。

  ——焦炭行业全国1400多家企业共有产能3亿吨,其中超出需求1亿吨,目前还有在建和拟建能力各3000万吨。

  ——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

  ——铜冶炼行业目前全国在建、拟建总能力205万吨,2007年底将形成近370万吨的能力,远远超过当年国内铜精矿预计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铜精矿的可供量。

  此外,铁合金、电石、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行业也有潜在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调查显示,上述行业在总量过剩的同时,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很突出。

  不良后果日益凸显

  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

  一是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大幅回落。10月末,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仅为105.2点,比年初下降20点,相当部分钢材产品价格已经跌破成本。

  二是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亏损企业增加。今年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增幅为11.2%,同比回落52.2个百分点;水泥行业利润同比下滑60.6%。

  三是产成品库存增加较多。

  马凯认为,从目前趋势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后果还在进一步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就会明显加剧,结构不协调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银行呆坏账就会进一步扩大。这样,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很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产能过剩是推动结构调整的机遇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方面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马凯认为,从以往经验看,在经济过热、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落后企业、落后技术、落后产品还都有生存空间,企业缺乏调整结构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而在供给能力大于市场需求较多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约束增强,企业才会有调整结构的意愿和压力,市场也才有条件淘汰一部分落后的生产能力。

  从明年开始,国家将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马凯指出,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要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最关键的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深化改革,规范市场秩序,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引导,积极推动。为此,要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完善行业规划政策,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对已出台的钢铁、电解铝、煤炭、汽车等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将强化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尚未出台的,将抓紧制定和完善,尽快出台。

  ——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项目。制定严格的环境、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原则上不批准新上钢厂。

  ——依据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技术改造,加快兼并重组。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3家水泥企业上榜昆明2024年“限制类”生产工艺装备名单

水泥行业有三家水泥企业在列,分别为宜良县盘江水泥有限公司、昆明市弘力水泥有限公司和云南建工云岭水泥有限公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答记者问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和人口大国,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0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0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0

贵州省

¥ 321.00
2024-05-30

四川省

¥ 347.07
2024-05-30

重庆

¥ 337.56
2024-05-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0

广东省

¥ 298.58
2024-05-30

湖南省

¥ 326.42
2024-05-30

湖北省

¥ 323.92
2024-05-30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0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0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0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0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0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0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0

上海

¥ 367.73
2024-05-30

黑龙江省

¥ 469.58
2024-05-3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0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0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0

山西省

¥ 319.88
2024-05-3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0

天津

¥ 358.21
2024-05-30

北京

¥ 339.43
2024-05-31 18: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