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徐州:通过低端产能淘汰和整合形成3条日产万吨新型干法生产线

2021/05/06 15:52 来源:中国徐州网

水泥行业粉磨产能减少2452万吨,下降44.9%,熟料形成3条日产万吨新型干法生产线,位居世界领先水平。......

徐工集团混凝土高端装备智能化项目加强科技创新,抢抓发展机遇,市场销售持续火爆。

位于东湖医学创新港的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创新中心项目。

华恒智能机器人生产线。

徐州鑫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徐州是江苏省唯一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产业是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产业,是江苏省唯一肩负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城市振兴双重任务的地区。十九大后,市委、市政府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揽全局,树立了“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从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个转型”入手,全面推动传统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走出了一条生态转型的成功之路。作为国家级老工业基地,“十四五”时期,徐州的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现代工业体系如何建设?

4月18日,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新发展阶段,徐州应该瞄准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方向,推进观念、产品、企业、产业布局、增长方式转型,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努力实现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的新跨越,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升级传统产业优化存量

王伟介绍,徐州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1953年,随着新中国首个五年计划实施,徐州工业建设全面展开,涌现出徐州重型机械厂、徐州煤炭矿务局和基建局等生产经营单位。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徐州的年均煤炭开采量在2000万吨以上,曾经有大小煤矿300余座。鼎盛时期,徐州市为全省贡献了80%以上的煤炭、60%以上的电力和40%以上的钢铁建材,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此同时,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五大传统产业在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全市产业结构偏重、“煤炭型”能源结构突出等问题,影响了生态环境,制约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污染排放看,五大行业主要存在煤炭消耗多、废气排量大、产污环节多、间接污染严重、治理水平低、治污投入不到位等问题。从产业质态看,五大行业企业数量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工艺设备落后,产品较为低端。从空间布局看,数量众多的重污染企业位于徐州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口,极易造成城区空气污染。面对严峻的形势,从2018年开始,徐州市对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四大行业进行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对化工产业开展安全环保专项整治。

钢铁、焦化、水泥、热电行业由115家压减至36家,化工行业由365家压减至71家。钢铁形成“两企三点”生产格局,焦化形成“一园两企”产业布局,水泥打造形成了绿色智慧建材产业园区,热电实现了大机组15公里半径落后机组全面“关停改燃”;化工入园率达到70%以上,邳州、新沂两个化工集中区列入省级园区名单,睢宁、贾汪两个化工集中区取消定位。

通过低端产能淘汰和整合,五大行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化,从松散向集约转化,实现了根本性转变。钢铁行业炼铁、炼钢产能从1819万吨和1764万吨压减到882.7万吨和910万吨,分别下降51.5%和48.4%,装备水平全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实现优钢特钢突破。焦化行业焦炭产能从1611万吨压减至796万吨,下降50.6%,全部实现余热余压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达到国内顶级水平。水泥行业粉磨产能减少2452万吨,下降44.9%,熟料形成3条日产万吨新型干法生产线,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热电行业9家小热电机组关停、改燃,燃煤电力机组规模全部达到30万千瓦以上。

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增量

市委、市政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四新经济”,加速推进增量提质。连续四年出台推进方案、分产业排定重大项目、分类别制定重点任务,形成了配合紧密、协调联动的推进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徐州发展的靓丽名片,规模、质量、影响力都实现了全面提升。

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竞赛活动中,徐州工程机械集群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成绩。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在装备、材料等细分领域行业领先,影速光电光刻机、鲁汶仪器磁存储刻蚀机等一批半导体自主研发设备填补国内空白,鑫晶半导体12英寸大硅片通线量产。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强劲,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等新能源制造企业技术优势突出,恩华药业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020年,全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达2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幅12个百分点,产值占比达到41.4%、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46.6%、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徐州产业转型的力度和成效,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典范,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徐州市通过了全国唯一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复审,巩固了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地位。先后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智慧城市等一大批试点示范,两次获批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

实现倍增发展,我们的底气在哪

经过几年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徐州发展的靓丽名片,规模、质量、影响力都实现了全面提升。着眼“十四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GDP超过1万亿、工业总产值和应税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的“三个一万亿目标”。站在全国看徐州,我们还能否在拼抢市场的竞争中取得先机?王伟认为,面对新发展格局,徐州“有困难”“有挑战”,但也“有信心”“有底气”,实现倍增发展。

底气之一,是国务院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徐州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省委、省政府将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列入全省“1+3”功能区布局中的一个独立板块,专门出台文件予以支持。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徐州重要节点城市的地位更加凸显。

底气之二,是良好的发展基础。一大批“765”重大项目深入实施,规上培育成效显著,为工业经济加速增长提供了强力引擎;高铁枢纽加快构建,淮海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区等平台支撑有力。

底气之三,是浓厚的发展氛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保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战略定力,尤其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众多历史性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王伟说,“十三五”初,全市确定了“6+6”产业发展体系,就是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传统产业;为了聚焦重点,进一步转变为“4+6”,就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传统产业;经过“十三五”时期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生了质变,最终形成了目前的“6+4+N”。

“6+4+N”现代产业体系中,“6”就是培育壮大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就是创新发展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钢铁冶金、绿色化工、建筑建材四大传统优势产业,“N”就是抢滩布局一批特色产业。

王伟说,市委、市政府正在实施产业链全过程培育,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稳链、畅链、建链、壮链,来提高产业链发展水平。全市选排出的24条优势产业链,涵盖了“6+4”工业体系的各个重点领域。“链主企业”在产业链条上是最具核心竞争优势、产业链带动作用最明显的企业,抓住“链主企业”就抓住了“牛鼻子”。

比如,重点培育徐工集团、沂州科技这样的大企业集团,就可以拉动上游的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应企业,也可以带动中下游的产品、设备以及市场服务企业,形成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转型建立现代工业体系,要确立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资源,加强产业链培育,最后形成竞争力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

编辑:敖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按备案产能生产!四川公开征求水泥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实施细则

细则中的“产能”是指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申请审批的备案(批复)产能。

海螺水泥应不应该抢份额,你怎么看?

海螺水泥应不应该抢份额,你的观点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中国建材股份成功发行2024年首期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4年首期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规模10亿元,期限2+N年,票面利率2.5%,创2023年来同类型债券利率最低,显示了公司运用债券市场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和资金渠道多元化的能力。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吉林磐石市多措并举做实全省县域工业强县品牌

磐石市是东北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8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8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8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8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8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8

云南省

¥ 312.85
2024-04-28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8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8

重庆

¥ 328.95
2024-04-28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8

广东省

¥ 325.61
2024-04-28

湖南省

¥ 316.08
2024-04-28

湖北省

¥ 319.39
2024-04-28

河南省

¥ 282.33
2024-04-28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8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8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8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8

浙江省

¥ 342.2
2024-04-28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8

上海

¥ 332.73
2024-04-28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28

吉林省

¥ 337.65
2024-04-28

辽宁省

¥ 324.97
2024-04-28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8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8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8

天津

¥ 338.21
2024-04-28

北京

¥ 339.43
2024-04-29 02: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