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北京将启动户籍改革试点 二元户籍向统一户籍过渡

2012/02/01 00:00 来源:

......

  最新一期北京市政府公报公布,其中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指出,北京市将启动户籍改革试点,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将向居民统一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过渡。此外,到2015年,城乡居民福利养老金预计将提高到300元,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将统一。

  规划要求,北京将深化破除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启动改革试点。条件成熟时,全面推进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向居民统一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的平稳过渡。在本月刚刚结束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表示,北京已经围绕流动人口分布、工作情况、具体困难、暂住证申领以及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情况开展居住证政策制定的前期调研,今年年内居住证政策有望出台。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出的有北京特色的居住证方案,不会是仅仅在一些区县搞试点,而是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暂住证主要是面向务工人员,而居住证则是面向流动人口。与暂住证不同,流动人口凭居住证还可以享受相关的公共服务,而相关部门则可以凭居住证来掌握北京的资源、人口等情况。

  规划同时指出,到2015年,城乡老年居民福利养老金将涨至300元。享受高龄津贴的人群,将扩至户籍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拟探索建立失能老人护理津贴制度,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将享补贴。2015年,每个村至少建立一所托老所。

  2015年,北京市城乡低保标准也将实现一体化。并研究制定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办法,将城乡居民的生育和计划生育费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灵活就业人员也将全部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也将整合,城乡居民都将发放社保卡,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在交通方面,北京市将结合京张城际、京沈客专等高速交通铁路的开通,研究开行市郊铁路,同步解决平谷、密云、延庆等远郊区县的轨道交通问题。每个重点乡镇将至少有一条高速公路联络线,实现山区环县全贯通。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力争将1/3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并探索在远郊区县城市化重点发展地区设立街道办事处。

  词条 二元户籍

  是指从法律意义上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这一做法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政府优先发展工业,让农业为工业“输血”,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而城市则出现了食品供给紧张。为改变这种状况,1958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严格控制农业人口迁往城市,而最重要的控制手段,就是严格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户籍制度一诞生,就带有浓重的命令经济色彩,并为之确立了一套完善的具体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政策导向是推动水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水泥行业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推动散装水泥事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03年1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国家经贸委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致浙江水泥散装率连续三年全国省、区第一的贺信上批示:“散装水泥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使我省各行业、产业都树立赶超意识,奋发向上,力争先进,开拓创新。向水泥产业的干部、职工致敬,并希望继续保持先进,取得新的成绩。”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三大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三大工程”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来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建设或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

《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22〕2号)要求,规范和加强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已经2023年8月4日总局第16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0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0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0

贵州省

¥ 321.00
2024-05-30

四川省

¥ 347.07
2024-05-30

重庆

¥ 337.56
2024-05-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0

广东省

¥ 298.58
2024-05-30

湖南省

¥ 326.42
2024-05-30

湖北省

¥ 323.92
2024-05-30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0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0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0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0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0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0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0

上海

¥ 367.73
2024-05-30

黑龙江省

¥ 469.58
2024-05-3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0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0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0

山西省

¥ 319.88
2024-05-3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0

天津

¥ 358.21
2024-05-30

北京

¥ 339.43
2024-05-31 18: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