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水泥下游各行业需求量状况浅析
水泥产业是投资拉动型产业,其发展与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水泥行业内经常听闻,“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效拉动了水泥需求量”,或者“由于基建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回落,致使对水泥的需求量迅速下降”等等。可知,水泥的需求量与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存有正相关关系。但是,它究竟与固定资产投资有着怎样的正相关关系?以及下游各行业(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等)的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需求量呈何种状况?此外,全国各地区间的下游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的需求量构成又如何?
1. 全国水泥需求量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关系
水泥产业属于被动拉动型产业,其发展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基础建设投资以及农村建设投资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里首先从全国总量的角度来分析水泥的需求量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关系。
图1为1982-2012年全国水泥的需求量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走势图,从图中不难看出,全国水泥需求量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1993年之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小于10000亿元,水泥用量主要用于房屋建设和道路开发等,水泥的需求量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较符合直线关系;从1993年开始,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除了房地产与道路建设之外,交通设施、城市公共设施、水利水电、机场港口等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也有大幅提高,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快速增长,水泥需求量在2000年以后的十年以10%以上的增速增长。通过分析1982-2012年水泥的需求量(Cement Demand)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全国的水泥需求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双对数线性关系,计算得出相关系数为0.9992(见图1),这也就是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对增加全国水泥需求量具有非常明显的直接作用。
图1 :1982-2012全国水泥需求量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模拟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为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水泥的需求量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水泥需求量逐年减少,呈现指数变化关系,得出相关系数为0.9919。这反映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我国产业的升级转型,结构不断调整,环保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技术含量不断增长,高科技投入比例逐年提高,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水泥的需求量不断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中包含很大一部分设备工器具的购置投资,这一部分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相对的水泥、钢材等基础原材料的投入比例必然下降。
图2: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水泥需求量变化图(单位:万吨/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全国下游各行业水泥需求量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
水泥下游行业的需求量全部来自固定资产投资,而与水泥需求量密切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交通运输、仓库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村建设(农村住宅及农业建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而市场一般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构成情况来衡量水泥需求量的构成情况,这样并不准确,存在比较大的偏差。这里通过对历史统计数据的分析拟合,能够比较准确地建立下游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水泥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2.1 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水泥需求量的关系
表1:2008-2012年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水泥需求量情况表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通过分析2008-2012年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水泥需求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水泥需求量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829(见图3),这说明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对提升其水泥需求量具有非常直接有效的作用。图4为单位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额拉动水泥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知,单位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额拉动的水泥需求量逐年减少。
图3:2008-2012年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水泥需求量模拟图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4:单位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额拉动水泥需求量变化图(单位:万吨/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2.2 基建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水泥需求量的关系
表2:2008-2012年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水泥需求量情况表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通过分析2008-2012年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水泥需求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水泥需求量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见图5),这说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够有效提升与其相关的水泥需求量。图6为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拉动水泥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知,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拉动的水泥需求量逐年减少。
图5:2008-2012年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水泥需求量模拟图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6: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拉动水泥需求量变化图(单位:万吨/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2.3 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水泥需求量的关系
表3:2008-2012年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水泥需求量情况表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通过分析2008-2012年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水泥需求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出: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其水泥需求量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96(见图7),这说明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能够有效拉动其所需的水泥用量。图8为单位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拉动水泥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知,单位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拉动的水泥需求量基本呈现逐年减少。
图7:2008-2012年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水泥需求量模拟图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8:单位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拉动水泥需求量变化图(单位:万吨/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2.4 下游行业水泥需求占全国需求量分析
表4:2008-2012年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建设水泥需求量占比(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全国水泥下游行业的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的水泥需求量占全国水泥需求总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0%、40%和30%。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所拉动的水泥需求量最大,而房地产开发与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相当。
3. 全国预测模型的还原及偏差分析
为了检验上述各下游行业水泥需求量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根据各下游行业水泥需求量回归方程分别计算出2008-2012年的需求量,并以(实际统计值—模型模拟值)/模型模拟值表示相对偏差。
表5:2008-2012年水泥需求量模拟值与统计值比较(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图9:2008-2012年全国水泥需求量模拟值与实际统计值比较图(单位:亿吨)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上图可以看出,本预测模型的模拟值与实际统计值之间的偏差比较小,相对偏差基本在4.5%以内,说明此预测模型的预测度相当准确。
4. 全国六大区域的水泥下游各行业需求量分析
4.1 东北地区
表6:2008-2012年东北地区下游各行业水泥需求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东北地区水泥下游行业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的水泥需求量的占比为39%、43%和18%。房地产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东北地区的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而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则相对较小一些。
4.2 华北地区
表7:2008-2012年华北地区下游各行业水泥需求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华北地区水泥下游行业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的水泥需求量的占比为33%、46%和21%。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对华北地区的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房地产开发其次,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相对最小。
4.3 华东地区
表8:2008-2012年华东地区下游各行业水泥需求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华东地区水泥下游行业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的水泥需求量的占比为32%、28%和40%。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对华东地区的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房地产开发其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最小。
4.4 中南地区
表9:2008-2012年中南地区下游各行业水泥需求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中南地区水泥下游行业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的水泥需求量的占比为31%、39%和30%。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南地区的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房地产开发而和农村建设的水泥需求量受这两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作用相当。
4.5 西南地区
表10:2008-2012年西南地区下游各行业水泥需求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西南地区水泥下游行业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的水泥需求量的占比为29%、47%和24%。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对西南地区的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房地产开发其次,农村建设相对最小。
4.5 西北地区
表11:2008-2012年西北地区下游各行业水泥需求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元、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西北地区水泥下游行业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的水泥需求量的占比为26%、53%和21%。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对西北地区的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远大于房地产开发和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而房地产开发和农村建设的水泥需求量受这两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作用相当。
4.6 各地区比较
表12:各地区下游行业水泥需求量占比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各地区下游行业水泥需求量的构成情况来看,东北和华北两地区下游各行业的水泥需求量占比比较相近,房地产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内的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而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则相对较小一些;华东地区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对华东地区的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中南地区下游各行业的水泥需求量占比与全国水平最为接近;西南和西北两地区下游各行业的水泥需求量占比比较相近,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内的水泥需求量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远大于房地产开发和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
图10:全国各地区下游行业水泥需求量占比构成图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编辑:毛春苗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