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水泥技术论坛——大西北水泥生产(篦冷机)研讨会圆满落幕
会议现场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全力推进下,西北水泥市场需求不断高涨,水泥投资热潮涌动,大量产能增加后,水泥企业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西北水泥企业如何迅速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精细化,降低能耗,迫在眉睫。
为促进西北地区水泥企业的生产技术交流,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2011中国水泥技术论坛——大西北水泥生产(篦冷机)研讨会”于8月21日在古都西安隆重召开。本此会议以“精细化管理,篦冷机技术优化”为主题,针对水泥生产和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交流,邀请行业领导、专家与水泥企业代表探讨如何强化管理细节,深入落实精细化操作。而篦冷机是水泥生产线上的重要主机,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窑的优质高产,因此本次论坛特别针对篦冷机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改造,设立专场技术交流讨论。
出席本次会议的主要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陕西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党委副书记王奋利,中国水泥网CEO邵俊,亚泥中国执行长张振崑,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李昌勇,中材装备集团常务副总梁栋,合肥院热工所总经理张自力,原南京院资深调试专家、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齐灵水,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谢克平,龙亿科技董事长魏文龙,杰牌传动董事长陈德木,滇西红塔水泥总经理徐敦山,江苏鹤林水泥总经理吕永忠等近百名水泥行业高层及相关技术人员。
中国水泥网记者参与全程微博直播,视频直播。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发表致辞
陕西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党委副书记王奋利发表致辞
王奋利透露,随着水泥投资热潮的涌动,到2010年底,陕西已形成了6320万吨水泥总产能,而目前在建的水泥产能增量达3400万吨,即使淘汰全部落后产能和1000t/d以下水泥生产线,减少水泥产能1000万吨左右,水泥总产能在两年内也将达到8700万吨,区域性产能过剩的矛盾加大。面对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摆在我们水泥企业面前最为急切的问题。这次中国水泥网主办的会议开得十分及时和到位。
中国水泥网CEO邵俊发表致辞[Page]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李昌勇
作为水泥厂熟料烧成系统中的重要主机装备,篦冷机在对水泥熟料进行冷却、输送的同时,还要为回转窑及分解炉等提供热空气,在整个过程中,怎样高效地运转是每个水泥企业关注的问题,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李昌勇在“实现篦冷机高效运转的途径”的主题报告中表示,目前我国2000t/d以上生产线基本已经全部采用了第三代或第四代篦冷机,但绝大多数实际达到的指标都还不够理想。从热回收效率看,较理想指标低5~8个百分点从实际熟料冷却效果看,出冷却机熟料温度一般在100~190℃,个别高达230~280℃。
其提出诸多冷却机机构与操作优化思路,如布料的优化—采用“变通”的梯形布料,必要时采用侧向空气炮,保证布料尽量均匀;合理布置“STOP”篦板,使各断面料层阻力尽可能均匀,减少短路气流出现的可能性;提高篦板加工精度和安装水平,使冷却机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等。
谢克平:降低消耗才是企业管理的真功夫
而作为水泥精细化管理的专家,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谢克平教授一直致力于精细化管理的推广,龙亿科技水泥西北行活动中,谢教授随队走访西北水泥企业,深入生产现场,为企业把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其在本次研讨会中,强调水泥生产应该将节能减排放在首位,降低消耗才是企业管理的真功夫。先抓降耗,再抓产量、质量、运转率及成本,这才是正路。能耗低能带动产量高,而产量高却不一定能耗低。
中国水泥网CEO邵俊就水泥行业备品备件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中国水泥备件网,就是水泥行业的专业“淘宝网”。采取会员制,必须经过专业认证才能进行交易,全过程专家跟踪,是100%真实安全的水泥行业B2B电子商务新模式。
在下午进行的水泥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分享论坛中,邵俊、李昌勇、谢克平、郭红军、梁栋、李可春、王滨建作为专家嘉宾上台就座,与参会者沟通交流。篦冷机磨损,尤其是侧板与篦板结合处及前部雪人开绒和处理,第四代篦冷机最佳配风问题,篦冷机的改造需求等问题成为论坛讨论的热点(中国水泥网记者后期将做详细整理)。
嘉宾与参会者的热烈互动将会议推向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论坛持续到六点半仍令人意犹未尽。
会议在其乐融融的晚宴中落下帷幕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xy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