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节能提效等九大抓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急需调整产业结构,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构建低碳循环的工业体系。...

实现碳中和 基础设施建设大有可为

推动零碳能源发展,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载体。...

宋志平:中国是创新发动机,把发明用于实用的产品才叫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人类的发明常常是源于一个个聪明人的突发奇想,我们认为企业的创新也是源于个别企业的自主创新。...

2021-06-27 宋志平
海螺集团与南开大学、芜湖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海螺将在构建综合性“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做大做强数字化、新能源和碳科技产业的同时,与南开大学、芜湖市政府携手推动政企研学用一体化发展,互惠共赢。...

2021-06-27 海螺水泥
广州首座钢管混凝土跨珠江人行桥25日正式开通

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上的广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桥,25日正式开通。 ...

2021-06-25 广东省
海螺集团与芜湖市政府、南开大学三方共建碳中和研究机构!

按照战略合作协议,三方拟共建南开大学(芜湖)碳中和研究机构,在二氧化碳资源化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合作。...

中国建材:以材料创造美好世界

中国建材是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优秀典范,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建材领域的战略支持作用、发挥材料企业优势、以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使命引导下,中国建材正在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材料产业投资集团的方向大步迈进。...

周育先赴皖苏部分企业调研指导工作

6月16日至20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一行赴皖苏调研指导。...

建材建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联合体启动仪式

碳减排是华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创新甚至价值创新的重要体现。...

“新材料与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在海螺集团揭牌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联合研制新型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联合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以及智能制造技术升级及产业化应用、联合开发水泥行业碳减排及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等。...

密集与高校会面 海螺集团持续发力、探索碳减排

除了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建材行业碳减排的技术方向和路径,海螺集团也正在从生物质替代燃料方面着手,发掘低碳生产的途径。...

光辉历程ㅣ中国建材工业百年回眸⑬(2013—2017)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赴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指出,要以化解产能过剩为重要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强化增量管理,严禁核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停建违规在建项目,并按照谁违规谁负责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稳妥处理。...

河南投资集团闫万鹏:价值党建领航,搭建资本运营 “四梁八柱”

从5月31日开始,大河财立方 “学百年党史,促国企改革”报道正式推出,通过大河财立方智慧全媒体矩阵、新华财经《豫财经》、河南省政府国资委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联动传播。以下是对河南投资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闫万鹏的专访。...

周育先:支持在邯郸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创新合作

我们将坚定不移支持在邯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创新合作,延伸产业链条,为邯郸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育先一行调研哈玻院

6月5日,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沈莹,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到哈玻院调研指导工作。...

用好科研开放平台 华新水泥实现环保主要指标全部达标

高校如何发挥创新资源集聚和重点实验室“四两拨千斤”作用、建好科研开发合作平台、有效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化发展?...

如何形成绿色发展?生态环境部:推动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

谈及下一步的规划和举措,黄润秋指出,将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推动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降碳的刚性举措。综合运用“三线一单”等手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遏制高碳高排放的旧动能。...

“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成果研讨会在京召开

李高司长在致辞中表示,各行业各领域碳排放有序达峰,既是支撑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客观需要。...

高考进行时!中国建材、海螺水泥、金隅冀东……水泥行业大佬都毕业于哪些院校?

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华润水泥、华新水泥等这些行业龙头企业高管到底毕业于哪些院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生态环境部:制定实施“双碳”方案 推动绿色发展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将彻底改变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从一味利用、征服和改造自然向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太阳能事业就是玻璃的事业!

低碳发展是国家战略,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聚焦本国国情和企业优势领域,抓住太阳能产业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主流趋势。...

2021-06-06 能源 彭寿
王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6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包信和一行来海螺集团调研。...

水泥行业何时能够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院士

近日,中国工程院在官网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235位。...

1000多座燃煤电厂要关停吗?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应该停止新增燃煤电厂,在短期内迅速淘汰已被识别出的优先退役机组,并尽快对煤电的定位进行调整,推动煤电由基荷电源向调节电源进行转变”...

深圳东部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大运枢纽车站封顶

车站建成后将成为深圳东部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湖南省印发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日前,湖南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06-03 湖南省 需求
“碳达峰不是要限制发展”

碳达峰不是‘攀高峰’,也不是‘冲高峰’,而是要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通过降低碳强度来达到碳达峰。...

碳达峰不是冲高峰 国内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足1/10

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拉开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的大幕。 ...

华新水泥李叶青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消息,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235位,现予公布。其中,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李叶青入选。...

2021-06-02 华新 李叶青
宋志平:经营的逻辑

“在中国企业里,大家都知道“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我也信奉这个管理信条,但我认为可以把经营和管理区分开来的。”...

国务院四次点名!大宗商品价格实现“降温”!

在国家监管与调控影响下,各地区钢材价格有了大幅度的回落,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实现“降温”。...

李克强:注重用市场化办法解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突出问题

李克强说,要保持宏观政策必要支持力度,注重用市场化办法解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互促并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就业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05-29 李克强 价格
建华建材智能制造研究院在上海成立

5月27日,建华建材智能制造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哀痛,我国著名矿物加工专家陈清如院士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同志于2021年5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

2021-05-27 煤炭
陕煤生态水泥:激活“循环经济产业链”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立足“十四五”,陕煤生态水泥公司将着力重塑循环经济产业,积极布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清废工程等产业,实现对“城市矿山”资源的占有和开发利用,积极探索“绿色建材”新发展模式,打造陕西绿色建材发展的样板企业,为陕西绿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育先:希望与招商局集团在开拓国际市场、新材料产业发展等领域拓展合作

在开拓国际市场、新材料产业发展、金融资本等领域拓展合作。...

塔牌集团:结对帮扶补短板 乡村旧貌焕新颜

在新铺镇象岭村象五片,塔牌集团设立了新村建设专项基金,在危旧房清拆建设、货款融资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中国建材集团:以新材料为纽带推动新材料产业在安徽落地开花

双方围绕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巩固和深化央地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再提碳税纳入环保税,称现在条件已经成熟

运用市场手段促进碳达峰时特别提到,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有强排放约束的碳市场机制建设,同时应完善环境保护税制度,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税。 ...

王诚:“十四五”海螺集团将在“碳达峰、碳中和”上聚焦聚力

“十四五”期间海螺将坚持稳增长、抓创新、促转型,在“碳达峰、碳中和”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上聚焦聚力,以“一强三冠”为基础,以“一带一路”为路径,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华润水泥党委书记、总裁纪友红一行到访中钢天源

5月11日,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纪友红一行到访中钢天源。...

2021-05-15 华润 纪友红
严控“两高”项目信号渐强,地方“十四五”规划中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何去何从?

事实上,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整顿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而在观察人士看来,这一轮的严控,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行动,其出发点并非只是应对产能过剩,而是从低碳的逻辑出发,更加表明了一种长期的常态化趋势。...

北京冬奥会力争实现碳中和

在筹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全面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将可持续理念贯穿筹办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化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实现碳中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实现实现"碳中和"须重构能源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技创新能够提供哪些支撑?...

海螺集团又签署一合作协议 重点研发水泥行业碳减排及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

重点研究方向在于依托海螺集团建成的世界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联合开发水泥行业碳减排及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

环保督查延续强监管 碳排放评价纳入多地环评

当前我国“两高”行业正通过产业升级或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力求达到碳排放相关要求。...

“双碳”时代来临,环保产业该如何加速变革

目前,长江流域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海螺集团董事长王诚、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到中建材宜兴新能源调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凯盛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寿详细介绍了中国建材和凯盛科技的发展战略...

经济聚焦:数字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等内容就专设了一章,并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将全面推进。...

1 ...  910 11 12 13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