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僵尸企业”,事关控杠杆、去产能进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目前处置进展到了哪一步?还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破中见立”?本报记者近日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
处置“僵尸企业”,事关控杠杆、去产能进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目前处置进展到了哪一步?还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破中见立”?本报记者近日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
为加快破解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走出一条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努力把山西省改革发展推向更加深入的新阶段,为其他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经验,国务院提出以下意见。...
反对者认为债转股只是短期的账面游戏而已。银行的坏账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处置和剥离,仍然在银行手上,只不过现在不叫“贷款”,叫“股权”。...
刘冬梅等基层司法人员发现,多数企业申请破产时间较晚,非到万不得已不愿走破产清算这条路,一拖再拖反而把自己彻底拖垮,变成了“僵尸企业”。这反映出市场准入机制放得开,但退出机制跟不上。...
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调结构的“牛鼻子”。这项工作有两个难点:一是人往哪里去,二是钱从哪里来。一些僵尸企业还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规模大和国有制。这又使解决“人”和“钱”的问题变得更加困难。那么,应该如何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呢?...
错峰生产“常态化”,事实上不从根本上改善供求关系,一刀切,齐步走,何时才能淘汰落后产能?何时才能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能源、资源、市场空间、环境容量,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何时产能利用率才能回到合理区间?...
水泥行业被列入了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重点行业,去产能不再停留在“探索”阶段,更不能以(各种形式)将去产量与去产能划上等号。限定最后环保排放达标时限,同样适用于能耗、质量、安全达标。即达标不能“只说不练”,或慢慢“练”。也不能将产量“忽悠”为产能。...
近见到北方三个省建材行业聚会,部分水泥大企业也参会。工信部原材料司派了官员参会,使会议格外引人关注。会议主题之一是反对低价倾销行为。...
2017年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经济求稳、改革求进。《报告》提出,2016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为完成翻番目标,预计2017-2020年均6.5%是底线,2017年实际GDP增速6.7%,名义GDP增速可能在10%左右。...
对上市公司损益的影响:针对上述诉讼涉及的应收债权,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在以往年度财务报告中按照个别认定法进行了减值计提,因本案尚在执行程序中,债权回收最终结果尚具有不确定性,目前无法准确地判断对公司损益的最终影响。...
今年一月份以来,各地政协全会密集召开。政协全会期间,委员们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是重要议程之一。记者结合各地公布的“成绩单”和委员们的议政建言进行了梳理,为您一一解答。...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监管工作,明确把市场监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部署,以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取得显着成效,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与其他案件不同,企业的破产不仅会产生债权债务清偿、财产资源再次分配等法律问题,还会衍生一系列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社会问题,如职工的社会保险与救济安置、税务问题、工商登记问题等。因此,在企业重整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不容小觑。...
2014年12月23日、2015年6月16日、2015年11月3日,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诉讼事项的公告》(公告编号:临2014-055)、《关于全资子公司诉讼事项进展公告》(公告编号:临2015-039)、《关于全资子公司诉讼事项进展公告》(公告编号:临2015-077),披露了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中材东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保证合同纠纷及相关进展情况。...
2013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大面积和多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经济增速大幅度放缓,导致难以通过新增需求消化过剩产能。产能过剩引发投资效率持续走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化解产能过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务院专门制定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今年以来,潍坊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达旗旗委、政府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基本任务,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国有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因此,在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开启之时,罗建钢认为,其核心点要聚焦在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上,同时呼应“万众创新”的要求。...
去产能是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但受近期煤炭、钢铁价格反弹的影响,去产能进程放缓,产量不降反升。产能过剩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共同作用的结果。去产能的过程中,市场失灵可以通过制度来解决,能否克服政府失灵,才是决定去产能进程至关重要的因素。...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风起云涌,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改革成效不断显现。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推动改革向纵深挺进的政策举措、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工作作出部署。...
通过资产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解决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布局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退出问题。通过产权转让、资产变现、无偿划转等方式,解决三年以上无效益且未来两年生产经营难以好转的低效无效资产处置问题。...
僵尸企业”长期占用或消耗资源,拖垮了产业和市场,减少“僵尸企业”对资源的浪费刻不容缓。甘肃省的“僵尸企业”究竟达到怎样的规模,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清理?...
在中央定调处置“僵尸企业”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后,据悉,目前各有关省区市和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煤炭、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初步方案的重点放在推动兼并重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上,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并且给予资金、税收、信贷等政策扶持。...
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人民日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相比企业关停、资产清算还债的破产清算方式,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更加稳妥。但找到合适的重组方并非易事。在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亏损面达到80%,有多少有能力又有重组意愿的企业可去接盘?...
一边趴在A股持续融资,一边每年从政府手中获得大量的补助。在资本市场大量“抽血”之后,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益并没有好转,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A股有265家上市公司已经沦为了资本市场上的“僵尸企业”,其负债率高企,存货金额不断上升,挤占了大量金融资源的同时也给金融系统带来了风险。...
以水泥和玻璃行业为例,2015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3.48亿吨,同比下降4.9%,实际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65%,企业亏损面超过50%,全行业效益下滑2/3,预计未来水泥需求将进一步下滑,全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和亏损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纲要共分为20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甘肃省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围绕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等三大环节采取相关措施,停止煤炭钢铁水泥新项目审批,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煤炭减少产能1000万吨、钢铁压产500万吨目标。...
倍受全国关注的两会已于昨日结束,习总书记的讲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各界代表的提案引发了热议,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综合管廊、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发展等等热词哪些与混凝土行业相关呢?...
一场控制权争夺,正在走向全面失控。这是一场囚徒困境:天瑞集团为了保住胜利果实愿意代偿债务;张氏父子希望以焦土政策拖垮对手,甚至不惜以破产清算为代价;投资者各有各的主张,意见并不一致。...
加快去产能、加速“僵尸企业”退出,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难免带来阵痛,如何应对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和职工安置问题,是政府和企业的工作重点,也是今年两会关注热点。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有30个省份提出去产能安排,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稳定岗位和分流安置职工相关政策。...
目前,四大产能过剩行业(煤炭、钢铁、有色和水泥)的存量有息负债达5.4万亿,其中银行贷款2.8万亿,债券1.6万亿,信托等非标约1万亿。这些债务将在企业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呢?...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先后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去“僵尸企业”成为河北、广东、浙江、内蒙古、甘肃等近20个省份的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多个地方将清理“僵尸企业”,视作去产能的“牛鼻子”,以实现经济的除旧立新。...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