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低品位水泥原料矿床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上元古界(震旦亚界)地层、少量寒武系及第四系残破积物。矿体属蓟县系铁岭组灰岩。 ...

利用镁渣代替部分原料配料煅烧熟料

镁渣是金属镁厂提炼金属镁后排出的废渣,每生产1t金属镁约排出8~9t镁渣,镁渣外观上大部分呈5~10mm块状,少部分呈粉状,辽西地区镁渣年排放量在10万t以上,这些废弃的镁渣既造成堆放场地的浪费、又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对镁渣的综合利用已势在必行。为此我厂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利用镁渣作原料生产水泥进行了研究与试验,在试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在我厂Φ2.5m×10m机立窑上进行了试生产,取得了成功。...

中热水泥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我公司自2003年底投产后陆续为国家重点工程乌江流域构皮滩电站提供满足GB200-2003技术要求及该工程有特殊要求(微膨胀)的中热硅酸盐水泥。从2005年至今,随着构皮滩电站的需要,中热硅酸盐水泥已成为我公司水泥的主导产品,并不断地使用于电站大坝及大体积工程。...

提高熟料率值稳定性的综合研究

熟料率值稳定性是水泥厂质量控制的核心之一,关系到窑热工制度的稳定、有稳产高产及熟料和水泥的质量,是水泥厂实现优质高产的关健。熟料入库前均化链的全部作用,即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熟料率值稳定性。熟料率值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众多,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笔者曾经对其中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分析,并介绍若干重要因素的调整方法。本文以现代干法水泥厂为例,假定至少有2个连续式生料均化库,有X射线荧光分析仪。...

浅谈水泥制造技术的现状与评价(下)

迄今为止,工业化制造硅酸盐水泥可以由两种技术来完成,即回转窑水泥制造技术和立窑水泥制造技术。关于二者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年来现将成为热点,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到2010年我国“水泥预期产量12.5亿吨”“新型干法水泥提高70%”,按预期水泥产量计为8.75亿,届时立窑水泥总量为3.75亿左右,2005年立窑产量5亿吨,按预定目标“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后,还需要新增1.25亿吨以上的立窑水泥规定的比例关系都能成立,可见我国立窑泉水泥的仍然会存在与发展,因此,准确认识评价现存的水泥制造技术,对搞好产业结构意义重大,作为“引玉之砖”,试就此问题谈点粗陋的看法,恳请业内赐教。...

水泥生产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包括从原料进厂,一直到成品出厂以前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和质量控制工作。生产质量控制是生产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根据设计和工艺技术文件的规定,控制生产过程各工序可能出现的异常和波动,使生产处于可控状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目的是产品性能质量控制,使产品达到所需性能的满足程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要求的产品,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和强度等级等。...

利用铅锌尾矿代替部分原料生产水泥

铅锌尾矿是铅锌矿选矿后排出的粉状废渣,一般中等规模的铅锌选矿厂年排放尾矿量在3~5万t左右。葫芦岛地区的铅锌选矿厂每年排放尾矿量可达20万t以上,这些废弃的尾矿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还对附近的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对铅锌尾矿的综合利用已势在必行。为此,我厂对铅锌尾矿作原料生产水泥进行了研究,在试验室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在Φ2.5m×10m机立窑上进行了试生产,取得了成功。...

优化配料方案 提高熟料质量

根据熟料强度降低的现象,通过多种数理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探索熟料强度降低的原因,结合分析结果,达到优化熟料配料方案,提高熟料强度的目的。...

一种快速估算生料KH值的方法

在水泥生产中,控制好生料成分,使其饱和比达到规定的要求,是实现水泥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为了寻求生料饱和比的合格,不得不经常修改生料CaCO3(或CaO)的控制指标。...

预分解窑操作的体会

在水泥厂中,烧成车间相对而言要比其它车间复杂得多。这主要是熟料烧成有严格的热工制度,要求风、煤、料和窑速进行合理匹配,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整。否则,短时间内影响一点产质量事小,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红窑或预分解系统堵塞等问题。通过生产实践体会到,当一个好的窑操作员,既要在中控室操作自如,判断正确、果断,又要解决好烧成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实属不易。下面就预分解窑的操作谈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用钢渣代替萤石作矿化剂生产优质水泥熟料

广东华兴水泥厂拥有一条年产15万吨的机立窑生产线,原来采用萤石作为矿化剂配料生产水泥,由于该厂原材料复杂,萤石品位波动大,熟料质量不稳定,熟料急凝的现象时有发生,2006年12月份笔者到该厂技术服务,配合该厂技术人员利用当地工业废渣——钢渣较为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采用钢渣代替萤石配料生产优质水泥熟料取得较好的效果。...

冶炼锌铅湿废渣在水泥熟料烧成中的应用

研究了冶炼锌、铅工业废渣的化学特性及其在水泥熟料烧成中的应用,解决了配料、控制和煅烧技术等问题,成功地代替了约20%的硅质原料及100%的铁质原料,在湿法回转窑上烧成优质熟料,水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对如何提高我国通用水泥质量的探讨(一)

我国水泥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主要差距为高标号水泥数量少,最高强度比较低;水泥早期强度相对值和绝对值都低;没有控制水泥总的及各组分的颗粒级配;还没能按混凝土工艺要求及时生产和供应最佳性能和足够数量的均质水泥。提高我国水泥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提高熟料质量,改善水泥性能,包括提高硅酸盐矿物总量和早强矿物含量,提高熟料率值,特别是提高SM,增加细粉含量,控制水泥颗粒级配,以及走掺矿渣和粉煤灰抑制碱集料反应的道路。...

新型干法窑的目标产量推导及其工程实践

本文提出了新型干法窑的两个目标产量;简要介绍了实现目标产量一的设计思想和推导方法,以及运用该设计思想在工程设计和生产中的实践效果;简要介绍了实现目标产量二的设计思想,以及在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热工推导,论证了未来的新型干法窑实现目标产量二是完全可能的...

预分解窑生产中碱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报告了国内某大型现代干法水泥厂预分解窑生产中碱对熟料质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导致熟料安定性不良,后期强度降低。对高碱熟料的岩相分析发现,碱对熟料矿物,特别是阿利特形貌具有明显影响。从保证熟料质量的角度提出了熟料中碱的限量标准。...

预分解窑系统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用风

根据预分解窑系统煤粉燃烧的特点,结合国内几家预分解窑的实际生产情况,探讨了窑炉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用风量及其风量平衡问题,强调指出烧成系统风、煤、料的合理匹配对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性,为指导工厂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窑内风、煤、料的合理匹配

预分解窑系统窑炉风、煤、料的合理匹配对于稳定系统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的产量、质量至为重要。根据预分解窑系统煤粉燃烧的特点,探讨了窑系统平衡问题,即在保持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平衡与稳定的基础上.保持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及煅烧能力与预热预分解能力的平衡和稳定的要求。 指出生产中要注意风、煤、料的合理匹配,来保证热工制度的合理稳定。...

我国水泥标准同国际接轨后改进产品质量的分析

水泥新标准实施已有2年时间,实施效果逐步显现出来,水泥生产工艺进行了和正在进行大的调整,水泥产品质量已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提高水泥产品质量的工作任重道远,特别是根据用户的要求改进产品质量,以至修订标准中不适应的规定等工作更是长期任务。这里根据我国水泥生产、使用实施新标准的经验教训,反映出来的新问题,就改进水泥产品质量的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1 2 3 4 56 7 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