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否认京津冀协同发展投42万亿 纯属谣言

有媒体报道称,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但记者核实发现,该消息并不属实,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曾对此明确表示,并未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相关投资测算。相关专家也表示,只有确定规划、项目和时间段三大因素后才能科学测算京津冀协同发展某个阶段的投资额。...

多省上报“一带一路”对接方案

在第十九届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获悉,目前丝路沿线近20个省份中,陕西、江苏等地最终对接方案已经上报。其中,交通、商贸、物流、能源等为重点对接领域。...

工程机械一季度表现欠佳 回暖未有期

1-3月机械工业累计增加值增速为6.3%,比1~2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机械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也低于去年全年3.7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同时低于同期制造业0.9个百分点。这是近些年,机械工业呈现的少有的未高于全国工业、同时低于制造业的现象。...

57国争相投资亚洲基建 中国加强中亚外交

截至4月15日,共有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其中域内国家(亚洲和大洋洲)37个、域外国家(欧洲、拉美和非洲)20个。亚投行的创立,实际上是在传递一个重要信息: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即将到来。...

适应新常态 创新求发展——2015年CCPA硅酸钙水泥板分会年会

5月14日,硅酸钙水泥板一年一度行业盛会——2015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硅酸钙水泥板分会年会暨技术交流会在长沙召开。会议由硅酸钙水泥板分会主办,以“适应新常态 创新求发展”为主题。会议由硅酸钙水泥板分会主办,湖南邦弗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未来10年中国政策可能将重点扶持的10大领域

有评论文章认为,有10大行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产业投资、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各地争相出台地下管廊规划 专项债解资金之困

综合管廊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拐点和转折点。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市仅供水、排水、燃气、供热4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如果按照综合管廊的设计模式,将这几种管道设计为一体,建设管廊长度约为37万公里左右,在不计算拆迁等成本的情况下,所需资金就将近4万亿元。...

[原创]2014年水泥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比较

2014年塔牌、海螺的债务偿还能力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无可匹敌,其债权人的权益受到充分保障;而福建水泥、天山、山水等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双双偏弱,企业经营具有较大风险,需及时调整,在保证企业盈利的同时增强经营、财务风险的防范。...

专家:中国将开启新一轮投资盛宴 不同于4万亿

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至7%。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分别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成为两位新闻发言人的共识。...

国务院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扩大开放促发展升级。...

[原创]东南亚水泥行业概况(二)

《东南亚水泥行业概况(一)》中介绍了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五国的基本经济及水泥行业概况,本文将介绍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的水泥行业现状。...

京津冀一体化预算42万亿 或撬动百万亿投资

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数日前,财政部为京津冀一体化开出的这份“预算表”已在一些行业的资本市场上掀起“波澜”。...

2014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与行业发展综述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作为传统产业,“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是发展要有新思路,要运用“新思维”,找准行业发展“新活力”和“新资源”,换句话讲,就是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动力。因此,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从而分析掌握行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特点、存在问题以及行业发展规律,通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引领行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行稳致远至关重要。...

林毅夫:产能过剩 中国还有投资机会

林毅夫根据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水平高低情况分成了五类,每一种企业类型,或者走出国门海外并购,或者在国内转型升级,企业主动出击之外,都需要政府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评]华北:市场疲软 水泥价格惨淡

上周,已经临近5月,华北水泥市场依然没有起色,市场需求疲软,水泥价格承受较大下行压力。...

[周评]中南:市场需求不足 水泥行情持续不振

来到5月“门口”,中南地区水泥行情依旧未能出现明显好转。据市场反馈,上周区域市场需求不足,多地价格下调,行情不容乐观。...

林毅夫:中国经济为什么要保持7%的增速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阐发了他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看法。林毅夫剖析了7%的增速为什么合理且必要。...

中央政治局会议点题京津冀 未来6年需投42万亿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尽管全文还没有公布,但是会议提及的一些内容已经给外界足够的想象空间。...

中国一带一路魅力难挡 科技、地产成各国焦点

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战略已非新事,而随着丝路基金首单花落“巴铁”后,各国对于“一带一路”的机遇萌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一带一路”战略启动利好中企“走出去”

“一带一路”为中企海外投资提供多样机遇“一带一路”的实施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将加速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其沿线44亿人口、26个国家地区、21万亿美元经济规模,众多大项目带动,意味着中国工程公司规模提升空间巨大。...

京津冀水泥企业将加速协同发展

北京水泥行业协会会长段建国强调,京津冀三地协会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应加强紧密联合和沟通,做好引领和服务工作,寻找新增长点。北京水泥行业协会已经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协会,已有会员53家,产能大于5000万吨。...

[原创]2015年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5年初“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规划、长江经济带等大力拉动投资的概念不断热炒,作为受投资拉动的预拌混凝土行业,2015年又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2015年水泥市场分析与展望

2015年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对已处于景气度偏冷的水泥行业来说,情势不容乐观。那么究竟在新的一年里,水泥市场需求将有何变化,行情如何演绎,行业效益将处于什么水平?本文在试图解开上述种种谜团之外,还对2015年行业内的重点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一带一路”再回风口 主题投资仍将火热

随着“一带一路”总体规划的出台与具体方案的相继落地,直接受益于政策的板块有望持续活跃。14日大盘的放量滞涨无疑带给了市场些许隐忧,然而,在不少个股的冲高回落之中,受到政策强势助推的“一带一路”概念却保持了极其强劲的上攻势头,堪称震荡行情中的“定海神针”。...

孔祥忠:新常态下水泥行业该如何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更注重环境保护,水泥企业要充分发挥和挖掘工业废渣的利用能力,要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与城市发展共生,要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水泥行业向绿色生态化转型。...

海螺水泥解密“走出去”五大经验

我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标志着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进展。大势之下,企业何为?安徽海螺集团近年来主动走出去开辟国际市场,拓展对外投资,其举措和布局与国家战略高度吻合,其高效进展也令人瞩目。...

段建国:京津冀水泥协会应紧密沟通 做好引领和服务工作

4月9日,2015北京水泥行业会员大会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水泥行业协会、天津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和天津振兴水泥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北京水泥行业协会会长段建国在大会总结中强调,京津冀三地协会,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应加强紧密联合和沟通,做好引领和服务工作,寻找新增长点。...

“中国制造2025”风口:开启智能制造六大领域试点

3月1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以及《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智能制造试点。根据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表述称,智能制造不仅是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切入点之一。...

博鳌论坛四大关键词 “一带一路”为首

据悉,博鳌亚洲论坛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对外宣示的重要窗口,而参会的各方也将在论坛期间签署重要经济合作协议。...

各地“一带一路”基建规模达万亿

2015年地方和全国“两会”之后,“一带一路”成为市场热词,机构对于“一带一路”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也进入迸发期。民生证券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目前各地方“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跨国投资规模约524亿美元,预计影响2015年新增投资4000亿元左右,拉动GDP增长0.25个百分点。...

走出去!水泥企业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和成长点

经过三十年积累,中国水泥工业“走出去”参与全球水泥市场竞争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在国内需求渐进峰值、新增产能受限的背景下,国内水泥工业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和成长点,“走出去”有其必然性。...

中国力推“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上表示,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针对即将出台的“一带一路”战略总方案,不少与会嘉宾表示,基础设施建设将成实现该战略的主要突破口。...

环保行业利好频出 四大板块分享10万亿蛋糕

环保将是未来几年的热点,直接受益的是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土壤治理、环保设备、环境治理第三方运营几大行业,间接受益的行业主要有特高压建设、新能源并网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

中国建筑1-2月基建业务维持高增长态势

中国建筑(601668)于16日发布公告,公布2015年1-2月生产经营情况。期间,建筑业务累计新签合同额约1,903亿元,同比增长17.7%。...

亚投行扩围 博鳌论坛临近 一带一路酝酿再次起航

欧洲最大的4个经济体均已决定加入亚投行。这一消息带给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尚未演绎完毕,即将召开的博鳌论坛又给市场带来好消息。据记者了解,本届博鳌论坛除发布多个区域合作报告外,备受关注的“一带一路”规划有望在近期公布,不排除有在博鳌论坛前后亮相的可能。...

京津冀规划呼之欲出 基建盛宴延续

备受市场关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今年两会期间,在河北代表团举行的开放团组会议上,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对河北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过一年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很快就会颁布。...

[周评]东北:部分市场需求及水泥销量环比小幅上升

进入三月中旬,东北地区气温逐渐回暖,部分市场需求及水泥销量环比小幅上升。且受主要水泥企业处于统一错峰停产至4月1日影响,市场部分厂家报价有小幅回涨情况。总体水泥市场行情需求仍以平稳运行为主。...

宋志平:新常态下水泥产业新活法

在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带领下,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成为世界水泥大王。面对新常态下的水泥行业发展,宋志平有了新的思考。从本期起,企业观察报将分三期推出对他的系列访谈,以供读者参考。...

发改委:东北产业转移示范区要与国家新“三大战略”结合

目前,东北振兴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央高层对东北振兴高度重视,国务院又出台了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分析人士看好东北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国企改革、新材料工业发展及农业等方面投资机会。...

“一带一路”给基建航运等产业发展带来多重机遇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的国际战略框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重发展机遇。其战略愿景可分为远近两大层次:近期着眼于“基建互通、金融互通、产业对接、资源引入”,远期则致力于“商贸文化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繁荣”。...

柴静概念基金解析:关注三类产品分享环保投资盛宴

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被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环保类个股可能将迎来相应投资机会。昨日,“柴静概念股”即全线飙涨,多只个股涨停。而对于普通投资者,环保主题基金或是更佳的选择。...

“两会”契机 自贸区、京津冀一体化或获资金追逐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两会”的焦点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机构普遍预测,从目前来看,拉动经济稳步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增加消费需求,令经济新常态顺利展开将会成为“两会”提案的焦点,而与此相关的“一带一路”、自贸区、环保、三农、京津冀一体化等五大领域必然成为热门话题,并将成为市场资金的追逐标的。...

丝路基金撬动一带一路战略 600亿杠杆成发动机

去年11月,在“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一周年之际,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截至目前,这也是惟一一个配套“一带一路”建设的专项基金。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认为,丝路基金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更大的作用在于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1月M2增长乏力 经济增长目标有可能下调

值得关注的问题倒是,在M2增速大幅下滑的同时,信贷增长依然强劲,同比多增1531亿元,表明问题并非出在货币乘数上,而是基础货币出现流失。...

[原创]2014年混凝土行业运行分析及2015年展望

2014年预拌混凝土消耗量同比增速较去年大幅下滑;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随着产量增速的下降同比增速大幅缩减,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商品混凝土价格较为稳定,与2013年相比有小幅上涨。...

发改委:以创新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上发布题为《以创新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文章,总结了2014年经济发展情况,并表示,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宋志平:新常态下水泥行业的抉择

新常态下水泥行业面临怎样的境遇?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老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增速放缓、水泥需求下降的新问题如何应对?接下来的选择又如何?面对新常态,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水泥行业如何迈过这道坎儿,如何解答种种迷题,宋志平又提出了新的论断:“新常态,水泥行业进入发展平台期,不会大起大落”、“新时期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提高行业集中度”、“要赋予错峰生产更丰富的内涵”、“新常态下,水泥企业要保持平常心”……...

顶层设计箭在弦上 长江经济带主题蓄势待发

作为国家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成为近期地方“两会”热议的重点。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考虑到全国“两会”前后可能出台总体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主题将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1991年以来新低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GDP的比值已升至78.87%的历史高位,而同期GDP增速仅为7.4%,创下自1991年以来的新低。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在过去一年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走势如何,又将面临哪些难题?...

四川将加快推进500个省重点项目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今日开幕。省长魏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四川将充分用好政策“组合拳”,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破解困扰实体经济的诸多难题,提振实体经济发展的活力。...

1 ...  89 10 11 1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