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自贸协定取消焦煤进口关税的影响,焦煤进口成本降低,周二煤焦钢产业链期货品种全线下跌,螺纹钢价格跌破2500元/吨的整数关口。随着APEC会议的结束,钢厂复产在即,同时下游进入需求淡季,整体市场将以下跌为主。...
中澳自贸协定取消焦煤进口关税的影响,焦煤进口成本降低,周二煤焦钢产业链期货品种全线下跌,螺纹钢价格跌破2500元/吨的整数关口。随着APEC会议的结束,钢厂复产在即,同时下游进入需求淡季,整体市场将以下跌为主。...
国家统计局近日陆续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认真解读这些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特点,有利于我们准确判断新常态下我国水泥工业经济运行的新特征。...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虽然三季度GDP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1-9月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2014年,中国水泥网在会员服务上屡屡创新,不断推出各种新产品,继年初的水泥指数上线后,近日数据中心也正式上线,为会员用户提供详实、丰富、便捷的数据信息查询服务,接轨水泥行业的大数据应用。...
今年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跌破17%,为最近12年来最低;全国水泥产量增速跌破4%,为最近16年来最低;水泥价格再次跌破每吨300元,为最近4年来最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也已经步入新常态,产量的高增长不再是水泥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抑制水泥产能过快增长,加速淘汰水泥落后产能,提升水泥企业整体竞争力,是水泥工业发展步入新常态的主要任务目标。...
13日公布的8月宏观数据均不及预期,工业生产等数据增速创新低。自中国政府2008年推出刺激经济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以来,中国经济从未像这样多个指标示警,跌回金融危机深重时水平。...
最新数据,截至9月2日,国内钢材综合指数报收3000元/吨,单月下跌210元,不仅创下14个月来最大跌幅,也是自2004年以来10年新低。 ...
7月宏观经济数据给经济复苏势头确立的市场预期泼了一盆冷水。分析人士认为,只要有政策托底护航,经济企稳、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应没有悬念。...
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69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
在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宏观数据有所改善,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现环比回升,投资仅略有回落。...
受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影响,2014年一季度水泥下游需求偏弱,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4%,各区域表现分化。从水泥价格表现看,一季度水泥价格较年初有所跌落,但平均价格则明显高出上年同期。预计二季度全国水泥价格以平稳为主,需求较好地区价格将出现一定回升,各区域表现分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凡事预则立。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宏观调控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控调控的政策力度,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
进入三月,华北地区气温逐渐回升,下游市场需求进入回升阶段,但水泥市场需求启动迟缓,近期华北地区总体报价平稳短期内水泥价格调整可能性不大。...
2013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3.1%;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2.9%,服务价格上涨3.3%。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6%。...
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向好,促进了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制造业的增速回升。随着国家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力度、推动信息消费、启动一批基建项目等稳增长政策的出台,企业家对制造业的投资信心逐步恢复...
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无疑是正确的,对在使用散装水泥达到一定量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也无可非议。但如果加上“优先使用本市散装水泥”前置条件的话,就有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之嫌。...
随着7月以来工业、外贸、投资、库存等宏观经济数据的持续回暖,中国三季度GDP增速反弹至7.8%,较上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稳增长”目标下的政策组合拳效果集中显现。...
前三季度,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9月工程机械板块继续跑输机械指数及大市。9月份工程机械指数累计下跌1.8%,同期机械指数、上证综指分别累计上涨3.5%、2.9%、3.5%。工程机械指数继续跑输大盘及行业指数。...
包括CPI、PPI、PMI、进出口等在内的多项经济指标的变化,正显现出中国宏观经济加速企稳改善的迹象。...
近期,东北三省遭遇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上周灾情并没有得到缓解。三地水泥市场受强降雨影响较大,行情持续低迷,但辽宁部分地区因需求增加,导致供应紧张,价格开始止跌走稳。...
在中国政府明确“稳中求进”及经济增长底线管理的政策信号下,7月的工业、投资、出口和PPI数据都出现了止跌的态势。包括发改委人士、政府智库人士、投行学者乃至海外媒体的各界声音显示,中国经济有望在三季度触底企稳。...
下半年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仍将是投资增速上行的重要力量,7月份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举措,预计实现全年GDP增长7.5%的目标问题不大。...
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目标为7%。要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增速低于7%这个“底线”是不允许的。...
国家统计局表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仍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但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下一阶段,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更好地发挥市锄制作用,激发市惩经济的内生活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3年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0.6%。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8%,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88个百分点。...
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虽然全国范围需求超预期概率较小,但区域性的机会依然存在,其中华东、甘青市场全年供需关系较好。6月份为华东传统淡季,价格调整在所难免。近期浙江、江苏地区企业陆续出台停窑计划,只要企业有效控制产能发挥,价格将会保持合理水平。从中长期来看,长三角及甘青地区的供给压力减轻,从而推动供需关系改善的逻辑依然存在。...
2013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6%。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略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8%;环比增速为1.6%。但分析师并不认为政府会因经济增速过低而出台刺激政策;相反,会在转型升级和制度改革等长效机制方面有更多考量。...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3.2%,环比上涨1.1%,为2012年2月份以来月度环比涨幅的最高值。专家表示,食品价格上涨是2月CPI上行、以及环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近期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全年CPI涨幅仍在可控范围内。...
步入2013年,众多宏观经济数据均显示经济正在温和复苏中。1月份出口增速创21个月新高,PPI环比由跌转升,受春节黄金周影响消费也快速增长。市场普遍认为,未来经济回暖预期增强,经济增速将继续反弹。在经济回暖的背景下,通胀也步入上升周期。尽管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份CPI如预期般回落,但分析人士预计,未来通胀将延续温和上升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12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多家机构预测,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上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延续上行态势,CPI同比增速或在2.2%-2.54%。专家表示本轮CPI筑底基本完成,新的上升周期正在酝酿。...
展望2013年国际油价,专家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将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增速较为缓慢,基本面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支撑相对有限。但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东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对国际油价形成支撑。预计国际油价居高难下,全年均价料高于2012年。...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我国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针对下一步我国还将采取哪些重大措施继续稳增长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人士表示,国务院近期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近期工作进行了部署。...
近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8%,自5月份来首次回升;汇丰中国9月PMI终值为47.9,比8月小幅回升,也折射出制造业经济企稳迹象趋于明显。中国制造业三大评价指标数据均出台,折射出经济筑底企稳迹象明显。...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