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是关键 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2022-12-26 房地产需求
确保明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关键是落实好疫情防控政策前提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重塑市场信心 金融“组合拳”纾困房地产

对于2023年的楼市走向,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扎实落实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的“三保”政策。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将会以保稳定、防风险双轨主导,促进房地产市场恢复活力。...

货币政策、流动性、房地产 央行这场重磅会议都说到了

12月20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央地密集部署稳增长扩内需 明年经济有望加快恢复

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积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纷纷抢抓时间窗口,全力以赴冲刺经济稳增长,并提早谋划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随着国内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实,市场普遍预期2023年中国经济将加快恢复。...

稳增长,中国经济如何蓄能加力

11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新动能持续成长。1至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新一轮房地产救市政策已全面进入热点城市

需要指出的是,近段时间以来不仅地方政策持续发力,央行、银保监会及证监会等部门也频出利好政策,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方面刺激房地产市场。...

扩内需路线敲定 扩消费促投资释放新空间

除了消费,会议还强调,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

中财办:预计明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二季度经济活力将加快释放

2023年实现5%以上的经济增长是有可能的,实际上接近6%也是有可能的。这一波疫情扩散比较快,但感染者7天到10天基本能康复,因此这波疫情在2023年一季度扩散势头就可能减弱,疫情防控方式调整后对人流物流影响较小,二季度经济有望明显提速...

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促进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健康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得房地产稳定在促进明年经济运行总体回升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起草“数据二十条”,组建跨学科专家队伍,赴多地深入调研,并吸纳了各方面有关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数据二十条”。...

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 中央财办权威解读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今年已经出台实施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显现。明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

临近年底 各地加大投资力度稳经济促增长

眼下,临近年终,为了抢抓经济回稳向上的关键窗口期,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各地密集开工。...

“稳”是关键 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2022-12-19 房地产 需求
中国经济怎么看?明年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这些重要信号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涉及消费、投资、产业链、疫情防控等方方面面,既保发展也保安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各方努力之下,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三保”将成楼市政策底线 化解风险或有更多动作

李宇嘉表示,综合此次会议的表态,预示着房地产管理的基调开始改变,转向全面稳定、支持需求和复苏市场。这是后疫情时代一揽子纾困政策的重要方面,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一环。...

中国加码稳增长 力促工业量质齐升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推动工业经济整体好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李强作总结讲话。...

[宏观月评]2022年11月:下游需求持续走弱,单月水泥产量下降!

2022年1-11月水泥产量为195010万吨,同比下降10.8%,其中11月单月水泥产量为19172万吨,同比下降4.7%,环比下降5.9%,11月水泥产量超预期下降。...

瞄准“地方主线” 险资青睐交通等基建领域

从险资流入地方经济的方向看,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受到险企青睐,近期就有大手笔项目落地。...

2022-12-16 基建 投资
中国经济承压前行稳中有进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仍将面临严峻的内外部挑战。从外部看,加息周期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逆全球化和地缘冲突使发展不确定性增加。从内部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并未根本性解决,经济运行压力仍大。...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十四五”时期,我国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空间更趋广阔。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扩大内需面临不少问题挑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提升,消费升级面临的困难增多,扩大有效投资存在较多制约,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从目前国内消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表现看,四季度经济仍然由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挑起大梁,发挥了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多省份促投资稳增长加速冲刺

近期,多个省份的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称,今年地方专项债使用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拉动明显,项目资金保障持续增强。抓住机遇,加大力度提速项目建设,持续扩大了有效投资。...

振作工业经济!三部门重磅发布!2022最后一个月该怎么做

确保2022年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为2023年实现“开门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从项目“快落地”看投资“新动向”

随着项目建设加快落地,投资优化供给结构、厚植高质量发展后劲的关键作用也不断释放。...

多地推出稳增长“硬”举措 为明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提供支撑

最近一段时间,多地相继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稳外贸抢订单、促进消费等稳增长实招,不断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为明年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项目建设提速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多省份促投资稳增长加速冲刺

近期,多个省份的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称,今年地方专项债使用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拉动明显,项目资金保障持续增强。抓住机遇,加大力度提速项目建设,持续扩大了有效投资。...

大国基建提速 释放发展活力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经济的关键举措,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基建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促进投资平稳增长。...

信贷支持有力 经济增长预期改善

专家分析,后续货币信贷政策的着力点,仍在于推动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信用扩张,从而保持金融对经济支持力度,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11月新增贷款1.21万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

后续,在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活力等方面或仍有诸多政策出台,继续推动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结构性政策支持领域的信用扩张,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强动能促发展 稳工业组合措施为企业蓄力

近段时间,多地多部门紧抓四季度这一关键时间点,加快推动稳工业政策措施全面见效,确保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2023年实现“开门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基础。...

2022-12-12 安全生产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正在组织制订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和农业四大领域的转型金融标准

现在人民银行正在组织制订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和农业四大领域的转型金融标准,之后将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扩大转型金融标准制定的领域。...

央行上海总部等多部门发声:支持房地产融资合理增长 支持房企到期债务合理展期

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正在加速落实落细落地。...

2022-12-09 房地产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新走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关键。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金融工具发力稳投资 年内加速落地见效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集中力量推动金融工具项目加快开工和建设,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支撑。...

政治局会议:着力扩大内需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

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2023年经济工作大方向已经明确,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2022-12-07 中国经济 GDP
专项债创新高 基建投资两位数增长可期

今年地方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均创下新高。中国债券信息网等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2月5日,前11个月地方债发行近7.3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到4.03万亿元,创下专项债发行七年来的新高。...

2022-12-07 基建 投资
债市新工具不断涌现 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已发行各类国债166只,发行规模合计8.25万亿元,同比增长36.71%。其中,7月、8月国债发行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

专项债余额首破20万亿:土地财政转型,偿债风险如何控

但显然,在债务约束下,专项债难以继续保持往年高速增长势头,专项债规模需要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项目收益相匹配。未来适时适当压缩专项债规模和在地方政府债务中的占比,成为业内部分专家的共识。...

“三箭”效力初显 助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随着信贷、债券、股权“三箭”相继发力,预售资金监管优化以及“保交楼”资金持续落地,地产行业信心有望加速修复,房企信用风险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山东滨州港区水泥熟料吞吐量“单月超一年”,是什么信号?

11月份,山东港口集团渤海湾港滨州港区完成水泥熟料运量14.5万吨,单月水泥熟料吞吐量超去年全年,打破开航运营以来,单月水泥熟料吞吐量纪录。 ...

2022-12-06 山东省 需求
多地谋划2023年经济工作 重大项目建设仍是重点

从相关会议释放的信号看,明年继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仍是重点。...

稳链保供畅通物流大动脉

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政策着力点之一。在当前形势下,稳链保供已成为普遍共识,必须综合施策,协力推进,全面提高我国供应链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夯实物流产业基础,推进我国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12-06 统计局 PMI GDP
动力煤价格止跌反弹

在寒潮天气的影响下,北方气温快速下降使得煤炭需求出现阶段性改善,煤炭价格迎来看涨预期。公开数据显示,近日煤炭贸易商报价止跌反弹。上周(截至12月2日)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1350元/吨,环比增长5.47%。...

首破4万亿!年内新增专项债创新高!全年基建投资两位数增长目标可期

今年地方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均创下新高。中国债券信息网等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2月5日,前11个月地方债发行近7.3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到4.03万亿元,创下专项债发行七年来的新高。...

2022-12-06 基建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