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透露了哪些政策新内涵

为明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主基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透露了哪些重磅信号?本文带你看懂明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以及本次会议隐含的政策新内涵。...

央行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近7000亿元

19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规模为1700亿元,20日净投放规模为1400亿元,21日净投放规模为1200亿元,22日净投放规模为1600亿元,至此,本周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投放规模近6700亿元,相当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

今年来金融支持实体力度加大 降准降息空间有限

尽管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缩水,但对于今年以来的信贷表现,银行人士均认为今年以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连平认为,今年内再度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积极财政政策将在下半年发力 不排除有降准可能

2016经济半年报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再一次回应了“中国经济悲观论”,6.7%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且高于全年经济目标的下限。...

连平: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仍存不确定性

对于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经济运行仍然存在多种不确定,积极财政政策需继续发力。...

货币乘数攀至十年最高水平 M2或将回落至13%下方

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计算,3月末货币乘数为5.10,创2006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货币乘数用于衡量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能够派生多少倍的信用扩张,其等于M2除以基础货币。...

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 专家称4月底前或再次降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19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82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为了满足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客观要求,降准势在必行,今年4月底之前很有可能再次降准。...

供给侧改革预期点亮建材行情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水泥、玻璃等行业去产能路线图逐渐清晰,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正迎来重大机遇。...

新华社:此次降准绝非中国大规模强刺激经济的先兆

中国人民银行3月1日正式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今年首次降准,也是自2015年10月24日以来四个月内首次降准。...

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或将实施三次降准 经济增速仍将放缓

厦门大学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25日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6年春季预测报告。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在投资减速的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速还将继续下行,但下降幅度将减缓。...

2016中国经济:当务之急去产能

2015年中国GDP首次破7,步入2016年的中国经济抑或难免有些忐忑。也许可以用“增速回落、去杠杆、去产能、风险暗藏”等关键词勾画2016年宏观经济。...

央行“挤牙膏”挤出2万亿资金 新年12次投放

为缓解春节期间的流动性压力,央行在今年1月多次进行逆回购操作,进入2月,央行释放流动性举措仍在继续。从1月开始,央行共进行了12次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资金可谓天量。截至2月3日,央行新年累积投放2.08万亿元。...

社科院蓝皮书:今年股市将处震荡筑底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2日发布的《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6)》认为,2016年股票市场将处震荡筑底状态,防范风险是投资者的首要任务。蓝皮书称,从政策逻辑看,支撑2014年至2015年股价上升的因素已经不复存在。...

中金重磅研究:中国经济重演1998-2002大通缩!

被称为旧动能的传统势力正在喘息。产能过剩如幽灵般挥之不去,钢铁、煤炭、有色、石化无一幸免,几乎全行业挣扎在亏损边缘。2015年,中国经济的焦点在新旧之间反复切换,躁动不安。急于寻路的中国经济,继续在冰辙上艰难蛇行,没人能精确断言下一个春天何时降临。1998年的困境和出路值得今日借鉴。...

连平:预计今年GDP增速6.7% 或降准两次以上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21日在京表示,根据对投资、出口、消费的分析,运用模型逻辑分析并做相应修正,预计2016年经济增长可能达6.7%。...

民生研究: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的十种方法

“让僵尸入土为安”,这么杀气腾腾的话不是来自券商报告,也不是网络评论,而是《人民日报》对供给侧改革的权威解读。一向温和的政策风向为什么会突然如此严厉?看上去很突然,但其实是必然。...

央媒:今年降准降息节奏将明显不如去年

虽然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仍在,但政策宽松的边际效用递减明显,同时考虑到目前供给侧改革的主基调,市场或许需要降低对今年货币大幅宽松的预期,降准降息仍在政策篮子之中,但节奏将明显不如去年。...

陈锡康: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的主因是产能过剩

昨日,中科院预测中心在京发布2016中国经济预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经济学家陈锡康教授在论坛上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并就此提出若干建议。...

央视重磅发布:2015年中国十大经济事件!三分钟阅尽一整年

12月15日,央视财经频道与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联合向全国150位经济学者发出2015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事件”调查问卷,截至12月25日共成功回收问卷103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些经济学家眼中,2015年的哪些经济大事改变着中国?又怎样影响你我的生活?...

2015收官PMI回暖:新订单指数跨越荣枯线

2016年1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CFLP)、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5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虽然仍低于荣枯线(PMI数值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线),但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2016年基建投资增速或下降 房地产投资或降至零增长

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报告分析2016年经济增长趋势时指出,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

摩根大通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6.6%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昨日在北京表示,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6.9%,2016年则进一步降至6.6%。...

高盛下调2016年中国GDP增速预期至6.4%

12月8日,高盛发布2016年中国经济表现展望,预计中国经济明年将继续放缓,全年GDP增速进一步降至6.4%,为自1989年以来的最差一年。鉴于此,央行将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2016年全年下调两次基准利率,以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300基点。...

机构预测:11月PPI跌5.9% 再次降准概率大

综合多家机构预测,11月我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回落幅度可能在5.8%到6%,取中值5.9%,与10月持平。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近底部,PPI降幅亦趋于探底,进而带动整体低通胀压力亦有所缓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宽财政稳货币将是主调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要来了,各大机构对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也陆续发布,这代表了市场上的一部分看法。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在不断加大,明年的经济增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预测值不一,但低于2015年增速几乎是共识。...

实施十三五规划需要破除的几个政策误区

纵向对照我国过去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情况,实现经济增速6.5%的目标并非难事。但横向与发达国家转型时期相比较,发现6.5%的增速是很高的目标。我国要实现“保增长”目标,创新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加大投资。...

10月CPI增速或大幅下降至1.45%

调研结果显示,10月C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45%,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水平(1.6%)明显回落。其中,汇丰银行给出了最大值1.9%,招商证券、野村证券、渣打银行3家机构给出了最小值1.3%。...

中国将加大绿色建材使用

大力促进与群众需求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等升级发展。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扩大绿色建材等使用,推广应用重大应急装备和产品,支持农机、船舶等更新,加大铁路、通信等高端装备走出去步伐。...

中国再进入负利率时代 千亿存款或搬到股市楼市

10月23日,央行再次宣布“双降”,明确自10月24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调整后,五年以上贷款利率降至4.9%。此次基准利率下调之后,中国正式步入负利率时代。分析人士称,居民存款搬家将再度上演。...

央行“双降”之下资产配置会持续向股市转移

央行10月23日宣布,从10月24日起降低存贷款利率0.25%,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同时撤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央行突然降准降息,不仅给增速下行的中国经济企稳增添动力,也通过货币政策发力,为“十三五”规划平稳开局铺路。...

“十三五”蓝图今起审议 稳增长宽松政策再发力

从今日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新的五年规划蓝图、擘画方略。“十三五”期间,新经济动能将更多受到政策润泽。稳增长、新经济、PPP模式成为三个重要关键词。...

专家: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央行23日宣布将再次启动年内第三次“双降”,对此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降准降息意料之中。...

央行年内三度“双降” 为楼市续航

央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双降”。...

前9月固投39万亿 西部增速同比腰斩

数据显示,前9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回落5.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中部地区一枝独秀,保持了14.5%的较高增速,而之前始终领跑的西部地区却出现了急剧下滑,前9个月固投增速为8.7%,不足去年同期数字的一半。...

央行开展千亿MLF操作 降准预期再度升温

21日,央行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共1055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此时释放MLF意在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和财政存款上缴的影响。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央行很可能再次降准。...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超万亿元 降准降息指日可待

10月15日,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90万亿元,同比多增2.34万亿元。这意味着,全年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将突破市场普遍预期的10万亿大关。专家普遍认为,央行应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降准降息都指日可待。...

央行放大招刺激实体经济 功效等同于降准

央行发布消息称,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基础上,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独家]一个水泥从业人员国庆66周年的房地产感言

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常态化发展,发挥房地产现阶段的支柱产业作用,是现阶段稳住经济发展阵脚的重要手段,否则,猪还没有飞起来,站脚的高板已经抽掉,经济摔下来后果会很严重。这块板不能抽,要给予猪长翅膀的时间。...

机构预测8月CPI同比增1.9%左右 实际负利率或再现

综合多家机构预测,8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能同比增长1.9%左右,比7月高出0.3个百分点。由于自8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至1.75%,如果8月CPI同比增速确如机构所预测,居民存款实际负利率将时隔22个月再次出现。考虑到当前整体经济仍然面临低通胀压力,市场人士认为,即使进入负利率区域,调控部门仍应考虑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存贷款基准利率。...

央行再度“双降” A股能否起死回生

25日股市收市后,中国央行再度宣布“双降”,即降息加上降准。此时央行选择“双降”的举措,其核心意愿在于提振经济。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央行“双降”的实际效果,我们并不能盲目乐观。...

李克强:宏观调控有空间 能完成全年目标

中国A股连续几天暴跌,让外界又对中国经济前景生出些许担忧,在央行出手“双降”的同时,中国政府高层继续向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稳健向好的“强音”。...

央行:决定今起降息0.25 并降准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7月三驾马车消费平稳、投资和出口放慢

7月经济三驾马车呈现一平稳两疲软(消费平稳、投资和出口放慢),下一步稳增长措施陆续发挥作用,由于去年8月基数比较低,下个月同比增速将趋稳。...

中金:中国拟加大刺激基建 年投资增量或至GDP的1.3%

中金经济学家梁红等6日的报告称,中国或将推出万亿级基础设施投资,新政每年带来的总投资增量规模或达GDP的0.4%-1.3%左右,较2009年的刺激政策温和很多。...

稳增长半年清单4万亿基建投资大网张开

批复8922亿基建项目、发布1.97万亿PPP项目、三年内投资不低于1.1万亿用于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三次降准加三次降息、出台《中国制造2025》等重磅产业政策、发布16个涉及改革的意见……...

发改委半年批复基建项目近9000亿

批复8922亿基建项目、发布1.97万亿PPP项目、三年内投资不低于1.1万亿用于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三次降准加三次降息、出台《中国制造2025》等重磅产业政策、发布16个涉及改革的意见……今年上半年稳增长政策的清单已然徐徐展开。...

货币政策仍有调整空间 二季度GDP增速7%左右

二季度宏观经济多项数据将于本周公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7%左右。多家机构认为,下半年经济企稳仍面临较大压力,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

CPI连续10个月处于“1时代” 专家:货币政策将继续宽松

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CPI、PPI数据,好坏参半的数据预示着中国经济仍存不确定因素。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可能还将继续宽松。...

中国上半年全方位稳增长渐显效 经济料将企稳回升

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逐步落实和见效后,中国经济二季度可能会筑底,三季度开始小幅回升,不过要实现全年的增长目标,仍需要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及财政支持,提升投资和消费信心。...

1 23 4 5 6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