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材领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水泥产业的第二大产业。伴随着整个产业的不断成长,水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泥企业进军商品混凝土业务的步伐加快。本文将就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水泥企业的混凝土业务发展情况做出分析,并对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做一个梳理,进而给出我们的一些看法,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建材领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水泥产业的第二大产业。伴随着整个产业的不断成长,水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泥企业进军商品混凝土业务的步伐加快。本文将就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水泥企业的混凝土业务发展情况做出分析,并对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做一个梳理,进而给出我们的一些看法,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近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印发了原材料工业2013年工作要点,要求牢牢把握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转型升级作为中心环节,把保供给作为重要任务,把技术改造作为重要抓手,把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抓好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两化融合、产业集聚,不断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统筹协调项目建设和行业运行要素条件,促进原材料工业企稳发展。...
官方预测,装备制造业2013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不过,总体运行情况会好于去年。相对于原材料工业生产增势的止跌回升,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的缓中见稳,以及电子制造业明显的企稳态势而言,装备工业由于生产周期长、调整难度大,目前尚未摆脱下行压力。...
近日,中央财政下达2013年车辆购置税交通专项资金预算指标120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省道干线路网建设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业内人士表示,这将会直接利好交通基建类板块。...
31日柳州市场价格坚挺。...
中国煤炭进口商协会(China Coal Importers Association)主席兼总裁Phil Ren周二表示,随着经济继续增长,中国煤炭进口量有望在三年内达到4亿至5亿吨。...
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需要大量投资的背景下,治理产能过剩具有较大挑战性。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三招”:首先要管住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其次要建立产能过剩企业退出和援助机制;再者要在金融和财税政策方面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3年1月23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介绍2012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指出,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投资率过高,如果再次启动投资刺激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可以拉动钢铁、水泥等行业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并非真正的市场需求,过剩产能与超前投资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近期的晴好天气并没有给水泥企业带来好消息,传统淡季加上部分地区产销失调,水泥企业库存高居不下,价格仍有下降,全国不少地区都将停窑检修提上日程。京津冀地区遭遇严重空气污染,政府已经要求企业减排量增加30%左右,停窑减排也成了水泥企业应对的主要手段。...
政策的出台、调整和变化,对国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民情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正是因为今年是国家宏观调控之年,政策出台的数量比往年相对较少,但是,某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同样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曙光和希望。以下是整理出的影响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十大政策。...
中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增长1个百分点。据此估算,中国2013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2.3%,以1.2亿人口城镇化计算,明年居民住宅建设需求水泥6.24亿吨。...
近日,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发布了第十九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国建材集团推荐申报的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基础建材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获得一等奖,集团公司《大型建材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获得二等奖。...
据悉,由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已经编制完成,近期即将发布,该规划称“城镇化将在未来10年拉动40万亿投资”。...
《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称,明年国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经济将由高速增长向适度平稳增长过渡,总体处于阶段性调整之中。...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召开,会议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结2012年经济工作,对2013年经济发展作出部署。在稳增长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内需有所恢复,加之外需略有好转,增速一度持续下行的中国经济,从9月份开始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已持续3个月反弹,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连续回升。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全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超过年初预定的7.5%的目标,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将控制在3%以内,明显低于4%左右的调控目标,成绩来之不易。...
...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四届十次会长全体会议于21日召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强调“三新”的创新、确立、运用都必须针对有效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提高门槛,发展新产品,必须显示对转型升级的作用,对推动行业进步的作用和推进行业节能减排的作用。...
在刚刚闭幕的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城镇化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推进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明年乃至接下来几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而城镇化建设也必将带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民住房等建设需求,这对于建材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尤其对水泥行业来说。...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将分析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结2012年经济工作,对2013年经济发展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认为,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的同时,着眼长远,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力争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12月9日,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亚洲制造业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推动工业强国建设”的主题演讲。...
今年上半年水泥需求低迷,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水泥企业利润呈现下滑趋势,不少水泥企业还出现了亏损情况。2013年的情况如何,已经成为眼下行业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无疑让水泥行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共中央政治局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3年经济工作并传递出明年经济政策六大信号: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扩大内需消费投资双管齐下,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
上周国际煤价延续上涨态势,涨幅有所扩大,连续四周上涨。国际煤市走强,但未来走势未明,无法成为国内煤市利好因素,国内需求方面,虽然冬季耗煤季节到来,下游库存有所消耗,但降幅有限。...
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该指数最近三月稳步小幅回升,显示经济运行企稳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温和回升基本走势。...
2012年1月号《低碳时代》“PM2.5 中国人的呼吸权”一文谈: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成雾的元凶之一。对社会上出现的问题,我们搞水泥的研究人员怎么办?出什么招缓解矛盾?根据中国科学院老院长郭沫若对科研人员“异想天开、脚踏实地”的要求,介绍该文主要观点和我们的认识,提出“消减PM2.5的探索”。...
亚洲金融合作会议11月27日在印度孟买闭幕,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闭幕式上称,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5%以上,全年CPI能够控制在3%以内。...
亚洲金融合作会议11月27日在印度孟买闭幕,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闭幕式上称,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5%以上,全年CPI能够控制在3%以内。 ...
企业要发展,凭借的就是先进的技术文化观念和领先的技术。只有坚守技术、质量和技术文化的制高点,才能做好水泥行业的领跑者。遥遥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铸就了“大地水泥,铜墙铁壁”的美誉。...
...
今年1-10月湖南省外贸形势虽然依然严峻,但内需增长持续加快,工业生产有所回升,经济运行总体稳健,从主要产品来看,10月份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的有269种,占总数的65.1%。其中原煤增长14.6%,水泥增长24.1%。...
在中国宏观经济调结构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在首都向“绿色北京、科技北京”转变发展方式时,作为金隅集团旗下水泥板块的一杆旗,北京水泥厂通过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服务型、建设保障型”的不断转型,在退出和发展中求新求变寻找新的定位,完美地践行了集团包容性增长的理念。...
伴随城镇化的不断升级,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也渐趋精细化,需深入挖掘相关子行业的龙头。 ...
水泥产能过剩不是水泥产量过剩。产能过剩不用电生产水泥,它就不会冲击市场,不消耗国家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不增加污染物排放,就不会发生为抢占市场而造成的超载运输、交叉运输和损毁公路等安全隐患。产量过剩危害企业、行业国家,可以说危害无穷。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水泥协会秘书长马泽民呼吁:理性结束水泥产能过剩之争,才有利于集中精力面对现实,着力探索转型发展抑制产量过剩之路。...
阿尔及利亚国家信息统计中心2012年1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9个月阿尔及利亚建材进口额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3%,2011年同期为18.4亿美元。其中水泥进口额同比增长86%,达1.90亿美元以上,2011年同期为1.02亿美元。...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