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原创]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业务分析

2013/02/26 00:00 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王艳南 姜莎莎

......

  一、商品混凝土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一)2012年混凝土产量增速下降

  目前,我国商品混凝土产业仍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当中,从全国商混的单月产量数据来看,每年都有新突破,即便是在2008年也不例外。2012年前11个月当中,有4个月的单月产量超过了8000万立方米,最高11月份的产量为8890.81万立方米,相比之下,2011年的最高单月产量为12月份的7598.66万立方米。2012年1-11月份,全国商混累计产量为7.92亿立方米,我们预计,全年的总产量在8.8亿立方米左右。

  不过,从增长速度上看,不仅今年与去年比较相距甚远(今年前10个月的累计产量同比增速为13.96%,去年同期为27.47%,全年为27.2%),而且低于2005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甚至是跌破了2008年14.69%的增长水平。我们认为,这其中固然有经济增速放缓的深层次原因,但更可能意味着往后行业需求持续高增长将面临考验。

  图1:我国商混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下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各区域之间的商混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同时,由于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和基础设施等建设水平存在差距,商品混凝土的需求水平和增长空间差别较大。

  如图2所示: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仍是消费主力,而相对落后地区的需求水平明显偏小。今年前11个月,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两省产量继续遥遥领先,山东和安徽也分别进入第4和第5名,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和广西等地也表现出色。比较而言,西北、东北等经济发展水平欠佳的区域消费水平要远远落后。表现在各地的混凝土企业数量上,大致也呈类似分布,2011年,全国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混凝土企业总数为5239家,其中华东就有2564家,西北和东北两个区域企业总和也才800家左右。

  图2:经济发达地区仍是消费主力,但增长潜力略逊一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另一方面,当前消费实力与增长潜力已经出现明显的反比关系。越是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省、市,其混凝土需求增长速度越慢,越是经济发展水平欠佳的地区,其混凝土需求增长速度越快、潜力越大。接下来,我们以几个典型为例。

  图3:典型省、市混凝土累计产量增速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上海:增速长期为负。自2010年5月份以来,上海地区的年度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长期为负,2011年初,曾达到过-39.30%。截至2011年底,上海预拌混凝土有211家持有"备案证"的搅拌站,其中上海建工集团下属建工材料工程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商品混凝土公司,据集团财报显示,加上旗下另一家构建公司,上海建工集团2011年商品混凝土产量为1608万立方米。据测算,当年上海建工集团在上海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3左右。我们认为,在市场需求逐步萎缩的情况下,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是必然选择。

  江浙:增速急剧下降。江浙两地的商混市场规模在全国一直数一数二,但自2005年以来其商混产量增速同比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浙江省2010年和2011年全年同比增长分别为24.00%、20.86%,而2012年前11个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3.46%,降幅剧烈。江苏省2010年全年同比增长35.35%,而2011年和2012年前11个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9.36%、9.94%,降幅同样偏大。据了解,苏南地区商混需求明显放缓,但苏中和苏北地区增速尚可。

  北京:增速相当缓慢。由于奥运会举办的原因,北京城市建设在2008年至2009年初大规模放缓,商混产量同比快速跳水,最大幅度达到了-37.19%。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数据开始快速反弹,这主要是基于2008年的"分母"太小,从单月产量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市场真正"复苏"是在2010年以后。然而,从累计同比数据上解读,由于城市建设趋于饱和,北京市的混凝土产量增速缓慢,下降趋势凸显。2011年底,北京市的混凝土企业有206家,根据北京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治理整合专项工作规划目标,到2012年底,北京市的搅拌站点将控制在135个左右。

[Page]

  图4: 北京市混凝土产量增速偏低且趋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重庆:保持高速增长。除2009年之外,重庆市的混凝土产量长期都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2010年至今,同比增速大体在20%~40%区间内运行,其中,2012年,同比增速自23.57%一路震荡攀升,最新数据为33.69%。截止到2011年,重庆市有资质的混凝土企业共79家,今年上半年增加23家到了102家。重庆混凝土协会资料显示,2011-2015年重庆将新增搅拌站135个,2015年末总量达到228个。我们认为,这是当地市场前景的看好印证。

  湖北:市场方兴未艾。2005年至今,除极少数月份之外,湖北省的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全部为正(2006年1月和3月的同比增速分别为-0.33%、-21.03%),最低为5.88%,最高为103.74%,平均增速41.71%,2012年前11个月,平均增速为40.48%。截至到2012年上半年,湖北全省共有搅拌站345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3个。我们认为,随着"复兴大武汉"战略的实施,以及整个湖北省经济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湖北混凝土市场方兴未艾。

  二、水泥企业进军混凝土业务的情况

  商品混凝土与水泥的一体化经营已经成为了国际水泥巨头统一的选择方式。据2010年的数据资料显示,世界水泥企业前6强全部涉足混凝土业务,商品混凝土销量排名前十名中前9强全部都是水泥巨头。从收入结构来看,各水泥企业商品混凝土业务收入占比在21%-38%之间,平均约为25%。

  (一)国内水泥企业你追我赶发展混凝土

  表1:2009-2011国内混凝土业务排名(按产量)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中国水泥网,中国混凝土网

  表2:部分调研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业务情况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中国水泥网

  近几年,国内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的步伐不断加快,表现出了你追我赶的趋势。从产能上看,先是冀东超过金隅,后来塔牌超过冀东,如今南方、中联超越了华润。从产量上看,2011年商品混凝土产量前5名中有3家是水泥企业。

  随着大量新增产能的出现,混凝土设备产能利用率近年来持续下滑。2001年,大约为50%,至2011年,经过我们调查的结论,大概为30%。不过,考虑到产业供给的特殊性,我们认为,60%的产能利用率算是比较合理的水平。首先,混凝土运输半径仅有20~50公里,而且一般都是即用即产,这就决定了生产设备必定有大量时间是处于闲置状态;其次,混凝土产业不仅仅要负责生产,还要管好服务,产业的实际供应能力受到运输、泵送等环节的影响。再次,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就更加如此。

[Page]

  (二)各企业发展策略和水平存在差异

  南方水泥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建材旗下南方水泥、中联水泥和北方水泥今年在其既有水泥业务整合较好的区域继续做了混凝土业务整合。中联水泥围绕核心利润区快速整合淮海、山东区域商品混凝土市场;北方水泥主要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核心利润区快速推进混凝土的联合重组;南方水泥从去年开始在整合商品混凝土市场,今年以来,公司大力发展商混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南方水泥高层领导介绍,目前公司旗下商混产能已经超过了1.5亿立方米,估计年底会达到1.8~2.0亿立方米,产能跃居全国第一。

  冀东水泥十二五目标1.5亿立方米:冀东水泥2009年4月开始进军混凝土业务,截至2011年底,其混凝土设计产能3120万立方米,实际年产量1050万立方米,拥有52座搅拌站。据了解,集团"十二五"末将实现1.5亿立方米的混凝土产能目标。从区域布局上看,冀东水泥的混凝土业务覆盖了华北(京津冀晋蒙)、东北、西北(陕)、西南(渝)和中南(湖南)等地市场。但是,从经营模式上看,冀东水泥不再直接从事混凝土业务,而是通过控股唐山冀东混凝土有限公司的方式来参与。

  华润混凝土毛利率高于水泥业务:华润水泥自1986年进军混凝土业务,是国内较早涉足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之一,截至2011年底,其混凝土设计产能3200万立方米,实际年产量1383万立方米,拥有54座搅拌站。2012年,华润水泥还将新建11座混凝土搅拌站,合计设计产能为660万立方米。据了解,华润水泥混凝土产能预计将在2015年提升至5960万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华润的混凝土业务销售毛利率为25.4%,超过水泥21%和熟料11.1%的毛利率,且高于去年23%的水平。

  塔牌混凝土营业成本大幅攀升:塔牌集团是2008年开始进军混凝土业务的,近年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从产能上看,集团已经在2011年实现对冀东水泥的超越。不过,据集团公开的财务报告资料显示,由于产能过剩、竞争异常激烈、需求疲软致使2012年上半年集团的混凝土销量只完成了31.31万立方米,只有计划的15.62%。与此同时,混凝土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大幅提高48.65%,毛利率同比下降11.2%至11.33%,低于同期的水泥和熟料毛利率,后两者分别为24.6%和17.02%。

  三、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SWOT分析

  (一)竞争优势

  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业务的优势可以分别从混凝土业务和水泥业务两个角度来分析。

  1、混凝土业务视角

  1)水泥供应可以得到稳定的保障,不会出现旺季无法获得原材料的困难;

  2)通过控制水泥成本来实现对商品混凝土成本的控制,同时,发展商品混凝土的水泥企业多半资金实力雄厚,资金链困难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使得企业可以从容应对下游客户欠账带来的运营风险,并为其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3)可以充分了解水泥质量情况,从而改进混凝土配比工艺,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混凝土,使得产品竞争力提高。

  2、水泥业务视角

  水泥企业可以稳定其水泥销售渠道,并且短半径区域内的销售也可以减少水泥运输费用,辅助水泥业务做大做强。在我们多次的调研过程中,有不少跨区域经营的大型企业表示,由于缺乏产业链延伸,很难与新进区域的一体化经营企业相竞争。

  (二)竞争劣势

  水泥行业与混凝土行业虽为产业链的上下游,但有各自的市场规则,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必须遵循混凝土产品的市场规律。

  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管理,混凝土行业都有不同于水泥行业的特点,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需要有专业的混凝土业务运营人才和管理方式。比如说,在营销模式上,水泥多采用门店营销的方式,而商品混凝土则是采用直接营销的方式。

  (三)机会

  1、发展混凝土业务可以成为水泥企业新的利润来源。低碳、环保、节能、利废是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商品混凝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不少地方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了禁止现场搅拌的规定。在美国等成熟经济体,商品混凝土消耗水泥占比在75%以上,中国距离这一发展程度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商品混凝土、水泥行业的最大需求亮点。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才刚刚超过50%,离发达国家78~80%的主流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

  2、混凝土行业规模小,管理松散,多数企业实力偏弱,这给水泥企业进行并购整合带来了机会。

  (四)威胁

  1、目前,混凝土产能过剩矛盾已凸显,2011年混凝土行业平均设备产能利用率只有30%左右;

  2、混凝土行业投资少、进入门槛低,投机者络绎不绝,且进入者类型多,水泥企业要发展混凝土业务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3、混凝土行业管理比较混乱,相关行业标准持久未更新;行业恶性竞争较为突出,还存在较多的无资质企业。水泥企业在做决策时,必须对自身的适应能力做出冷静思考。

  (五)宏观层次上的三个选择

  1、中心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

  金隅在北京拥有10座搅拌站,天津7座、石家庄3座、邯郸3座,是典型的主攻中心城市的代表;塔牌集团布局粤东蕉岭、梅县,闽西南武平等地以小城市为主,毛利较高,但总额较小。

  我们认为,布局中心城市往往消费量大,但同时竞争压力大,发展潜力小,甚至在少数地区会面临需求下滑风险。因此,企业需要速战速决。布局二三线城市,往往消费量比较小,但容易进入,竞争压力小,潜力大。对于水泥企业来讲,也可以通过提前在自身水泥业务的空白区域布局混凝土业务,为将来拓展水泥业务疆土作打算。

  2、区域布局,还是全面布局

  中联水泥布局在山东、淮海一带,南方水泥主要在两湖和江浙一带布局,都有典型的区域布局特征;而冀东混凝土在立足京、津、冀区域的同时,在晋、陕、渝、湘、内蒙也有布局,具有全面布局的特点。

  我们认为,区域布局主要有利于企业协同水泥业务增强在该区域的市场控制力,缺点在于没有分享到其他区域市场的发展成果;而全面布局的优点在于利润点较分散,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环境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但这种模式也有容易分散精力的缺点,而且往往难以兼顾到对水泥业务的帮助。

  3、并购参与,还是新建参与

  诚然,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而出于产能过剩这一关键原因,我们倡导水泥企业以并购或参股为主,新建为辅。同时,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并购企业的现金流匹配情况要详细考量。混凝土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占比高的情况,企业需要防范财务风险;

  2、并购方式的选择需慎重,控股、参股等方式各有长短。比如说,有些地区有比较独特的人文特性,并购对象对于并购方式的接受程度需要考虑,这对于并购之后业务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

  3、并购后与合作对象在文化上的融合。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存在差异,并购决策过程中格外需要考虑如何协调。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7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7期

2024-05-10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10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13 行业数据 原创

2024年1~3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3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6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6期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4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4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4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4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4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4

四川省

¥ 346.56
2024-05-14

重庆

¥ 331.21
2024-05-14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4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4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4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4

河南省

¥ 324.59
2024-05-14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4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4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4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4

浙江省

¥ 325.87
2024-05-14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4

上海

¥ 317.73
2024-05-14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4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4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4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4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4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4

天津

¥ 368.21
2024-05-14

北京

¥ 339.43
2024-05-15 19: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