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日开市,石家庄市场建筑钢材价格部分上行。...
日前,明峰建材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王瑶法做客浙江省两会市民议政厅探讨关于企业发展的话题。他表示,建材行业的发展存在着过剩现象,这也是这个行业近几年下滑迅速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有提前预判的能力,然后根据企业情况重组,或停产某些产品。...
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需要大量投资的背景下,治理产能过剩具有较大挑战性。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三招”:首先要管住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其次要建立产能过剩企业退出和援助机制;再者要在金融和财税政策方面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2012年,新闻巴州以项目建设发展年为契机,着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设,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据统计,2012年巴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3亿元,较2011年增长35.3%。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为巴州水泥市场需求的增长带来了有力的支撑。然而,水泥市场需求的增长并未带动2012年巴州水泥价格的大幅上涨。...
经过短短几年膨胀式的发展,贵州水泥市场产能过剩的隐忧已显现。 近日,贵州省水泥协会秘书长陆石明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12年贵州水泥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较为严重,水泥市场面临低价徘徊的局面。...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0日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相比2011年增幅达29.8%,进口均价为每吨99.5美元,下跌7.4%。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发展困难等影响,在2012年,那个咄咄逼人的“煤超疯”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跌跌”不休的脆弱行情。...
中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增长1个百分点。据此估算,中国2013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2.3%,以1.2亿人口城镇化计算,明年居民住宅建设需求水泥6.24亿吨。...
2012年1~11月水泥产量的累计增速为6.82%,今年全年水泥产量的增速将回落至7%左右的区间。在水泥产量增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西北地区独树一帜,产量增速超过了25%。...
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头和窑尾的高温废气,生产低参数蒸汽作为工质进行发电,是国家现在大力推广的一项节能新技术,要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均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电站。其中热力系统是余热电站的主要生产工艺,对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电站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重庆X水泥厂的废气资源特点,在施工图设计中对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的三种热力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单压热力系统作为本工程的原则热力系统进行施工图设计。经过半年的运行实践,证明单压热力系统是经济和可行的。本文的分析比较对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基于2012年中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及在2004~2012年期间中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水泥产量增速之间所表现出来良好的相关性,固推断在2013年水泥产量增速有望回升,达到8%左右。...
据悉,由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已经编制完成,近期即将发布,该规划称“城镇化将在未来10年拉动40万亿投资”。...
冀东水泥此次投资的米脂县距榆林市约75公里,榆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水泥年需求在700万吨以上,水泥需求旺盛。然而,目前陕北地区只有熟料产能约240万吨,水泥、熟料等主要依靠陕西关中、山西、宁夏等地输入,区域水泥供给不足,水泥价格存在着上涨的动力。...
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雷前治表示,严格来讲,目前水泥的产能应该按照窑的产能统计,今年的总产能大概在22亿吨左右,过剩了15%,也就是大概3亿吨。过剩最严重的是西南地区,今年是最低点,明年需求增长可能是最快的。...
展望2013年国际油价,专家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将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增速较为缓慢,基本面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支撑相对有限。但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东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对国际油价形成支撑。预计国际油价居高难下,全年均价料高于2012年。...
据报道,继发改委取消电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出台之后,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了《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至此,市场翘首以盼的关于电煤并轨的指导意见终于落地。不过,煤企对于该项政策的出台非常冷静。...
...
由于没有统一的运行标准,许多上马协同处置项目的水泥企业需要自己与政府商讨后期的补贴政策,非常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水泥协会从中协调,制定相应的运行标准作为参考,以便各地政府出台相应的补贴标准。...
整体而言,与过去十年相比,未来十年水泥行业产能去化将成为常态,景气波动幅度将收窄,这是水泥板块的现状。但城镇化率还有较大上升空间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显著差异,均是水泥需求的中长期动力。...
中国能源供给调节靠煤炭。中国能源供给最大份额来自于煤炭。2010年煤炭供给份额为76.5%,其余原油供给份额为9.8%,新能源为9.4%,天然气不足5%。中国能源供给调节靠煤炭,煤炭供给份额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经济增速上升时,煤炭在整体能源供应中的份额上升,反之下降,调节同时具有滞后性。因此,我国煤炭行业的波动性大于其它能源。...
创建于1978年的双星特钢,现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扬子江畔,傍依新长铁路、宁通京沪高速公路,与苏、锡、常仅隔江相望,经历三十余载风雨历程,双星特钢厂房檐下“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衬板看双星”14个红色大字显得格外熠熠生辉。...
水泥生产线中的篦冷机担负着出窑熟料的冷却、输送和热回收任务,其正常运行与否,将关系到冷却效率、热利用率和设备运转率等诸多方面。篦冷机的正常运行除与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方面的因素有关外,操作控制正确与否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篦冷机的操作应能保证其安全正常运转为前提。...
进入冬季后,北方地区天气严寒致户外工程施工停滞,上周多数水泥企业开始停产检修,少数企业出台冬季促销活动,但效果不明显,水泥需求依旧疲弱。南方地区受雨水天气影响,企业发货量有所下滑,水泥价格稳中走低。...
通过本次电话会议,我们判断海螺水泥的盈利能力和业绩已经在3季度见底。考虑到最近水泥价格上涨,公司4季度盈利能力应该会有显著的改善,由于目前来看13年新增产能很少,预计供需关系将在13年继续改善、水泥价格可能在13年继续上行。...
水泥行业在周期性行业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华东水泥由于受到供需急速恶化,在2012年7~8月份价格见底,国金证券认为水泥和大部分周期性行业相比是价格最早出清的行业。其他周期性行业要么价格还未出清,要么量还没出清。...
...
在经济面临转型的宏观趋势下,市场对水泥、钢铁等传统原材料行业前景有诸多担忧:需求放缓而产能严重过剩,是否意味着盈利的持续恶化?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钢铁水泥行业在需求放缓至需求见顶阶段的发展,试着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在经济面临转型的宏观趋势下,市场对水泥、钢铁等传统原材料行业前景有诸多担忧:需求放缓而产能严重过剩,是否意味着盈利的持续恶化?需求黄金成长期已过,是否还存在行业的整体机会?哪些企业具备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据克莱恩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壳牌在全球润滑油市场的份额独占鳌头。Ipsos MORI和Harris Interactive的调查也显示,壳牌是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和美国(Pennzoil)等地区的乘用车和重型车的首选润滑油品牌。Frost & Sullivan也将汽车润滑油领域的首届欧洲“客户价值提升奖”颁予壳牌。...
通过国内经济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以及国际社会的积极运作,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这一系列努力,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的后半段有望出现一个比较快而且可持续的发展格局。这种前低后高的发展趋势,不仅是良好的愿望,也完全能够成为未来十年发展的现实。...
...
2012的四季度水泥行业备受关注,因为行业景气度在经过前三个季度的低迷后,在8月下旬出现好转。一方面,经济回暖,水泥需求开始有所回升;另一方面,水泥价格也随着需求的回升而上涨。而价格的提高使得行业景气度有显着提高,使得企业利润开始出现环比增长。...
水泥产能过剩不是水泥产量过剩。产能过剩不用电生产水泥,它就不会冲击市场,不消耗国家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不增加污染物排放,就不会发生为抢占市场而造成的超载运输、交叉运输和损毁公路等安全隐患。产量过剩危害企业、行业国家,可以说危害无穷。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水泥协会秘书长马泽民呼吁:理性结束水泥产能过剩之争,才有利于集中精力面对现实,着力探索转型发展抑制产量过剩之路。...
11月12日,由中国水泥协会、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水泥协会信息与传媒中心承办,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赞助的第三届全国水泥行业媒体研讨会在河南汝州召开。...
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3.29亿元、1.46亿元,同比下降2.32%、59.74%,下降幅度进一步收窄,环比增加8.56%、59.33%,超出市场预期。...
进入10月以后,中南地区水泥价格继续上行,尤其是两广地区涨幅较为明显;两湖地区虽然也有价格上调,但是总体还是以控制产量为主;海南和河南价格小幅下调,但是总体保持平稳。...
10月西南地区水泥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川渝地区价格小幅上涨。供需平衡是这次水泥价格实现上调的基础,一方面是需求上升,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供给的控制,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使得价格提升的条件得以形成。...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