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2013年或成为华东水泥行业再平衡元年

2012/11/27 09:11 来源:国金证券

水泥行业在周期性行业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华东水泥由于受到供需急速恶化,在2012年7~8月份价格见底,国金证券认为水泥和大部分周期性行业相比是价格最早出清的行业。其他周期性行业要么价格还未出清,要么量还没出清。 ......

  国金证券建议投资者2013年要比2012年更加重视水泥股的投资机会!

  水泥行业在周期性行业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其一,华东水泥由于受到供需急速恶化,在2012年7~8月份价格见底,国金证券认为水泥和大部分周期性行业相比是价格最早出清的行业。其他周期性行业要么价格还未出清,要么量还没出清。

  其二,水泥相对于其他周期性行业有两个很显着的特征:水泥的区域性特征,以及从明年华东等区域开始,很多区域未来进入产能零增长期。虽然水泥和很多其他周期性行业一样,无法通过需求增长来彻底消化过剩的产能,但水泥区域性特征使得局部区域协同成为可能,从而使得ROE提升成为可能。(本文将水泥和钢铁行业做了相关对比分析,以证明水泥的独特性——水泥最终不会和钢铁一样)而从水泥行业本身来看:2013年进入华东等区域的再平衡元年。

  1、何谓平衡与再平衡?我们认为平衡并不一定只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只要供给面相对稳定的格局不被新增产能打破,供给侧主动调节供给量以实现与需求的匹配成为可能,即使在供给产能过剩的情况下。

  2、国金证券分析了2005年以来价格变化的关键变量差别:2010年2季度之前,决定价格变化趋势是没有协同背景下的供需关系;2010年3季度至今,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协同的成败是决定价格变化的核心变量。而且国金证券认为:也是中长期决定水泥利润的关键变量。

  3、为什么2013年华东等区域进入再平衡元年?2010年3季度在外部节能限电背景下被动协同涨价做了尝试后,且在2011年上半年新增产能很少的情况下达成平衡,但这种平衡在2012年上半年被华东尤其安徽大量新增产能释放被打破,进入2013年,华东核心区域除了安徽一条、江西两条生产线之外,几乎无其他产能投放的情况下,华东将重新进入再平衡阶段。而且进入中长期的再平衡阶段。——这也是水泥区别其他周期性行业的独特特征!在再平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强调一点:伴随着再平衡的过程,表现在价格形势上是价格的恢复和回升,这个趋势判断是确定的,但对于价格曲线恢复的斜率是判断不了的,这个是由企业行为来决定的。——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在看好投资机会的同时,对价格曲线恢复的斜率遵循稳健的原则!

  国金证券2013年给予水泥行业增持的评级,由于华东地区明年率先进入产能零投放以及再平衡阶段,对价格恢复曲线基于相对稳健的原则,估值优势最为明显的是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国金证券在2013年予以重点推荐。给予海螺水泥的目标价格20~23元,相当于2013年业绩中性假设前提下13~15倍估值;给予华新水泥的目标价格14~16元;相当于2013年业绩中性假设前提下15~17倍估值。如果届时价格曲线恢复斜率好于预期,则江西水泥、巢东股份也是较好品种,而冀东金隅也可以予以关注(关注的依据是冀东和金隅真正走协同之路)!

  风险提示:

  对于协同只能跟踪,而不能预期,企业行为的不确定性是一大风险;防止过于乐观的风险,国金证券只建议逢低买入,而不建议追涨,因为水泥和所有周期性行业一样,虽然有比较优势,但弹性是下降的。

编辑:许玉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上峰水泥:各熟料生产基地均配置有自备石灰石矿山

上峰水泥5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华东、西北和西南区域各熟料生产基地均配置有自备石灰石矿山,无外购石灰石。

[周评]华东:市场需求惨淡 价格下行压力较大(5.13-5.17)

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近段时间华东地区水泥需求整体惨淡,多地水泥价格不同程度下调。

[周评]华东:商混价格偏弱运行(5.13-5.17)

市场需求表现一般,商混行情有下滑的预期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5 23: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