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化雨:助磨剂为低碳和循环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6月9日,山东宏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临沂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化雨来到中国水泥网杭州总部参观访问,并为中国水泥网员工从水泥助磨剂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受益颇多。...

对中国水泥工业余热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的思考与认识

水泥工业余热发电已被国内公认为一项非常有效的节能减排途径与措施,早在2005年就被列入我国十大节能工程之一。国家虽然已经在多个法律条文中明文规定鼓励支持,但由于个别法律条文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强的配套实施细则,再加上水泥工业余热发电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并网运行实际工作中业界还有许多概念不清及糊里糊涂的问题,造成了不应有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所谓并网难的尴尬局面,需要重新认识与探讨。...

“十二五”期间央企节能减排目标定于16%

到“十二五”末,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下降16%左右。6月1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国资委明确了央企“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

中国建材谱写雪域高原的时代凯歌

“我们始终牢记作为中央企业应该担负的责任。”这是中国建材集团发布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时的承诺。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灾难发生时,中国建材人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奔忙在援建现场。在玉树援建过程中,不管再苦再累,这个信念始终如一。...

2011年一季度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摘要

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1年一季度,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为103.0点(2005年增长水平=100),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微降0.1点。中经水泥产业预警指数为113.3,较上季度下降10.0点,由偏快的“黄灯区”回归至正常的“绿灯区”偏暖区域运行。...

刘明寿:齐心协力共谱江西水泥工业新篇章

5月11日,江西省水泥协会成立大会暨接牌仪式在南昌隆重举行,刘明寿被选为江西省水泥协会会长。...

[原创]谢宪中:提高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是重中之重

近日,中国水泥网记者走进天津水泥工业研究院矿山专家谢宪中,聆听中国水泥矿山开采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低碳技术引领水泥混凝土行业科学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泥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其需求不断增长,而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使得提高相关产业的集中度和研发推广低碳技术成为重要的关注点。“十一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门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和设立的科技计划,积极引导水泥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使水泥行业的联合重组成为力度最大的5年,大大提高了水泥企业的集中度,对淘汰落后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水泥混凝土领域低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显着加快,对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水泥协会六届四次理事大会在京召开

4月14日,中国水泥协会六届四次理事大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国家环保部等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和中国水泥协会各理事单位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国水泥网演播厅群英荟萃 尽显风采

14日上午9点30分,由中国水泥协会、中国贸促会建材分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盛大开幕。中国水泥网第一次以“中国水泥网现场演播厅”形式亮相展会,邀请行业、企业领导、专家进入演播室,面对面交流水泥及装备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分享领域内高尖技术信息。...

科技创新 调整结构 促耐材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加剧,各国越来越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将进一步推进耐火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使用技术开发,先进耐火材料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增大。...

“十二五”水泥标准化工作展望

“十二五”期间,水泥工业将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同时将结合核电站、高等级公路、水工大坝、高速铁路、煤炭深井等国家重大工程,针对现有水泥与混凝土性能不能满足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的特殊要求等重大问题,开发一批新材料和新技术。...

散装水泥“十二五”发展方式探讨

“十二五”期间是散装水泥行业在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新形势下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在全面总结和审视以往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如何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合理调整我国水泥市场消费结构,进而加快推进我国水泥散装化进程是值得散装水泥全行业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

雷前治:抓住机遇转变水泥工业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发展纲要明确了今后5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全国人民都为之感到振奋,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规划。对水泥行业来说,“十二五”给水泥工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疑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发展与调整机会,但是我们也要十分清醒地看到,我们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曾大凡:水泥工业用耐火材料的现状和展望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广泛采用了提高燃烧强度、强化传热效果、减少散热损失和降低环境污染等新技术,将水泥生产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由于承受更高的温度、更急剧的温度变化、更强烈的化学侵蚀和更严酷机械应力的作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装置更加需要具有优异性能的耐火材料支撑。...

水泥工业余热发电渐成气候

水泥工业是资源性产业,也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消纳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最多、发展循环经济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水泥窑余热发电的原理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利用窑头窑尾排放的废气余热发电,将水泥生产的综合热利用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明显。...

黄导:“十二五”钢铁工业余热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3月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余热发电峰会”在杭州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兼节能环保处处长黄导在会上畅谈了他对“十二五”钢铁工业余热发电高效合理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未来5-10年实现省际碳排放权交易

历经两年的研究,“广东低碳发展路线图”3月31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低碳路线图制定及政策研究”项目结题座谈会上首次揭开了面纱。在座专家学者关注的不仅仅是新鲜热辣的“碳”词汇,更看重已经初步排定的广东低碳发展政策建议时间表以及促进低碳发展的制度安排。...

赵福义:加大服务力度 提高服务质量 促进企业发展

2010年,辽宁省建材工业生产总体呈逐步回升态势,销售收入2580.7亿元,同比增长41.4%;利税209.1亿元,同比增长55.7%;利润112.2亿元,同比增长66.7%。...

南威水泥依靠科技节能减排见成效

四川南威水泥有限公司以科技为先导,把节能减排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企业能耗下降,粉尘排放比上年大幅度减少。...

德州中联利用水泥窑实现余热发电

近日,山东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投产运行已满1年。截至目前,该电站发电量突破6000万千瓦时,超过设计能力的13.6%;年可减排二氧化碳排放6.06万吨,超过设计能力的11.5%;节约电费2956万元,年可节约标准煤2.14万吨。...

2011第七届余热发电峰会盛大召开

由中国水泥网主办,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川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协办,成都四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湘电长泵长一制泵有限公司、连云港市万达电站辅机厂赞助的第七届余热发电峰会25日在杭州正式召开。...

节能减排:要目标更要方法

“十一五”时期,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不过有不少委员认为这个句号画得不够完满。中国是个能耗大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资源约束压力越来越凸显。“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新要求,对优化能源结构提出了新目标。...

[2011.04.07 上海]第三届上海耐磨材料与抗磨技术研讨会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损失效分析分会抗磨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时空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上海耐磨材料与抗磨技术研讨会将于2011年4月8日在上海绿洲大厦举行...

我国将建立水泥行业碳排放数据库

到“十二五”末,全国水泥颗粒物排放在2009年基础上再降50%,大城市周边的水泥企业基本形成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力,使水泥工业转变为兼顾污染物处置的新兴环保产业。...

陕西秦岭水泥投资5400万元除尘改造换蓝天

投资5400多万元的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泥熟料生产线收尘设施改造工程2月28号启动。这家水泥企业将通过6个月分段实施除尘改造,使正在投用的三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达到环保要求。...

蒋卫平:迈步从头越 今朝续华章

在水泥领域,金隅股份是环渤海、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地区水泥市场整合的龙头企业。蒋卫平认为,公司的产能扩张速度行业领先,本次换股吸收太行水泥上市后,水泥业务的区域规模优势和市场控制力将大大加强。...

金隅股份:实现“三个翻番带动一个翻番”

金隅股份的主要投资价值在于:我们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一,受益于京津冀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显著的区域规模优势和市场控制力,现已发展为水泥行业低碳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领导者;是北京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商之一,具有成本较低的一线城市开发用地储备,丰富的工业用地储备;是北京最大的高档投资性物业持有者之一;是环渤海区域最大的绿色、环保、节能建材供货商之一。...

金隅股份首次公开发行A股暨换股吸收合并河北太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告书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暨换股吸收合并河北太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告书...

水泥行业敲定“十二五”环境目标

2010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国水泥颗粒物排放在2009年基础上再降50%......

曾学敏:跨行业、国际化是余热发电两大转向

据统计,中国的水泥窑余热发电市场只剩300余条生产线的有限空间。十二五后续几年,国内水泥窑余热发电站的建设需求将逐步下降,但是,对于从事余热发电企业的市场前景,曾学敏副会长认为“还是很好的”,因为可以向其他行业和国外市场发展。...

水泥业兼顾环保产业商机多大?

水泥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其一,实现节能减排,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能源、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走低碳发展道路;其二,水泥行业应利用自身独特的高温窑炉工艺优势,通过对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污泥等的消纳和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