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借由沿线省份的积极响应,将推动西部地区由对外开放传统格局中的“腹地”转变为“前沿”,形成东西部协同共进的开放新格局。...
保障房并轨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并轨后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对象,涵盖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且不受户籍限制,从而使住房保障真正实现对不同人群的无缝对接。...
最近在国家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讨论了加快推进重大信息网络、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情况,为了促进投资早到位、早见效,国家发改委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智慧城市是在新型城镇化的整个背景下展开的,是建设要围绕并且达到新型城镇化的五个要素,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这五大要素的内涵其实就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们整个智慧城市建设中所要考虑的一个出发点。...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恒达鑫水泥公司的13个圆仓在一阵爆炸声中顷刻倒地,标志着石家庄市第二批集中拆除水泥过剩产能行动全面启动。...
国家统计局近日陆续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认真解读这些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特点,有利于我们准确判断新常态下我国水泥工业经济运行的新特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蓝图,市场化、法治化不可阻挡,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乃至水泥行业的发展,将起到重大推进作用。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水泥产业有关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本文意在抛砖引玉,与业内人士交流探讨。...
国家发改委和其他11个部委初步确定了“62+2”的试点方案,即在62个市、县和两个省(安徽、江苏)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试点主要包括四个 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二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三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四是探索更加高效的、行政成本更低 的“镇改市”模式。...
意大利水泥第三季度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1.66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1.661亿欧元有所增长。营业收入10.67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10.594亿欧元增长了0.7%。利润的增加主要源于80万欧元的非经常性收益。汇率的下降成为制约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混凝土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为730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067家,同比增长17.1%,比今年一季度减少185家,是“十二五”以来最低水平,行业规模快速扩张首现调整放缓迹象。...
现在建设的生产线分两种形式,一是当地政府利用38号文的漏洞,通过补办手续的方式使建线合法化,这样一来,就涌现出来多条违规新建线;二是利用47号文和41号文中所提的“权利下放”的政策,地方政府通过做产业规划,把水泥行业的计划产量制订得很高,然后完全以省政府的名义上报到国家工信部,希望得到上级同意建设新线。...
国家发改委于10月14日上午9:30,在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农经司司长高俊才、投资司副司长张明伦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湖北省水泥产量7455万吨,居全国第八位,同比增长5.3%;全省水泥熟料增长率为-0.74%,产量仅为3639万吨,是中西部沿江地区水泥熟料产量唯一下降的省份。...
一直以“制造业高地”著称的长三角地区,近年来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产业向长江中上游转移。目前,仅长江中游地区,就设立了安徽皖江、湖南湘南和湖北荆州等三个国家级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引进国内省外资金每年上一个千亿元台阶,2013年达到8697亿元,其中东部地区的到位资金占比58%。...
《人民网》刊载文章“当今中国水泥用量到底有多大?”文章很风趣,把技术含量概念引伸到了水泥含量概念。...
九月,华北市场恢复不理想,价格行情弱势运行为主。下旬,区域水泥价格继续低位走稳,上涨动力缺乏。...
为统筹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编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0年。...
从2014年起将在部分符合条件的城市率先启动绿色保障房行动,以此带动全国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0年全国城镇保障房中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将超过70%。 ...
2014年上半年,因国家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双回落所导致的水泥需求下滑和国家大力调整水泥产业结构,关停并转一批水泥企业所致,水泥产量增速创历史新低,散装水泥供应量增速较上年同期也有所下降。...
在自身成本压力增加、市场环境发生改变的双重压力下水泥企业亟待转型升级。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曾表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是水泥行业减负解困的唯一出路。这意味着水泥行业应从以往以耗费国家资源为代价而输送原料的生产者,未来更应转变身份,而成为建筑行业乃至环境保护中重要的综合服务者。...
热门品牌
一周热点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