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贵州安顺市大力构建工业绿色发展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0/10/13 09:45 来源:安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近年来。贵州省安顺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大生态战略行动,全力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工业绿色发展体系,全面推动安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提供基础保障。......

贵州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成立以来,安顺市工业经济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贯彻落实《贵州省绿色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大生态战略行动,全力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工业绿色发展体系,全面推动安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提供基础保障。

一是深入开展“千企改造”,助推全市工业绿色发展。重点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步伐,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绿色升级改造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数字化和绿色化低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近年来,全市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纳入“千企改造”工程项目库项目291个,总投资664亿元;纳入省“千企改造”的项目110个,纳入省重点调度“千企改造”项目19个,总投资55.26亿元。2017年共实施100个重点“千企改造”产业项目,总投资237.11亿元。2018年,全市完成“千企改造”工程投资105亿元。2019年完成“千企改造”工程投资75亿元以上。中航贵飞、安大航空企业纳入省级“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黎阳国际、三力制药等企业纳入省级“千企改造”工程高成长性企业,紫云西南水泥公司被评为省级绿色示范工厂,百灵集团先后被评为省级绿色示范工厂和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

二是积极开展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助推全市工业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四法一政策”,强化以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多标准协同推进,依法依规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退出。打击淘汰了一批“地条钢”违法企业,严格落实产能“等(减)量置换”要求,有序化解过剩产能。按照国家对重点行业的产能政策,积极协助全市煤矿企业和黄果树铝业做好“等(减)量置换”工作。深入开展企业能效对标工作,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体系,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按标准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水平。“十三五”以来,共计对辖区内企业开展节能监察(诊断)工作100余次,同时指导企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有效提高了企业能效水平,实现了节能降耗,降本增效。2016年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9%,2017年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2.7%,2018年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5.3%,2019年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4%,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累计下降18%的目标。

三是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助推全市工业绿色发展。以普定循环工业基地、西秀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新型建材企业向工业废渣产生量大的园区聚集。西秀产业园区获批省级新型建材产业示范基地,发挥新型建材产业与其他工业耦合度高、消纳工业废渣多的特点,建设以消纳工业废渣为主的新型建材项目,巩固深化资源绿色化利用,将家喻新型材料公司年产20万立方加气混凝土板材(ALC)项目等20余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加快推动。推进工业企业节水管理,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加大对化工、食品、纺织、造纸、火电等高耗水行业节水力度,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推广特许经营、委托运营、合同节水等节水模式,提高节水管理和水资源利用率,全市30余家企业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按照严格控制增量、逐年消减存量的要求,全市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得到逐年提升,2016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7%,2017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9%,2018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6%,2019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目标。

四是积极引导工业园区实现产业转型,助推全市工业绿色发展。优化园区总体布局,围绕绿色经济培育主导产业,严把园区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高环境承载、高环境风险项目入园,着力引进产业带动型、科技创新型、生态环保型项目。按照“高质量发展一批、优化升级一批、科学转型一批”的原则,将全市7个园区分三个类别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园区实施绿色制造,延伸完善绿色产业链条,推动园区内企业开发绿色产品、主导产业创建绿色工厂、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基础,积极培育创建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化改造、节能及绿色发展综合性示范园区。通过不断发展,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西秀产业园区成功获批省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被评为省级绿色示范园区,西秀产业园区先后被评为省级绿色示范园区和国家级绿色示范园区。

五是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助推全市工业绿色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万企融合”大行动工作,结合安顺市特色和实际,深化推广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融合评估水平明显提升。自2018年“万企融合”行动实施以来,安顺市共打造完成标杆项目15个、示范项目187个,带动融合企业228户,2019年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34.3,较2018年提升3.8。贵飞、安大、安吉、翰瑞、联顺达、成威、百灵等工业企业融合程度较好,涉及产业包括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食品加工、医药等。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安大公司、新安公司等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

六是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助推全市工业绿色发展。2016年,创新推出“微保贷”业务,政府落实1400万元设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代偿补偿金,积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大力推进“政银企”合作,向银行金融机构推荐融资企业85户,融资项目29个,融资需求43.4亿元。2017年,放贷企业15户,放贷金额9560万元。2018年市“中小企业创业贷”审批委员会共放贷2.18亿元,“贵工贷”共计放贷2.6亿元,同时指导企业积极做好省工业及直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申报,全市申报工业绿色发展基金的企业项目52个,总投资125.59亿元,融资需求62.09亿元。2019年围绕“贵工贷”“贵园信贷通”等省级融资工具,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业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共审议通过申贷企业49笔,审议放贷金额1.86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技术改造及转型升级。

七是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动合作,助推全市工业绿色发展。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动,实施绿色制造产业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建成百灵、安吉等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贵飞、安大、新安、风雷、红星发展等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百灵),百灵、贵飞2个省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积极组织申报省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三力制药、英泰奇、晨春等企业获贵州省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

八是深入开展工业环保整治,助推全市工业绿色发展。近年来,安顺市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省委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为契机,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突出工业绿色发展主线,及时制定出台了《安顺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方案》和《安顺市贯彻落实省委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积极开展实地督导督查,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长效机制建立到位,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和问题责任追究到位,有效推动安顺市工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编辑:敖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周评]西南:市场表现一般,区域内涨跌互现(4.22-4.28)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整体市场需求表现一般,重庆及贵州部分地区周内推涨30元/吨,落实情况尚不明朗。四川、云南部分市场水泥价格回落20-30元/吨左右。

[甘肃省建设投资]甘肃建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多项省级荣誉,表彰技能人才贡献

甘肃建投在五一劳动节前荣获1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项省五一劳动奖章及省工人先锋号。获奖者包括李军、朱读前、靳高明、杜小强等,他们在建筑领域展现出卓越贡献和专业技能。甘肃建投注重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六部门部署三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消费模式

工信部等六部门计划在2024年至2026年全面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旨在推动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产品范围,创新消费模式,并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活动将促进产业链协同,鼓励绿色建材系统解决方案和特色乡村建设。已批复的试点地区将继续开展相关活动。

贵州地区最新价格动态

25日起贵阳、安顺、六盘水、黔南等地主要厂家通知上调水泥价格30元/吨

六部门联合启动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美好生活

六部门联合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旨在2024-2026年间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扩大产品范围,创新消费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各部门将协同合作,提升产品品质,支持绿色消费,加强宣传引导。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3 20: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