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水泥制造业”类企业如何跟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

2015/08/15 09:09 来源:财富工厂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共同的感受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给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显示出了中国人的智慧、胸怀和大国的责任风范。那么,“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建材行业来说,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建材行业又该如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思路,更新理念,深度转型,开辟行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呢?......

 机遇与动力

  目前,我国建材主要产品中,水泥、玻璃、陶瓷等作为传统建材的代表,产量都已是世界第一,产能过剩早已成为共识。如果利用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过剩。在“一带一路”涉及到的区域内,水泥企业可以盯住高铁、公路、港口建设项目,玻璃和陶瓷可以盯住当地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开发建设项目,“走出去”合作建企业是传统建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个出路,既可以化解产能、资本过剩的问题,也可以发挥我国在建材产业技术和设备制造的优势,实现一举多得。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范围地域跨度周期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抓住这个机遇,专家们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首先是要冷静思考,认清形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其次是要练好功夫,把自己的事情做精细、做到极致,能够适应外部建设市场的各种需求。特别是,技术要升级,产品要换代,流通要渠道,模式要创新。专家说,一个有思想、有智慧,也有了充分转型升级的建材行业,才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淘到更多金子,实现自己持续发展的梦想。

 探索与实践

  “一带一路”的建设,是国家对全球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全新探索,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划时代战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材行业在水泥、玻璃、陶瓷和新型建材等基础原材料领域的成套技术和大型装备都是世界一流的。中国建材超薄玻璃生产线,已经生产出世界最薄的0.2毫米超薄电子玻璃。最新研制的智能化生产线在山东运行,水泥生产实现了控制室无人值守。还有,央企在国际化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获得了多国基础建设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中国建材已深深扎根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尼、沙特、孟加拉、埃及等国建设了几十条水泥、玻璃和新材料生产线。在新型建材、新型房屋、T700碳纤维、工业机器人等方面都有自己领先世界的技术和产品,品牌建设也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还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以互联网技术支持装备和产品“走出去”。还有,积极创新国际化新路径,如何认识和遵循国际化的基本原则,如标准化、法治化等都有了自己的实践。中国建材还从卖装备转向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实践探索,开辟了“走出去”的创新模式。以上等等,诸多改革创新亮点频频闪现,不一而足。

  要实现发展的目标,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创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性迈出每一步。大企业在这方面,更是责无旁贷,要主动担当使命。当然,也需要更多的企业一起合作,需要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在探路过程中,发挥各自的动力、实力和魄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形成综合优势,来构筑行业“走出去”发展的未来。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建材企业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中,顺应时势稳妥“走出去”,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担当起建材行业的历史责任,进一步提升建材行业的价值。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6月3日-9日重庆市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上周重庆市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2024年6月3日)

2024年6月3日-9日安徽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上周安徽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2024年6月3日)

2024年6月3日-9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上周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2024年6月3日)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1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1期

2024-06-07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6-07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6-11 行业数据 原创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1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1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13

甘肃省

¥ 387.09
2024-06-1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1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13

云南省

¥ 343.37
2024-06-1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13

四川省

¥ 393.64
2024-06-13

重庆

¥ 389.81
2024-06-1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1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13

广东省

¥ 299.64
2024-06-13

湖南省

¥ 316.27
2024-06-13

湖北省

¥ 308.01
2024-06-13

河南省

¥ 354.60
2024-06-1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1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13

福建省

¥ 315.05
2024-06-13

安徽省

¥ 330.99
2024-06-1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13

江苏省

¥ 329.3
2024-06-13

上海

¥ 347.73
2024-06-13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13

吉林省

¥ 462.45
2024-06-13

辽宁省

¥ 435.38
2024-06-13

内蒙古自治区

¥ 384.17
2024-06-13

山西省

¥ 338.20
2024-06-13

河北省

¥ 379.49
2024-06-13

天津

¥ 408.21
2024-06-13

北京

¥ 389.43
2024-06-14 12: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