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新常态下建材行业遏制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建议与设想

2015/04/28 09:16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产业发展部

当前,传统建材产业特别是水泥、平板玻璃产业,盲目新增产能势头有所减缓,但尚未真正遏制住。突出表现为:在建、复产仍然不断,产能过剩问题仍在持续;对已建成违规项目和在建生产线清理与处置乏力;一些违规在建项目未按国发41号文要求停建;列入淘汰目录的生产线仍未淘汰完毕,现有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的标准较低,不利于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

产能过剩

  2014年,针对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中国建材联合会和水泥、玻璃协会等专业协会,在行业中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国发〔2013〕41号文件精神,推进“两个遏制”、“三个加快”;制定了《建材行业遏制新建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六个一批”的内容和要求;召开了20多次宣贯国发41号文、遏制产能新增的座谈会和论坛,近2000家企业参加了座谈会;组织444家水泥企业联名向全行业承诺不再新增产能;召开了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座谈会,为建材企业“走出去”在政策、资金、项目、法律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从工作范围到工作深度,在遏制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方面,2014年都是联合会系统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并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14年新增水泥熟料生产线同比减少了17条,新增浮法玻璃生产线同比减少了5条。

  但总体来看,当前,传统建材产业特别是水泥、平板玻璃产业,盲目新增产能势头有所减缓,但尚未真正遏制住。突出表现为:在建、复产仍然不断,产能过剩问题仍在持续;对已建成违规项目和在建生产线清理与处置乏力;一些违规在建项目未按国发41号文要求停建;列入淘汰目录的生产线仍未淘汰完毕,现有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的标准较低,不利于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GDP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回落,市场对传统建材产品的需求增速放缓。水泥消费已进入平台期,预计近期市场需求增速在2%~3%,到2020年我国水泥需求量为25亿吨左右;平板玻璃消费已进入稳定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平板玻璃需求量为8亿重量箱左右。其他传统建材产业也大都产能过剩。

  经济新常态倒逼建材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要求建材传统产业(重点是水泥、平板玻璃产业),紧紧围绕乔龙德会长提出的“五个紧扣”,应对需求不振,把遏制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

  一是继续提高思想认识。

  以水泥、平板玻璃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建材产业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实事,给行业带来严重危害。尊重客观价值规律,是稳定行业效益的理论基础,只有尊重价值规律,产品价格才有真正保证。要统一认识,把企业利益融入行业发展的主渠道,只有维护行业的利益,才能保证企业的利益。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追求规模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效益、品牌、技术创新上来。全行业要将认识统一到国家和联合会对产能过剩的判断上来。实践证明,认识提高了,采取的措施才能坚决有力。

  二是发挥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导向作用。

  组织编制与《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相衔接的建材行业和建材各主要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要围绕“创新驱动科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两翼齐飞”的阶段目标,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实现目标,淘汰落后产能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要认真总结“十二五”建材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突出“十三五”期间要把遏制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建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既要与《战略》2020年、2030年实现的目标相衔接,也要与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相适应。

  三是把住入口,控制总量。

  坚决贯彻国发41号文件精神,坚决遏制并查处违规项目建设;新建项目必须符合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并严格监督检查。继续采取跟踪、检查、监督、曝光、宣传等有效措施,坚决遏制违规新增产能,管住增量。

  推动政府部门改进新建项目管理方式,落实项目核准(备案)权限下放后的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化解过剩产能的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探索建立一套由发改委、工信、国土、环保、标准、金融、税收等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联手的、公平、透明、公正的制衡监管机制。

  争取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新修订的《水泥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按照新的更高的要求,继续联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协会组织严把水泥生产许可证审查关,坚决遏制违规新建水泥项目和未按规定淘汰落后现象。

  配合工信部尽快发布实施水泥、平板玻璃《能耗限额标准贯彻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并完成预拌混凝土、钢化玻璃、建筑石膏等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制定工作;年内完成《水泥熟料烧成系统脱硝技术应用规范》、《水泥工厂能效评价规范》等新标准的制定和报批,以及《水泥制造能耗测试技术规程》、《水泥制造能耗评价技术要求》和《玻璃制造能耗测试技术规程》等协会标准转为国家标准。[Page]

  四是拓展建材产品应用范围,推进节能减排。

  要配合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材下乡新的政策措施与途径,扩大建材产品的应用范围。

  继续推动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促进Low-E节能玻璃等节能产品推广应用。

  跟踪、推动政府有关部门采纳联合会提出的《推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政策建议》,推动出台财税优惠政策。

  推进建材行业“百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活动,在总结第一批“百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的经验基础上,完成第二批的评定、公示、表彰等工作,做好第三批示范企业的申报、培育等准备工作。

  适时组织召开建材行业或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节能减排现场会,突出重点,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进程。

  加快节能减排服务产业链的构建,从能耗、环保排放测定、评估、达标等方面建立完整的服务产业链,为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服务。

  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

  要督促地方政府,按要求执行和落实现行的水泥、平板玻璃淘汰落后标准,尽快地淘汰不符合标准的8000多万吨的立窑水泥和5000多万重量箱的平拉格法平板玻璃。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地区,按照地区的产业指导目录,淘汰石灰、玻纤、墙材等产业的落后产能。

  按照能源、环保、质量等标准要求,研究制定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新的标准,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并与工信部、环保部等政府部门一起研究如何落实新标准,尽快在全行业、全国执行统一标准。按照上述淘汰落后产能新标准,经测算,共可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亿~5亿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2亿重量箱。

  研究制定传统建材产业落后产能目录。借鉴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的经验,以及重点地区(如京津冀)限制淘汰目录,从工艺、装备、环保、能耗等多个角度,制定淘汰陶瓷、墙材、玻纤及复合材料、石材、非矿、水泥制品、石灰等领域落后产能的标准,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指导目录》。

  积极做好取消复合32.5水泥标准修改单实施的宣传、推进工作,开展修订《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的调研和验证工作,配套做好《道路硅酸盐水泥》、《道路基层用缓凝硅酸盐水泥》和《砌筑水泥》等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完成《平板玻璃》等国家标准提升修订的送审稿,以及《平板玻璃应力检测方法》、《平板玻璃在线缺陷检测方法》等新国家标准的制定。大力推进新修订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贯彻实施,通过标准的实施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

  六是着力推进兼并重组。

  目前的兼并重组多处于徘徊或停滞阶段,缺乏政策的引导与扶持。由于执法不严,能耗、环保不达标的小企业就没有紧迫性;由于缺乏扶持优惠政策,大企业缺乏积极性。要制定提出《加快推进建材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建议》,争突破1~2项扶持政策落地。

  要推广与支持通过交叉持股推进合作与重组,提倡在同一区域内交叉持股,发展各种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交叉持股和重组,使企业从产权制度、股权结构、经济体制构架方面产生变化,推动大企业间的联合经营,推动区域之间的联手共赢。

  推动促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卫生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进一步落实,重点推动有关区域的企业兼并重组,牵线搭桥的项目不少于3个。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业利用3~5年的时间,企业数量下降20%~30%,基本实现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布局。

  七是加快优势产能和重大技术装备“走出去”步伐。

  要将加快建材工业优势产能和重大技术装备“走出去”,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措施。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建材企业“走出去”投资兴办实体的步伐。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建材企业“走出去”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积极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确定"走出去"的方式、项目、目的国家和地区。寻找有发展需求的国家投资水泥、平板玻璃企业,或是兴办建材产业园区,把其他相关产业带出去。创造条件、搭建服务平台,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实现发展布局的调整。年内联合会参与和直接推进的项目不少于3~5个。

  八是坚持科技创新驱动。

  全面推进“两个二代”技术装备研发。召开“两个二代”研发2015年现场检查办公会,加快推进“两个二代”技术装备研发进程,同步推进“两个二代”配套辅机及耐火材料研发工作,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两个二代”示范生产线建设。跟踪研发进程,及时制定发布协会标准。

  贯彻落实《建材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重点突破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非金属矿及制品三大领域产品攻关项目,制定具体攻关方案,争取新兴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向工信部推荐不少于200项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组织建材行业“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研发任务优先启动建议征集工作;做好建材行业争取国家层面科技项目立项。

  积极开展建材新兴产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年内重点做好《玻璃纤维过滤材料》、《建筑光伏组件用浮法镀膜玻璃》等标准的制修订。

  九是加强行业自律。

  传统建材产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要带头做好行业自律。

  一方面,要带头遵守有关政策规定,不违规新增产能。

  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组织生产,在区域内采取停产、减产、错峰生产等措施,维护供求平衡和市场秩序。

  第三,坚持努力提高技术、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环保、质量、安全水平,履行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十是发挥行业协会的导向作用。

  各级各类建材行业协会,要在遏制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中,积极发挥导向作用。

  一方面,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研究,针对行业,特别是重点行业、重点地区产能过剩引发的经济效益下滑的趋势和特点,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引导行业企业健康发展。要深化拓展建材主要产业产能情况动态跟踪及发布机制,进一步深化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状况跟踪分析,完善产能数据的动态跟踪和定期发布机制,为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提供可靠、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和政策制定依据。联合会系统今年要召开3 次季度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

  另一方面,要抓正面典型。树立行为端正、以身作则、服从与支持行业发展大局的企业,充分利用媒体舆论和社会监督,宣传行业正能量;对违规新增产能要及时曝光和制止,对利用不合理价格扰乱破坏市场的企业及行为要敢于批评,以保证和维护市场相对稳定。

  我们相信,只要全行业紧紧围绕乔龙德会长提出的“五个紧扣”要求,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停全部2500t/d熟料线或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一步!

即便明面上所谓关停所有的2500t/d及以下生产线,而事实上产能将依旧严重过剩,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先进产能”之间的“火拼”。

警示:熟料生产线超产10%及以上属重大变动,需重新环评!

简而言之,熟料超产10%及以上的生产线在规模上已属重大变动,都要重新报批环评文件!以上这些超产生产线都该扪心自问,自己的超产行为是否违法违规?

水泥行业要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时不我待,水泥行业必须赶紧醒悟,丢掉不切实际有悖于市场发展规律的幻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应对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

两广若继续“斗” 海南如何独善其身?

上述销售负责人呼吁,区域大企要理性竞争,以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健康的竞争手段共同维护区域市场的稳定,防止价格战进一步蔓延和加剧,从而保障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颓势依旧 长三角水泥价格何以支撑?

进入2024年,若浙江水泥价格都难以企稳,整个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水泥价格又何以支撑?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5-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06

青海省

¥ 416.22
2024-05-06

甘肃省

¥ 382.91
2024-05-06

陕西省

¥ 327.04
2024-05-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06

云南省

¥ 312.39
2024-05-06

贵州省

¥ 312.57
2024-05-06

四川省

¥ 352.34
2024-05-06

重庆

¥ 331.21
2024-05-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06

广东省

¥ 324.44
2024-05-06

湖南省

¥ 316.08
2024-05-06

湖北省

¥ 319.39
2024-05-06

河南省

¥ 282.33
2024-05-06

山东省

¥ 321.62
2024-05-06

江西省

¥ 317.07
2024-05-06

福建省

¥ 303.10
2024-05-06

安徽省

¥ 314.72
2024-05-06

浙江省

¥ 332.74
2024-05-06

江苏省

¥ 306.15
2024-05-06

上海

¥ 332.73
2024-05-06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06

吉林省

¥ 358.29
2024-05-06

辽宁省

¥ 324.97
2024-05-06

内蒙古自治区

¥ 340.13
2024-05-06

山西省

¥ 315.65
2024-05-06

河北省

¥ 342.12
2024-05-06

天津

¥ 368.21
2024-05-06

北京

¥ 339.43
2024-05-07 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