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国家信息中心:二○○一年中国经济趋势分析

2000/11/29 00:00 来源:

......

  2001年是中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明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既面临着机遇也有着严峻的挑战。 

  治理通缩获得经验

  从有利因素方面看,一是中国政府通过持续3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积累了一套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对通货紧缩的危害,上下都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中央政府最近宣布在2001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进一步扩大内需、改善基础设施环境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无疑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是中国将很快加入WTO。无论是从促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来看,加入WTO都将利大于弊,尤其是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壁垒和实行微观企业自由化方面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将在短期内通过外商投资的增加和出口配额的扩大来刺激经济景气的回升。

  藉信息化促工业化 

  三是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将维持较快增长的格局。最近,联合国经社事务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合组织(OECD)等都对世界经济与贸易形势作出了谨慎乐观的预测,预计2001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达到3.6%,高于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平均增幅。欧盟与日本的经济正处于加速复苏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美国经济「软着陆」所带来的世界经济需求不足的问题。 

  四是以IT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一场新经济革命,如果中国能够抓住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的结合起来,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就必定能实现赶超战略,从而使中国的经济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时期。 

  外部资金投资西部 

  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进入实施阶段,中央和地方的各项优惠政策将吸引更多的外商和东部地区的部分资金到西部投资,从而有利于促进西部经济加快增长。 

  与此同时,在2001年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由于国际能源与部分原材料价格在2000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带动整体生产资料价格出现较强反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是随着结构转换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加速推进,2001年下岗职工的人数还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三是虽然农业结构调整在局部地区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上看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农民收入增幅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另外,2001年也存在着的一些不确定因素。首先,是农业生产的气候环境问题,2001年的天气状况与灾害程序如何仍将决定着中国农业的收成。

  其次,美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软着陆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今年二季度以来美国的股市开始进入调整,但美国货币当局仍然认为当前的股市还存在着一定的泡沫成份,如果美国的股市继续下跌势必影响美国居民的消费支出,而目前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夥伴,其居民消费需求的萎缩势必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

  关注油价美国经济表现

  第三,国际原油价格能否尽快稳定下来还有待于观察,石油价格上涨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并可能导致全球通胀和利率上升。

  第四,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可能再次经受考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收支以及主要货币汇率特别是欧元与美元汇率之间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状况,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或衰退。欧洲中央银行连续提高利率虽然有利于稳定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但对欧元区投资活动与经济增长将产生负面影响。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预测

  为保持二○○一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到今年为止,中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持续三年,累计已经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三千六百亿元(人民币,下同)。这对于保持投资增长的连续性,促进当前投资需求的明显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投资增长对政府投资(特别是国债资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当前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力量不可持续,因而有必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国债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正在减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然较低。投资增长单靠国有经济投资或政府投资难以形成持续增长态势,特别是目前还远没有形成有利于社会投资较快增长的机制和宏观环境;二是消费增长不稳定,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现有的消费格局无法支持经济增长的加速;三是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有限,国际因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靠出口来拉动内需的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建议二○○一年发行一千六百亿元建设国债,在年初打入预算。同时进一步发挥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一是适当提高企业利润投资折抵所得税的比例;二是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以鼓励企业更新改造投资;三是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徵点,以刺激消费需求。

  二、灵活调整货币政策方向与力度

  二○○一年需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做好国债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工作。加大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代,扩大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以进一步发挥利率在优化配置资源方面的功能,使资金向高效绩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集中,解决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问题;鼓励在更大的范围使用商业票据,推广商业票据的贴现与转贴现业务,减少企业货款拖欠;根据目前基础货币增长缓慢的问题,央行应选择适当时机降低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存款利率,以刺激商业银行的放款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撑力度,改进农村信贷服务,完善小额扶贫贷款体系,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扩大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扩大债券回购交易品种和范围,完善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运作机制,允许更多有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努力使二○○一年货路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十四点五左右,比二○○○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以支持经济景气的持续回升和企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正常需求。

  三、选择适当时机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针对当前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和今年粮食减产较多的事实,国家应选择适当时机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目前粮食市场价格出现止跌回升的趋势,政府应该引导市场粮价向合理水平回归,不要轻易动用国家储备粮来平抑市场粮价。

  四、稳妥推出国有股减持计划

  第一步设立国有持股公司,将国家股、国家法人股拨至持股公司名下;第二步按高于每股净资产、低于三年平均每股收益的十倍向公众股股东配售,国有持股公司获得现金,国有股直接上市流通,已变现国有股市价除权;第三步国有持股公司购买或发起设立若干开放式基金或现有证券投资基金,现金回流二级市场。按此方案将会出现国家、社会公众与市场三赢的格局,国家变现一部分资产,实现了国有股的保值增值。国有股减持后所得的收益应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环境。

  五、选择适当时机提高国家公务人员工资

  在明年二季度再一次较大幅度地提高国家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从而带动整体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用收入政策来刺激社会消费需求的合理回升。与此同时,按照国家、省、市和企业共同出资、分别负担的原则,大幅度提高社会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水平,主要是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优抚对象的收入水平,以维持他们的最低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六、打破行业垄断为投资需求的合理回升创造制度环境

  目前,中国民间投资需求启而不动,原因除了宏观上通货紧缩、企业盈利不佳等经济因素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行业壁垒难以打破,限制民营企业进入的规定过多,部分垄断行业对民营经济来说门槛很高,从而造成很大的制度上的不稳定性。报告指出,为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在搞好对外开放之前,首先要切实做好对内开放,打开对不同经济成份的限制性壁垒和行政性的地区封锁,如金融、保险、电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信息服务内容提供、媒体等产业应取消对民营资本进入的限制,国家只规定统一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和各行业的管理规则,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无论是民营还是国有都应该准许登记注册。这样一方面可以完善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大民间投资需求,促使有效需求合理回升,使经济景气的复苏得以延续。

  七、促进国内消费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

  进一步清理各种抑制汽车和住房消费的政策,扩大汽车与住房需求。二○○一年出口需求的增幅将出现较大幅度滑落,应密切跟踪监测出口需求的增长态势,如有必要,可以加大对外贸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出口退税环节的效率,并进一步加大国有外资所得税返还的力度,以保持出口需求的速度快速增长。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宁吉喆:能否达到GDP目标,要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能等“天上掉馅饼”

除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主要指的是大众消费品。比如一些家庭里的电器、汽车等已经使用了很多年,更新换代的需求是迫切的,需要有一个政策的推动和支持。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7

青海省

¥ 411.41
2024-05-17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7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7

云南省

¥ 308.20
2024-05-17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7

四川省

¥ 345.57
2024-05-17

重庆

¥ 331.21
2024-05-17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7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7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7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7

河南省

¥ 324.60
2024-05-17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7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7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7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7

浙江省

¥ 328.4
2024-05-17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7

上海

¥ 317.73
2024-05-17

黑龙江省

¥ 438.00
2024-05-17

吉林省

¥ 382.09
2024-05-17

辽宁省

¥ 367.01
2024-05-17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7

山西省

¥ 317.83
2024-05-17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7

天津

¥ 368.21
2024-05-17

北京

¥ 339.43
2024-05-17 21:31:00